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3 19:02

第一章 行业概况 1.1 简介

新能源汽车,作为传统燃油汽车的重要替代方案,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速发展。其主要类别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氢燃料电池汽车(FCEV)。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份额、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多方面的驱动因素。各国政府为了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例如,提供购车补贴、税收减免和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等措施,有效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此外,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对节能出行的需求也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展。

其次,技术创新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如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成本的降低,以及充电速度的加快,都为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提升和市场接受度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电机控制系统、轻量化材料和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也显著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例如,特斯拉在其车型中广泛应用自动驾驶技术,使其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再次,产业链的完善是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成为趋势。从上游的锂、钴等关键原材料的开采和供应,到中游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的制造,再到下游整车的生产和销售,形成了一个完整而高效的产业生态系统。例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完备的产业链布局,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企业的进入,推动了产业的高速发展。

尽管新能源汽车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电池回收和环保问题、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续航里程焦虑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此外,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供应链风险,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了潜在影响。

千际投行认为,随着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阶段。

1.2 发展历程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开始重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政策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走向成熟。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布局。1991年,国家启动了“863计划”,将电动汽车列为重要研究项目之一。此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始进行电动汽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虽然当时技术水平较低,但这些早期的努力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图片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CCT&China EV 100

进入21世纪,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增加,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十五”计划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国家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政府推出了“十城千辆”计划,在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推广新能源汽车,并为购车者提供补贴。这一计划极大地激发了市场需求,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2010年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12年,国家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购车补贴、减免购置税和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同时,国内企业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等积极投入研发,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截至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5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此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从上游的电池材料供应到下游的整车制造,各环节都有大量企业参与,并在国际市场中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政府持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推动新能源汽车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同时,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显著提升。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达到352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3%。

总的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经历了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全过程。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1.3 发展现状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销量持续创新高。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958.7万辆,销量达到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2024年1-5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389万辆,同比增长32.5%。2024年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6万辆,同比增长33.3%,环比增长12.4%。

图片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从动力源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以纯电动车(BEV)为主,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占比逐年提升。2024年1-5月,纯电动车销量为240.7万辆,占比62%;插混动力汽车销量为148.6万辆,占比38%。价格方面,新能源汽车销量主要集中在15-20万元的价格区间,2024年1-5月累计销量为102.8万辆,占比27.8%。具体车型销量方面,2024年5月,8万元以下、8-15万元、15-20万元、20-30万元、30万元以上区间销量最高的车型分别为海鸥(3.4万辆)、秦PLUS(4.9万辆)、宋PLUS新能源(3.3万辆)、Model Y(4.0万辆)和问界M9(1.6万辆)。

在电池技术方面,中国磷酸铁锂(LFP)动力电池的装车占比接近70%。低端车型主要采用LFP电池,而高端车型则多使用三元锂电池。新车方面,小米SU7和极氪001等纯电动新车凭借其优秀性能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比亚迪则通过多款插混和增程式新车进一步巩固其在LFP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此外,新能源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1-2月,L2及以上等级自动驾驶的新能源汽车占比达62.5%,同比增加7.2个百分点;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装车率也在逐年提升。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逐年上升。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1.6%,较2022年提升5.9个百分点。2024年1-5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3.9%;5月渗透率进一步提高至39.5%。

图片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在出口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同样表现出色。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173.5万辆,同比增长55%,其中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出口168.2万辆,同比增长62%;纯电动车(BEV)出口154.5万辆,同比增长63%,占比92%;插混动力汽车(PHEV)出口13.8万辆,同比增长46%,占比8%。2024年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66.3万辆,同比增长27%,其中乘用车出口64.9万辆,同比增长30%;在乘用车出口中,BEV出口55.7万辆,同比增长20%,占比86%;PHEV出口9.2万辆,同比增长144%,占比14%。2024年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20.7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20.3万辆,同比增长59%。

图片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华金证券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平均价格也逐年攀升。2024年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均价达到2.3万美元,较2019年增加了1.8万美元。这一价格提升不仅反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也展示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制造方面的进步。

图片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华金证券

总体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政府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推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千际投行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将在国内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将在全球市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 产业链、商业模式及政策监管 2.1 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行业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分支,也改变了延续百年的传统汽车产业链结构。动力电池是产业链中游最重要的零部件,同时钴矿、镍矿等矿产资源为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此类矿产资源与传统汽车上游产业链有所差别。

图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景图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传统汽车产业链中,处于下游的整车厂需掌握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等核心技术;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车企逐渐分离,下游的整车厂可以外采电池、电控和电机,同时部分智能化硬件与辅助驾驶芯片也可以与其他企业合 作开发,降低了整车厂进入的门槛,给予了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充电桩、换电站等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产业也将在产业链中占据愈加重要的地位。

图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构成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上游:稀土、矿产。我国稀土储量丰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存在广泛应用。电池级碳酸锂、钴、镍、铂、镝等为制作电池正负极和稀土永磁电机的关键性矿产资源。稀土永磁驱动 电机具有较宽的弱磁调速范围、高功率密度比、高效率、高可靠性等优势,能够有效地降低新能源汽车的重量和提高其效率,需求难以被替代,钕铁硼永磁体是目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中游:动力电池,装机量受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较大,三元电池比例不断提升。动力电池是纯电动汽车必要的组成部分,按照正级材料可分为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由于其更高的能量密度、容量及低温性能备受车企青睐。

图 2013-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下游:整车,充电桩和运营。包括传统新能源车企和新势力车企。新能源汽车能源补给可以通过充电和换电两种模式,充电又可以分为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同时,换电模式也在逐渐发力,在近期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当中,工信部表示鼓励企业研发新型充电和换电技术,探索车电分离的模式应用,换电模式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图 充电模式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 2023年造车新势力上市车型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 新能源车销量及增速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 汽车产业链价值重构提升汽车零部件公司估值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2.2 动力电池及原材料价值链

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全球寡头垄断格局基本形成。全球市场有望形成以 LG化学、宁德时代、松下、三星 SDI、 SKI、比亚迪等为首的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

图 方形三元动力电池大致成本结构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动力电池国内一超多强格局形成。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加速导入全球供应链,其中宁德时代已经进入了海外几乎所有主流车企供应链,供货份额有望逐步提升,客户结构不断优化,有望比肩 LG 化学等海外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国内二线电池企业如孚能科技、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在开拓国内客户的同时积极进入海外客户供应链,并取得一定进展。

图 2023年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份额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 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电池材料

三元材料集中度低,磷酸铁锂竞争格局较好;负极材料格局稳定,集中度有所下降;电解液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强者恒强效应明显;湿法隔膜第一梯队确立,干法隔膜寡头垄断格局形成;锂电铜箔集中度高,寡头垄断格局基本形成。

图 2023年三元材料市场份额和磷酸铁锂材料市场份额

图片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中游材料企业加速导入全球供应链。当前全球市场正在形成整车-电池-材料-上游资源的供应体系,龙头配龙头大势所趋,国内中游材料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正在加速导入全球电池龙头企业供应链。

从细分领域来看,电解液、负极材料、湿法隔膜导入全球供应链的速度较快,正极材料相对较慢;从具体企业来看,新宙邦、恩捷股份、贝特瑞等都进入了 LG 化学、松下电器、三星 SDI、宁德时代四家电池龙头供应链,客户结构最为优质;璞泰来、格林美等也进入了全球三家主流电池企业供应链。

结构件行业格局稳定,龙头科达利国内和全球市占率高,在主要客户宁德时代中的供货份额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同时也进入了 LG 化学、松下电器等海外电池企业供应链,有望逐步放量。为了稳定供应和降低成本,预计海外电池龙头企业 LG 化学等将加速引入国内材料供应商,中游材料企业迎来全球供应的历史机遇。

图 进入全球主流供应链的国内中游材料企业(不完全统计)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2.3 技术发展

“三电”技术基本成熟,续航里程和电池组能量逐步提升。

图 三电系统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 源汽车技术路线核心及难点分析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 新势力车企近期智能驾驶进展和突破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2.4 政策监管

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已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成为了不可逆的发展方向。2020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新 能源汽车发展,降低了新能源企业的进入门槛,提高了产品要求,完善了强制性标准,延长了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10月份,国务院常委会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未来15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地方层面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国家与地方的政策体系逐渐成型,给予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极大的 支持,预计未来5年内政策扶持将仍然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图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发展目标及技术创新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第三章 财务、风险及竞争分析 3.1 财务分析和估值方法

新能源汽车行业近年来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财务分析成为评估行业整体健康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介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通用财务分析方法,旨在为投资者和行业分析师提供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

图 新能源汽车概念财务指标

图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首先,营业收入及增速是评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财务指标。营业收入反映了行业内企业通过销售新能源汽车和相关服务所获得的总收入。增速则显示了收入的增长趋势,帮助分析行业的市场需求和销售情况。高增长率通常表明市场需求旺盛,企业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同样是关键指标。归母净利润是企业扣除所有成本和税费后的净收益,其增速显示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持续增长的归母净利润表明企业在不断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从而实现更高的利润。

毛利率和净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毛利率反映了企业销售产品后的直接盈利能力,而净利率则考虑了所有费用后的最终盈利能力。高毛利率和净利率意味着企业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和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通常有助于提升这些指标。

ROE(净资产收益率)和ROA(总资产收益率)用于评估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和资产使用效率。ROE表示股东权益的回报率,ROA则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高ROE和ROA通常表明企业管理效率高,资产运用得当。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企业通常能够实现较高的ROE和ROA。

图 新能源汽车概念表现

图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概念表现对比基准是评估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资本市场表现的重要手段。以沪深300为基准,通过对比涨跌幅和成交金额,可以了解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对于整体市场的表现。较高的涨跌幅和成交金额通常表明市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关注度和投资热情较高。

图 新能源汽车概念估值

图片

图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概念估值是衡量行业市值合理性的重要指标。PE(市盈率)和PB(市净率)是常用的估值方法。PE-TTM(过去12个月市盈率)和PB-MRQ(最近季度市净率)用于评估行业股票的估值水平。较低的PE和PB通常表明行业股票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反之则可能存在高估风险。

图 新能源汽车概念 PE/PB Band

图片

图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PE/PB Band分析用于跟踪行业估值水平的变化。通过PE-TTM和PB-MRQ的历史数据,可以绘制出估值区间(Band),帮助投资者了解当前估值水平在历史范围内的位置。这一分析方法有助于判断行业股票的投资时机。

图 新能源汽车概念估值盈利分析

图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估值盈利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估值贡献、盈利贡献和对数涨跌幅,进一步评估行业的财务表现和市场潜力。估值贡献反映了市场对行业未来增长预期的变化,盈利贡献则显示了行业实际盈利能力的变化。对数涨跌幅用于分析股票价格的变化趋势,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行业的市场表现。

新能源汽车行业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 / 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等。

千际投行认为,通过系统的财务分析,投资者和行业分析师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机会和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3.2 驱动因素

发展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市场处于较快发展阶段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过去几年内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正在从萌芽期向成长期迈进,其保有量在6年间增长了17倍有余。由 于我国坚持的纯电驱动战略取向,纯电动汽车在保有量当中占有较大比重,2023年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达1552万,占比 64.64%。当前,由于科技和产业变革,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新能源汽车行业也迎来了前所 未有的发展机遇。

图 2018-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规模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 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大致结构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 历年国内汽车销量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 历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速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 历年全球汽车销量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 历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速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价格驱动机制(供需分析)

需求端:汽车行业电气化是确定性的方向,普通混合动力汽车近年来获得快速发展。智能汽车融合运用了信息分析、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显著提升了汽车的附加价值,而新能源汽车因其能够快速响应指令的优势,成为了布局汽车智能化的重要一环,汽车智能化发展反向促进新能源汽车需求提升;另一方面,新能源车续航、品质、设计的逐渐提高,共享汽车、网约车限使用新能源,扩大了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边际。

图 新能源汽车需求因素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供给端: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按照背景可分为三大阵营:传统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外资品牌。目前造车新势力仍处于量产初期,仅蔚来、小鹏、威马、理想等少数几家企业实现量产交付,不过销量都均未超过2万辆。受此前股比限制与补贴影响,外资新能源车企发力较晚,当前主要以合资形式进入本土市场,如大众与江淮、宝马与长城、奔驰与比亚迪等。

图 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TOP10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3.3 风险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以下将从行业竞争、政策风险、市场需求、贸易保护、上游价格、基础设施和不可抗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表 常见行业风险因子

图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首先,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推出新车型和新技术,导致市场份额争夺异常激烈。这种竞争虽然有助于技术进步和产品多样化,但也可能导致行业利润率下降,部分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压力。市场上涌现出的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可能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新能源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政策支持。然而,政策的变化和调整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未来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出现重大调整或力度减弱,可能会对行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购车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的取消或缩减,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企业的市场策略。

再次,新能源汽车需求波动的风险。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也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消费者购买力的波动、油价和电价的变动等因素,都会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产生影响。此外,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还面临消费者认知和接受度的挑战,一旦市场需求出现波动,企业的生产计划和经营业绩将受到影响。

贸易保护持续演化的风险也是行业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的增加,国际市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关注度提升。然而,部分国家和地区可能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这些措施包括加征关税、设置技术壁垒和实施配额限制等,都会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国际市场拓展和全球竞争力。

上游价格波动的风险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必须重视的问题。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高度依赖于锂、钴、镍等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和价格稳定。然而,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受全球供需关系、地缘政治、资源垄断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直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压缩企业利润空间,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市场定价策略。

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风险也不容忽视。虽然中国在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布局仍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充电设施的覆盖率较低。这不仅影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还限制了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此外,充电速度、充电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解决。

最后,不可抗因素带来的风险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需关注的方面。包括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国际政治冲突等不可预测的事件,都可能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这些事件不仅会导致供应链中断、生产停滞,还可能影响消费者信心和市场需求,从而对行业发展造成冲击。

千际投行认为,行业企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提升应对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等手段,积极应对这些风险,确保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4 竞争分析

随着汽车智能化浪潮袭来,科技公司与传统车企在这个赛道迅速加码。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在于自动驾驶技术,传统车企主要采取渐进式的发展路线,科技公司主要采取跨越式的 发展路线。传统车企在智能网联汽车的渐进式发展过程中,多以提升销量为目的,产品更迭相对保守。车企主要量产低等级自动驾驶汽车,并搭载 ADAS 辅助驾驶系统。

图 科技公司与整车厂商优势互补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产品丰富度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或加速提升,导致竞争加剧。

图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 Top20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 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布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激烈程度正在加剧。

目前在电动车销售方面,处于 20 万-30 万区间的特斯拉 Model 3 与比亚迪汉 EV、小鹏 P7 表现强劲,代表着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逐步迈入了汽车中高端市场。其中部分原因可以从下图销售地域分布中看出,目前购买地区主要为限购区域,以及一些一线城市。这些地区充电设施完善,人群购买力强,对车的品质续航要求更高,比较愿意尝新,也更看重智能化。随着新能源车品质的逐步提升,20 万-30 万区间的新能源车型有望分流 B 级豪华轿车市场的份额。对于特斯拉,改用磷酸铁锂电池后可能会继续降价,比亚迪汉 EV、小鹏 P7 等有较大压力。

图 25-35 万纯电动汽车整理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图 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制造商月度销量前十市占率及累计销量(单位:辆,%)

图片

资料来源: 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3.5 主要参与企业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

图 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新能源汽车 TOP5(2024年4月9日发布)

图片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胡润百富

榜单中,极氪汽车以920亿元的估值排名第28位,领跑新能源汽车行业。合众汽车和智己汽车分别以300亿元的估值并列第197位,展示出稳健的发展态势。远程汽车和开沃汽车则分别以210亿元和110亿元的估值,位列第320位和第759位,反映出各自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企业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精神,还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推动。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展,企业在智能化、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技术方面的不断突破,使得它们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16日,中国新能源汽车概念上市企业总数达到786家,同比增长4.8%。尽管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但总市值为9.95万亿元,同比下降了14.05%。这一现象表明,尽管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多,但整体市值的下降可能与市场环境和企业业绩波动有关。

这些企业的平均上市时长为10年,其中最长的企业已达34年。这反映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多样性和层次感,包括了新兴企业和经验丰富的老牌公司。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的市值占比为12.8%,同比微降0.42%,显示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在A股市场的重要性和稳定地位。

图片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从板块分布来看,主板企业占比最大,有452家,占57.51%;创业板次之,有247家企业,占比31.42%;科创板则有59家企业,占比7.51%。这一分布情况显示,主板依然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主要上市板块,而创业板和科创板则为新兴和科技型企业提供了重要平台。

截至2024年7月16日,中国新能源汽车概念上市企业市值前五的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工业富联、立讯精密和格力电器。

图 新能源汽车概念上市企业市值 TOP5(截至2024年7月16日)

图片

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宁德时代 300750.SZ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电池回收利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和锂电池材料。宁德时代重视产品和技术工艺的研发,建立了完整的研发体系,并拥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室及认证中心,技术优势显著。

比亚迪 002594.SZ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手机部件及组装、二次充电电池和光伏。公司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产品结构不断完善,销量稳居全球前列。此外,比亚迪还积极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利用其技术优势在多个领域发展。

工业富联 601138.SH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云计算、通信网络设备、工业互联网等。公司产品涵盖网络设备、电信设备、工业机器人等高精密产品,连续四年入选工信部的“双跨平台”,并在2022年被评为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展现出强劲的行业地位。

立讯精密 002475.SZ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消费电子、汽车和通信等领域。公司产品涵盖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通信设备等多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多品类产品和服务。公司荣获多项荣誉,包括《财富》世界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格力电器 000651.SZ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空调器、生活电器和智能装备的生产和销售。公司在2023年再次上榜《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位列第331名,并多年蝉联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家电行业第一。格力电器以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品牌价值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内表现出色,共同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千际投行认为,这些龙头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市场拓展将为行业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

第四章 未来展望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迅猛发展,未来前景同样充满机遇和挑战。展望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继续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等多个方面推动其发展。

首先,政策支持仍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国家政策的持续鼓励,包括购车补贴、税收减免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将继续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特别是“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政府在减少碳排放和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下,新能源汽车作为减少碳排放的重要工具,将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

其次,技术创新将是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安全性能将不断提升。例如,固态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突破有望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此外,智能驾驶和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将为新能源汽车带来新的增长点,提升用户体验和市场接受度。

市场需求方面,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对节能减排的需求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将继续扩大。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特大城市,新能源汽车凭借其环保、节能和限行优势,将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同时,二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也将为新车市场提供支持,形成良性循环。

国际竞争亦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出口量逐年增加。未来,中国企业将在国际市场上面临更多挑战,但也将迎来更多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突破,提升全球竞争力。

尽管前景光明,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充电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电池回收和再利用问题、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都是需要克服的障碍。未来,行业内企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这些挑战。

千际投行认为,随着各项利好因素的不断积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在全球绿色能源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推动未来交通变革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