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汽车价格战杀红了眼的当口,声称“不焦虑”的长城汽车(601633)举行了一场全景式的技术发布会——“长城汽车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以直白的“干货”命名,长城对外宣告其在智能新能源领域的生态布局——长城汽车森林生态正在迎来成果的爆发。
长城汽车总裁 穆峰
“长城的生态布局不是从今天开始,而是在今天收获。当我们收获的时候就会把它整个体现在产品上。”长城汽车总裁穆峰称,长城已完成能源、智能化两大领域扁平化、网络化、去中心化的全产业链布局。接下来,作为森林生态进化的阶段性成果验收,长城在新能源和智能化产业链上的一揽子最新技术将在量产车型上集中落地。
所谓“干货”,即挤去水份后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就是长城在森林生态下的推出的核心技术“干货”之一。长城汽车宣布,2024年长城汽车的全系新能源产品全面普及四驱,未来更将全面实现技术开源,并实现以两驱的价格购买四驱,让“四驱”触手可及。
以森林生态系统为基础,长城汽车同时发布了同样充满技术务实风格的新能源宣言——“长城智能新能源,更省更远更安全。”
这是长城汽车首次全景展现其在电气化时代的核心技术竞争力。而在对“何为智能新能源核心技术”重新定义的背后,科技平权、变革永不停止、生态决定论等关键词,也勾画出长城对长期趋势的判断、对未来汽车业成长模式的思考,以及长城新能源智能生态进化后的轮廓。
全景解读森林生态
对于为何在一年一度的长城科技(603897)节之前,举行这场“长城汽车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长城给出的解释是为了突出“造车初心,回归本质”。而要回归造车本质,就必须把长城的整体生态布局和技术干货拿出来。更准确的说,是长城在智能新能源产业链上的投资到了阶段性成果验收的环节。
长城汽车森林生态全景图
此次大会,长城公布了两部分的干货:长城的技术能力(森林生态系统)和全新四驱电混技术Hi4。森林生态系统是长城对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产业链投资成果的总称,该命名虽然是第一批披露,但长城多年来的全产业链布局并不为外界所陌生。作为汽车企业中坚持新能源智能技术全栈自研自产的代表,长城的成果一直在持续对外输出。
具体而言,在长城“以能源变革推动科技变革,而科技变革驱动用户体验变革”的总体转型思路下。长城构建了“光伏+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能源体系,完成了“太阳能-电池-氢能-车用动力”全价值链布局;针对智能驾驶技术,长城汽车具备了从感知硬件到计算平台的全域自研能力。
而目前,长城的森林生态已经迎来了成果爆发的时刻。据介绍,在光伏、分布式储能领域,以及氢能领域的布局赋能下,长城在车用动力领域,实现了混动、纯电、氢能三轨并行。在占据新能源汽车价值链主体部分的电池领域,长城旗下蜂巢能源布局了磷酸铁锂、磷酸猛铁锂、无钴、三元、钠离子、固态等多化学体系的动力电池,2022年在中国汽车发明专利授权量电池企业中名列前茅。
在智能化方面,长城汽车智慧底盘融合了多项核心技术;智能座舱技术具备全栈软硬件自研能力;智能驾驶技术具备从感知硬件到计算平台的全域自研能力。据悉,长城拥有中国首个数据智能体系“雪湖”、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最大的智算中心“雪湖 绿洲”。长城方面介绍称,目前长城汽车用户的辅助驾驶行驶里程已经突破3600万公里,自动驾驶数据智能体系的学习时长,已超过50万小时,虚拟驾龄相当于人类驾驶6.2万年,推动智能驾驶产品快速迭代并向全场景迈进。
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 刘宝
与“更省更远更安全”的新能源宣言相呼应,长城汽车发布了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宣布将真正实现“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通过等价平替两驱产品,让用户“买得起、开得爽、用得省、跑得远”。
Hi4所进行的整体技术突破,旨在试图解决用户使用车辆过程中的一些痛点。该技术将首搭近期上市的全新哈弗新能源车型,长城汽车的全系新能源产品也会在2024年全面普及四驱,未来更将全面实现技术开源,开启全民电四驱时代。
打造技术底座
从另一个层面来解读,长城以森林生态系统的成果展示,向外界展示自身对于“核心技术”的定义,以及长期主义下的生态决定论。
“企业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学会进化,生态化生存将是未来企业唯一的生存方式。”穆峰表示,尤其对智能化时代而言,只有打通和掌控了整个生态链条上的所有核心技术点,才能做到基于场景和用户需求的各种创新。
目前,虽然中外头部汽车制造商都在以行动证明,自己早已摒弃了“术业有专攻,车企不会涉足电池和软件开发等领域”的最初观点,但在投资风险与技术开发能力的综合考量下,做到所有核心技术全栈自研并不容易。
而长城对自身的定义是:中国唯一、世界唯二完成了能源、智能化两大领域扁平化、网络化、去中心化的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长城以整车为核心,全面布局了新能源、智能化等相关技术产业,实现多物种相互作用,并持续进化,森林生态现已成长为长城汽车在电气化时代立足的核心竞争力。”穆峰称。
与已经过几轮升级的新能源技术相比,汽车制造商们在智能化技术上的竞争更为剧烈,科技企业下场造车让整车制造商进一步被动。对长城而言,智能化时代车企的“技术底座”,同样要通过把所有核心技术掌握在手中才能打造。
“中国的企业要实现这个智能化,就必须要中国人来掌握这些核心技术。只有掌握了这些核心技术,才能从上面的应用层到中间的OS层一直到下层的控制层,形成一个完整打穿的链接。”穆峰认为,智能化不仅仅是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应该是整个车的智能化,由以前单一机电耦合的构成体,变成以AI为底座用数据链接的一个数字化产品,这才是真正的换赛道。
据悉,目前长城在8155车机和上层的生态和软件,包括供应件和供应链上,都已形成了完全自研的能力。此外,针对一些以前一直掌握在核心战略供应商、以及一些大的国际供应商手里一些核心技术,长城也启动了深度研究和推广。
“长城对于动力总成和底盘控制、自动控制、转向控制、悬架控制这些核心技术完全掌握,并且能够将它们综合在一起。再辅以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由它们构成一个汽车向电子化产品变革的核心的‘技术底座’。”穆峰指出,与这些核心技术相关的历经多年的产业布局,让长城拥有生态体系能力,而这些能力即将在新产品上有整体体现。
长城的信心之战
在新生态成果爆发之时,长城回望和梳理了自身的生态能力积累路径:1990年造车;2000年拥有完整的整车制造体系;2002年开启核心技术研发,逐渐成为具备真正核心技术车企;2021年,完成新能源动力全领域布局&智能化前瞻性体系构建。至2022年,连续7年销量破百万。
但2023年整个汽车行业陷入鲜见的难以预测性。在经历又一轮大规模内部调整后,长城也再次走到一个新起点。如何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如何把握长期趋势、坚持长期主义,这是长城同样面临的课题。
目前看来,无论内部组织架构如何变动,独立的技术研发体系从未受到影响。长城很清楚,在由新造车企业改写地不断加快的技术迭代周期中,新技术推出的节奏直接决定着品牌的竞争力。站在新起点的长城,需要让外界知道它的技术态度和竞争指数。
以上是举办技术干货大会于私的理由,于公而言,汽车行业的环境与状态从2022年年底开始就处于波动和不确定之中,3月初由东风掀起的政府级大降价风暴,让汽车企业广泛承压的真实状态得以全面暴露。全行业很清楚,汽车产业这个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降价,更是信心。
长城汽车唯有把握长期趋势,坚持长期主义,才能赢得未来
长城此时召开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高调的展示本土汽车品牌的技术信心与底气。同时,以一系列全新核心技术的即将量产预告,长城在强调一个不能违背的规律:核心技术的创新决定着市场的方向和竞争格局。
而随着森林生态下核心技术成果的阶段性爆发,长城也将进入新的周期和节奏,穆峰透露,长城汽车今年会推出款10余新能源产品,这些产品会聚焦于六大单品。其中,哈弗的新能源转型2023年会用全新的产品序列以及全新的、完全独立的产品渠道来做,按产品分内线外线两个战场,外线做14万以上的新能源市场,是全新的产品系列和完全独立的产品渠道,针对传统8万到11万的油车市场为内线作战。
在森林生态的投资布局上,长城旗下孵化的一众科技公司也有望进入收获期。其中,蜂巢能源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150亿元,估值达到600亿元,成为动力电池超级独角兽;长城旗下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在2022年估值已达10亿美元;氢能公司未势能源在去年年底完成5.55亿元B轮融资后,已同步开启B+轮融资进程,IPO准备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长城旗下光伏子公司——极电光能拥有全球领先的钙钛矿光伏产线,2023年3月,极电光能刚顺利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作为超级母体,长城也正在朝着千亿独角兽孵化器的方向发展。
而针对外界印象中时刻在变、不够稳定的营销体系变革,穆峰直言“变革永无止境”。他表示,长城汽车的营销中台包括品牌、渠道、用户、数据化以及销售服务平台,去年针对这些中台进行了整体上的核心加强,进而加强母品牌为子品牌的赋能。
未来谁将是活下来的那一个?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三年前就拉响生存警铃,今年仍响彻在汽车产业的各个角落,而且很可能在今年见分晓。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补贴终结、大规模价格战全面开启,以及市场和消费回归正常节奏后,成本之争将成为决定车企生死存亡的关键。而长城坚持的全产业链布局的最重要成效就在于制造环节的成本降低,从而实现消费环节的利益让渡。毫无疑问,这将给产品带来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而这也是企业的信心之源。
城九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