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多措并举拉动汽车消费 加快中国车企出海步伐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03-10 04:39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居民消费、经济发展,还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循环经济等息息相关。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汽车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着如何促进汽车消费、推动中国车企“走出去”、促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巩固供应链破解“卡脖子”难题等提出诸多建议。

  提振汽车消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数次提及了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内容。2022年,政府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采取减免车辆购置税等措施促进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93%。

  展望今年的工作重点,汽车产业仍然是不可绕过的重要板块。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稳定大宗消费的核心是稳定汽车消费。未来需要从汽车全生命周期着眼,将扩大汽车消费和促进产业长远发展相结合,不断完善汽车消费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在补贴及减税政策大面积退坡,消费者对大宗商品消费欲望尚未恢复的背景下,建议国补政策向需求侧战略转型,对新能源汽车消费实施持续补贴、直接将优惠补贴给消费者,并延续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关注到税收政策变化给汽车消费带来的直接影响。朱华荣分析道,我国的主流燃油车消费税政策多年未变,与现实需求已存在偏差。同时,我国汽车税费较多,增加了用户的购车成本,不利于扩大汽车消费。

  基于以上背景,他建议将2.0L及以下排量的汽车消费税税率减半。将车辆购置税、汽车消费税合并,保留一个税种,并增加地方财政留成比例。

  此外,针对汽车的流通环节,也有代表建议有必要推动二手车市场走向成熟,健全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促进汽车循环流通,进而进一步刺激消费。

  加快中国车企走出去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的八项工作重点中,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是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进一步扩大开放,不仅将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也极大利好于中国车企的“走出去”。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311万辆,跃升为世界出口第二大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68万辆,增速1.2倍。依托于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支撑,多家中国新能源车企积极出海,深入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逐渐在全球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不过,在具体的实践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之路尚存挑战。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欧美工业强国全面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壁垒高筑,保护主义风气抬头;二是出口认证复杂,流程有待优化;三是物流成本较高,航运舱位紧张、运力失衡且周期长。

  对于上述挑战,多位代表委员围绕着贸易政策优化、市场规范建立以及运输成本控制等多个角度给出了具体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建议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单位研究进一步降低整车进口关税,以便争取更加互惠的贸易政策。另一方面,建议商务部等部委加速与中国汽车出口主要市场所在国和地区签订贸易协定或关税联盟,制定与汽车有关的关税政策。同时,推进与已签订自贸协定国家的第二阶段谈判,将汽车纳入协定目录,加快汽车产品关税互减的进程。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则建议给予政策技术性指导,帮助车企熟悉海外汽车市场规范等。对于出海成本高昂、运力不足等难题,建议打通包括广州南沙港、宁波港等港口运输通道,实现多港出海;铁路方面进行降本,补贴运价。

  加速自动驾驶应用落地

  中国汽车企业的“走出去”离不开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支撑,更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力。

  对于汽车产业而言,目前核心的技术攻关和智能化升级多是围绕着自动驾驶展开的。近年来,我国为推动自动驾驶产业渐进发展,发布了多项支持政策,企业也聚焦于这一前瞻领域进行了诸多技术攻关。

  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建议,在现有各部门、各地方推动和制定的政策法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立法,明确自动驾驶系统运行时的法律要求、产品准入要求、事故认定边界、产品责任等。

  “现阶段,我国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缺乏具体法律法规的支持与规范,且各地方出台的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试点规定不统一”。冯兴亚也认为,上述客观问题,不利于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建议将自动驾驶汽车立法纳入下一个五年立法规划,并尽快成立专项立法工作组,探索制定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专项法律,以助力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信息化、智能化浪潮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