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海临风,一辆辆刚下产线的特斯拉新能源汽车整齐地停在位于临港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它们即将远航,目的地是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布鲁日港。
“上海造的特斯拉现在可以在欧洲的大街小巷看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企业综合事务高级经理谷雨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在她亲戚所在的法国城市,当地消费者购买的特斯拉由上海超级工厂生产。2022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共交付71万辆特斯拉新车,其中出口海外27万辆,约占当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四成。
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不远处,是另一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大户——上汽集团临港乘用车生产基地。从这里下线的名爵新能源汽车漂洋过海,成为多个国家的畅销车。上汽MG(名爵海外品牌名MG)英国公司销售总监安德鲁·斯图尔特说:“在英国,MG是增长最快的汽车品牌。”
“2022年,全国每8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临港造’。”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副处长李向聪介绍,新能源汽车已成临港的产业新高地。据统计,2022年临港智能新能源汽车产值达2634亿元,为当地首个产值突破2000亿的产业。在企业方面,临港汇聚了特斯拉、上汽集团、宁德时代、均胜电子等200多家汽车行业企业。
总面积873平方公里的临港,是如何从滨海远郊发展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热土的?
创新赋能
临港速度成就特斯拉新“引擎”
2023年初春的临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派繁忙景象,这里夜以继日地生产、下线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车型。“现阶段,工厂每45秒就有一辆车下线。”特斯拉全球副总裁朱晓彤介绍,这里的生产效率是特斯拉所有工厂中最高的。
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上海超级工厂已成全球特斯拉工厂的新“引擎”。据乘联会统计,2019年底投产至今,上海超级工厂产能在特斯拉全球总产能的占比从两成多上涨至四成。2022年二季度以来,年产能更是增至75万辆。
2018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作为中国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落户上海临港。当时,工厂所在之处还是东海之滨一片不起眼的空地。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速度和生产速度,引起了全世界关注,被誉为“临港特斯拉速度”:3天完成项目规划和选址;11天完成竣工验收;10个月实现预备生产。作为上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直与时间赛跑,几乎刷新了每个环节的纪录,充分体现了“上海服务、临港速度”。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引擎”启动,离不开临港的制度创新。一期工厂占地15.7万平方米,体量大且建设复杂,仅施工许可证就核发了9张。若按照传统行政审批思路,每核发一张证就意味着一次“等待”。通过探索尝试“容缺后补”新机制,一方面,临港发放施工许可证,随后再由建设方补齐机电工程图,保证所有审批环节合法合规;另一方面,临港列出了负面清单,只要涉及安全、环保等问题的验收,一定守牢底线。创新的制度安排成就了“特斯拉速度”。
此外,临港还创设了“集中审批项目联系人”服务,2018年7月,奚晓斌成为特斯拉项目的审批进度服务专员,他按要求以如期开工为目标节点,倒排计划,同时负责各项审批的进度把关,直到一期项目完成竣工验收。仅审批流程图,奚晓斌就制作了十几版,再造流程使验收时间大幅缩短。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被寄予厚望。感谢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和上海团队的工作,我们共同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上海速度。”2020年1月7日,在临港首批国产特斯拉交付仪式上,特斯拉CEO马斯克感叹。
创新赋能生产,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加速投入生产的同时,特斯拉本土化的创新研发也在临港不断推进。2021年10月25日,特斯拉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在临港落地。这是特斯拉首个海外研发中心,围绕整车、充电设施及能源产品进行研发相关工作。
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车间,涉及上百个零部件的Model Y后底板的相关工序操作,只需要两位员工。“在中国智能制造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创造。”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结构&热管理系统经理崔海伦说,超级压铸是上海研发同事创新智慧的体现。
崔海伦介绍,超级压铸是通过创新实现高度集成,在Model Y一体压铸的后底板车型上,将散件安装集成为零件,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得益于优化的结构设计及较高的材料回收利用率,新车后底板总成系统采用一体压铸方式后,成本大幅降低40%。
海纳百川
孕育新能源汽车“朋友圈”“人才圈”
距离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不到3公里,就可以见到CALT(宁德时代)的标识。这里是宁德时代子公司瑞庭时代的动力电池模组智能制造基地,竣工不到一年的新基地主要承担动力电池模组最后步骤的组装,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供应磷酸铁锂电池。
据SNE Research统计,2022年宁德时代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上位列全球第一,市占率达37%。宁德时代董事长助理曲涛表示,落地临港是宁德时代战略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公司将在临港打造绿色、高效的智能工厂,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曲涛说,立足临港,宁德时代还将发挥新能源产业链龙头企业优势,推进前沿领域技术研发。
张开怀抱,海纳百川。临港新能源汽车“朋友圈”越来越热闹。继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后,2021年5月,18个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地临港,总投资超160亿元。同一年,新能源汽车成为临港首个千亿级产业群。追随特斯拉、上汽集团等整车企业的脚步,康明斯、地平线、商汤科技、宁德时代、锦源晟、延锋汽车、广微万象、东山精密、麦格纳、李斯特等智能新能源汽车细分领域龙头公司落户临港,涵盖汽车芯片、自动驾驶系统、汽车内饰、车身、新材料、精密加工等领域。
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曹永琴分析称,产业链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作用重大,不仅可以大幅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供货成本,还能保证整条产业链的稳定和安全,这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尤为重要。
在临港新能源汽车“朋友圈”,可以找到方向盘、气囊、驾驶舱模块、铝合金零部件等领域企业。这些供应商的落户,让整车企业所需零部件“触手可及”。得益于这些,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零部件本地化率已超95%。
同时,依托特斯拉、上汽集团等龙头整车企业,产业链本身的标准也得到提高,零部件企业由此获益。均胜电子的方向盘、安全带、安全气囊等产品同时交付上汽集团、蔚来等整车企业,新泉汽车饰件与中国一汽、广汽集团等企业也有长期合作。
而作为新能源汽车“供应商的供应商”,上海锦源晟在临港与大客户为邻,得到了快速发展。临港集团产业投资促进中心主任陆春介绍,上海锦源晟于2022年1月选择在大客户集中的临港落地全球科创总部,落地当年就完成了两次融资,合计金额达21.7亿元,这离不开临港的大客户资源和产业链优势,优势的叠加使上海锦源晟成长为行业领先的新能源关键金属与锂离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制造商。
在新能源汽车“朋友圈”扩容的同时,人才也为开放包容的临港所吸引,汇聚成“人才圈”。临港蓝湾国际社区,是新一代国际社区,社区规划践行“人民城市”建设理念,努力构建有温度的园区,在这里既能享受便利的城市生活,又可以亲近宜居的乡村生活。在生活配套方面,医院、学校、酒店、友邻广场、文体设施、商业综合体、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等可以满足各类人群的生活需求。
“我是亲眼见证蓝湾热闹起来的。”入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3年多的谷雨说,在蓝湾漫步,不仅可以看到特斯拉的同事,还能遇到很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的员工,整个社区充满青春活力。谷雨透露,最近附近一个新楼盘来特斯拉做推介,单场线上参会的超过500人,填意向书的就有150多人,“大家对临港有感情,愿意在这里置业”。
“在公司选址时,我们就感受到园区对企业和人才的重视。公司70%以上的工艺技术人员都是被临港的人才政策和发展前景吸引来的。”宁德时代旗下瑞庭时代工业工程部负责人黄龙杰表示,在蓝湾他能全身心投入带领团队推进动力电池制造项目,创造宁德时代的“临港新速度”。
面向未来
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2022年11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集群入选。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临港把产业强区作为发展的核心动能,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统筹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筑牢现代化建设的坚实根基。
“更加着力于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让先进制造业成为临港发展的重要支撑。”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说,到“十四五”末,临港规上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速25%,并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作为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热土,临港没有止步于已有的成绩,而是计划围绕上汽集团、特斯拉等进一步完善供应链集聚,导入更多龙头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和生态互补的差异化发展格局。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临港集团董事长袁国华介绍,临港坚持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体量,依托上汽临港自主品牌整车生产基地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形成了生产制造全产业链布局。近期,临港集团还依托临港智能新能源汽车集群优势和东方芯港车载芯片企业集聚优势,聚焦核心电子元器件、智能化模组和系统,规划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园。
值得注意的是,在氢能等新能源细分潜力领域,临港也有布局。根据最新规划,临港规划加氢站建成数量超14座,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主城区、东海大桥区域的规模化示范应用,基础设施规模占上海全市约五分之一。在企业方面,临港目前已集聚康明斯、治臻、上氢、唐峰等优质氢能企业,初步形成产业链集聚态势。“国际氢能谷”启动后,临港依托制度创新和氢能场景优势,推动氢能制、储、运、用等全产业链发展。
打造产业集群离不开人才。3月20日,临港举办“‘滴水向海智领未来’——2023年临港新片区全球人才云聘会”,发布了《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实施方案》,从培育前沿产业集群等十方面提出了系统性人才发展支持举措,加快形成引才聚才的“强磁场”。
李向聪介绍,今年临港还将发布新的人才政策,围绕汽车人才在临港的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只要你是汽车人才,只要你有才华,一到两年就能具备在临港买车买房、落户的条件。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把临港打造成创新创业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