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新能源汽车高景气与汇率优势 超四成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净利增长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2-11-01 10:23

    本报记者 龚梦泽

    随着利好政策渐次释放,今年下半年车市持续升温,在此背景下,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加速回暖。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31日,沪深两市共计有204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其中,174家公司盈利,占比85.29%;85家净利润实现了同比增长,占行业总数的41.66%。

    在204家零部件上市公司中,威孚高科、拓普集团、赛轮轮胎等6家公司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上,占比为2.94%;72家公司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占到总数的35.29%。此外,天汽模、风神股份、金麒麟、万安科技等2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过100%。

    按照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增幅来看,共有20家公司同比增长在100%以上。其中,跃岭股份增幅最高,达到1460%。

    车市恢复拉动零部件企业回暖

    华域汽车净利润“领跑”

    今年上半年,受多重外部因素影响,国内汽车生产、销售一度受到影响,加之芯片供需波动、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扰动,车市增长乏力。据中汽协数据,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7%和6.6%。

    然而,得益于购置税优惠及地方促汽车消费政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持续推动,以及因疫情迟滞的需求持续释放,车市在下半年呈现明显恢复增长态势,尤其7月份至9月份车市呈现较好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三季度汽车月度产销快速增长,总体呈现“淡季不淡,旺季重现”的态势。

    车市回暖,零部件先行。在上市零部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榜单中,华域汽车以48.78亿元实现领跑;福耀玻璃和潍柴动力紧随其后,分别实现净利润39.01亿元和33.12亿元。

    华域汽车表示,在整车客户需求拉动下,公司努力克服疫情冲击、芯片供需波动、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抢抓市场配套供货增量机会,当期营业收入增量明显,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较高,实现经营业绩较好增长。

    随着我国自主品牌的崛起、新能源车企的客户关系壁垒趋弱,汽车零部件行业已进入深度国产化替代时代。国内设厂的外资品牌,为了降低成本,在选择汽车零部件时,也会优先考虑质量过硬、性价比合适的国产零部件,这就为国内零部件企业留下了很多机会。

    其中,有一部分零部件公司通过内部调整,实行精细化管理,降本提效,实现了业绩的显著提升。在净利润上升的企业中,增长较为显著的有跃岭股份、均胜电子和金固股份,上述企业三季度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600%以上的增长,其中跃岭股份增长幅度高达1460%。

    对于业绩上涨的原因,均胜电子表示,随着汽车产业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持续变革和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以及公司竞争策略的调整之下,汽车电子业务继续高速增长,汽车安全业务逐步恢复。2022年以来,公司新业务订单获取保持强劲,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增长较快,新业务订单占比已超过50%,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产生的营业收入将超过50%。

    一位不愿具名的合资品牌采购供应链总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长期看,电动化、智能化和全球化趋势不改,零部件企业正加速回暖,有望重回快速增长轨道。

    国内优秀企业迎发展新机

    超三成零部件公司利润超亿元

    与此同时,汇率结算也为部分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收益。据科博达预告显示,公司出口业务主要以欧元结算,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收益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威唐工业和冠盛股份均表示,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公司汇兑损益相较于上年同期产生收益,导致财务费用减少。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部分优秀零部件公司延伸业务触角,紧抓政策和市场新的盈利点进行产业链拓展,涵盖了自动驾驶、智能底盘、低压锻造、精密冲压等汽车新技术,这其中就包括祥鑫科技。

    祥鑫科技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58亿元,同比增长88.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203.22%。公司曾表示,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箱体、新能源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及金属件、储能及光伏逆变器精密冲压模具及金属结构件等业务稳步提升,使得经营业绩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中金发布研究报告认为,目前汽车产业链电动智能化转型加速,模具、齿轮、车身结构件等传统零部件迎来技术升级和价量提升。汽车电子、智能驾驶等增量零部件成长性高,传统配套供应关系打破,国内专精特新企业正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