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新能源车险理赔黑匣子:那些“痛”与“难”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03-26 09:34




对新能源车险理赔而言,绕不开两大根源性问题:一是赔不赔,二是赔多少。

3月18日,由《今日保》、北京保险服务中心、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能源所联合举办的“2023年第一期新能源车险交流会”上,保界课堂创始人张彬,同我们分享了《新能源车险理赔的“痛”与“难”》。

相比传统车险,新能源车险当下的理赔无疑困难重重,但问题终要解决,行业终要发展。

明明有着无比灿烂的为例,但超越100%的综合成本率,居高难下的理赔率,如何解决?


1

-Insurance Today-

细数新能源汽车的理赔痛点

到底有多少人为的、蓄意的、伪造的破损?

对新能源车险,保险公司最为关心两个问题:

一是承保,是不是敢大胆放开的保?

二是理赔,是不是兜得住?

与保险公司一线多年的交流,可以明显发现:对于理赔,特别是对新能源车的理赔,技能不足或者说技能需求还是很大的。

这种需求源于什么?本质上源于市场中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赔付成本控制不住,产生系列连锁问题。

汇总这些问题:既包括行业担心的赔付率高,如保险公司跟蔚小理、特斯拉合作,承保很多车,但一到年底,赔付统计超100%。显然,这无法与财险公司与新能源汽车战略相配。


同时,也包括行业创新视角反映的问题,如CTP(cell to pack)电池及CTB(cell to body)车身一体化电池的行业“颠覆性创新”。这类电池是当下最新的技术,但对理赔是最“痛”的点,原因在电池的可修复性非常差,导致新能源车高保险费用的同时,赔付更高。

那么,作为新能源的动力电池外壳不能修?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它们是一体化成型,里面是用胶浇铸的。当然也存在一系列其它的问题。

比如保险公司推的第三方维修,但第三方也处于不断发展和自我提升迭代的过程,面临太多的实际困难。

如电池定损,一个长条形的伤,影响使用吗?不影响使用。但如果维修方提出电池出现外伤必须更换,否则将不提供“终身质保”,第三方怎么做?

又如厂商的电芯终身质保,或者8年12万公里,但在第5年电池出现问题,4S店要先看看电池外观有没有伤,如果有伤则不属于厂家质保。车主怎么办?保险理赔怎么办?太多的类似问题。

电池价格可占比整车40%到80%,甚至更高,因此轻轻托一下底,新能源车维修费用可能就是5万、6万,甚至10万以上。

太多的案件显示,动力电池经常托底,一托底就是各种各样的维修费用。这究竟掺杂了多少人为的、蓄意的、伪造的破损。从电动车的数据角度讲,采集面和识别面非常广泛,但是理赔很难。

2

-Insurance Today-

再说理赔的根源性问题

你“赔不赔”,“赔多少”?

理赔,同样绕不开两个根源性问题:一是赔不赔,二是赔多少。


如上图轻微损失是否达到更换标准?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换修的标准是什么?行业的标准是什么?厂家的标准是什么?

对动力电池换修标准,各厂家多不一样,趋势则愈发严格。如有厂家的标准:长度不能超过5公分,深度不能超过5毫米。

那保险行业的标准是什么呢?


再看新能源汽车的托底事故,除电池外伤,还有大量因托底造成的电子故障。怎么确认电子故障与事故相关?怎么确认动力电池的电子故障不是人为伪造?

这需要理赔相关人员大量的技能储备。那么需要什么工具诊断?现场,该如何排查?


如果在4S店,可借助4S店的诊断设备;如有外采设备,亦可用上,这对理赔人员的能力又是个挑战。

能不能看得懂,DC/DC输入电流过大什么意思?DC/DC故障,哪个是关键故障?如果要查10个故障,先查哪个?

作为理赔系统,应该有一个怎样的流程?用什么样的工具?采集哪些证据?最终确定的高低风险,如何应对?

我建议,可从如下三个方向解决:

第一,是否能够掌握现场的排故方法;

第二,是否能够读取故障的冻结帧;

先判断故障的性质,是撞出来的,还是4S店或人为的?怎么判断?

例如,明明知道故障时间和故障里程,但故障时间晚于报案时间,就可直接说明,故障不是撞出来的。

第三,如何判断与故障的关联性。

三个方向,人、工具、管理。

从人来说,即完全掌握故障代码含义,同时掌握现场诊断流程与思路,具备现场排故的专业能力;

工具方面,指能否通过专用的工具、系统或者产品判断故障出现的时间、里程及与事故信息相对比。

管理的方面,有维度:即是否具备风险案件的识别能力?是否具备有风险案件的排查流程?是否具备新能源车险风险的应对机制?

3

-Insurance Today-

面对理赔的黑匣子

新能源车险经营机构,怎么办?

事实上,新能源车险理赔是个行业性、全国性的疑难杂症。所谓疑难,其实大概率都是人为伪造,或信息不对称造成。


对此类情形,险企当如何?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 提升理赔人员技能。

新能源汽车在迅猛发展的同时,目前行业对新能源的理赔技能尚有巨大缺口。如传统技术娴熟的理赔员可辨别发动机内部构造及常见损失,但对新能源汽车是否能够做到同样熟知与认知?

第二,以专业设备调取数据。

新能源汽车在电子信息采集层面已达极高水准,通过对新能源汽车OBD数据读取,或远程信息读取,很大程度上可掌握事故故障出现的时间、地点和里程,这对保险理赔的调查与反渗漏至关重要。

第三,建立有效的理赔流程及统一标准。

大量行业难题与实例显示,单一的提升理赔技能与配备有效工具尚不能彻底解决理赔黑匣子,还需要对理赔流程的梳理、整合、监控,才能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赔有效管控。

最后,对于新能源汽车承保与理赔,问题越多,机遇越大。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站 | 快手 | 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