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及其退坡的影响研究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2-11-18 20:43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新能源汽车由于其节能环保等优点能够有效解决这类问题,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在未来可能会成为燃油车完美的替代品。大力发展和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推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此世界各国纷纷加快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部署,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就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作为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2-2020年)》之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又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研发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设角度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大量扶持政策的刺激下,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了政府在运用产业政策时引发的许多问题,例如,大量的补贴资金被企业以不正当手段获得,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政府财政压力巨大和企业研发投入不高等问题。为此政府在2016年提出了补贴退坡计划,预计到2020年补贴全面退出。基于上述的研究背景,本文通过DID模型的方法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1.国家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2.补贴退坡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3.充电基础设施的增加,是否能够部分抵消补贴下降的负面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了梳理;然后基于中国乘用车销售数据,本文运用多期倍差法研究补贴政策对新能源乘用车总体销量的影响,并对新能源乘用车按动力类型,车辆用途和续航里程分类,通过分组回归来研究补贴政策对各类车型的影响,随后考虑限行限购的影响,重新对新能源乘用车总体进行回归。其次,本文通过一般DID研究了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分类讨论了退坡对各车型的影响,发现补贴退坡对纯电动汽车的影响较大,且公共充电桩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的影响并不大。最后,对本文的结论进行整理,并基于研究结论对政策进行评价与建议。本文发现:1.补贴政策确实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009至2019年中央实施的补贴政策使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增长了 40%左右,其中使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上升了 42%,且纯电动汽车挤占了部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轿车和低续航里程的新能源汽车对补贴更加敏感。当去除了限行限购城市后,补贴使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增长了 76.7%,这表明在限行限购城市,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存在刚性,对补贴较不敏感。2.补贴退坡政策使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出现了下降。2016至2017年的第一次补贴退坡使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下降了 61%,其中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下降了 50%,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影响则不明显。3.当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增加时,补贴退坡的负面影响得到了缓解,充电桩每增加1%就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增长0.08%,但这种影响较小,这也表现出消费者对公共充电桩的数量不太敏感。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本文得到了以下的政策启示:1.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主要集中于消费端,而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的激励政策较少,大多是地方政府政策。政府可以对企业的技术研发给予适当的补贴,激励企业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2.可以对一些城市实施差异化的交通管理,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一些限行限购城市,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3.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产品质量的保证和补贴有效的实施都离不开政府的监管,应当加强监管体系的建设。4.退坡政策可能操之过急,大幅度的退坡,乃至取消补贴,很可能,也正在引起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剧烈波动,应适当延长补贴退坡的缓冲期,来使企业与消费者逐渐适应新的补贴标准。5.目前车补转桩补的政策,可能存在问题。中国的桩车比大于1比10的国际标准,在全球是领先的,中国在数量上并不缺充电桩,同时,大量建设充电桩,并不能有效减少退坡的负面影响,消费者对充电桩并不敏感,因此,目前实施的车补转桩补的政策,是有问题的,应当加以调整,例如对充电桩的充电费用进行补贴。6.统一充电桩的接口标准。许多产商生产的充电桩都有自己的接口方式,例如特斯拉,使消费者在使用充电桩是变得极不方便,这可能也是消费者对充电桩不敏感的原因。7.从金融服务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国家可以通过放宽新能源汽车企业贷款要求,使企业能够顺利度过初期,达到合理的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