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精准扶贫助力陇县摘掉“贫困帽”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15 02:50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位于陕甘宁交汇处的国家扶贫重点县陇县采访。据陇县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陇县所辖的158个村中,有103个是贫困村。同时,全县贫困人口为49479人,占到总人口的18.16%。

  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业在支持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的战役中责任重大。人行陇县支行副行长李志刚对记者表示,根据县情,陇县建立了金融扶贫长效机制,积极落实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办银行制度,使信贷资金向脱贫攻坚项目倾斜。

  记者在走访陇县盘艾村、麦枣村的过程中发现,银行业提供的信贷服务,不仅为当地特色的奶山羊、奶牛的合作社养殖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持,帮助参与其中的贫困户脱贫;还为选择自己养殖肉猪的贫困户提供无息贷款,解决了他们资金短缺的困窘。在助力陇县脱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陇县农村商业银行、邮储银行陇县支行等银行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人行陇县支行提供的数据显示,至2017年10月末,全县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扶贫贷款达3.15亿元,贷款对贫困户有效需求的覆盖率达到99.58%。

  金融精准扶贫初显成效

  在具体实施层面上,陇县的金融脱贫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人行陇县支行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利率政策指导,打好“组合拳”,促进扶贫贷款“降息扩面”。对信用贫困户农户贷款一次授信,随用随贷;另一方面,各个银行机构创新信贷扶贫模式,增加信贷扶贫产品,使金融引导助推全县产业扶贫成为全县脱贫攻坚“八大工程”重点之一。

  这些措施使陇县的金融扶贫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的成效。据李志刚介绍,截至2017年10月末,全县金融机构累计为2676户投放农户小额扶贫信用贷款12939万元,较年初增加2147户10354万元,金额增加4倍。同时,为18户投放富民产业贷款3822万元,比上年增加17户3622万元,金额增加18.11倍。此外,发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1.8亿元,为种植、养殖和就业创业3大类20个产业提供了信贷支持。

  “贷款难、贷款贵”成为过去式

  “5万元可以让我多养好几头猪,也有更多的钱储备饲料了。”看着猪圈里20几头白白的大肥猪,麦枣村的贫困户王新茂兴奋地和记者分享自己的养猪经。截至2017年10月20日,陇县农村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在当地乡村的本土优势,已向2478户贫困户发放“富民农户贷”和“扶贫再贷款”共计12014.8万元,占该行扶贫贷款总金额的75.86%。

  据该行信贷部经理赵文军介绍,这两项贷款产品严格执行“5321”的扶贫政策要求,即对贫困户发放5万元以内,期限3年,采用免抵押、免担保,一律执行基准利率、由财政资金全额贴息的扶贫贷款。

  为了让“贷款难、贷款贵”成为真正的过去式,当地银行加大了对扶贫信贷的宣传,在提高政策知晓率的同时,也打消部分贫困户对于贷款的畏惧和抵触心理,让贫困户能够真正享受到金融扶贫带来的实惠。

  邮储银行陇县支行行长左建宁向记者表示,尽管目前支行只有7个工作人员,但银行依旧要选派人员定期前往定点的三个乡镇对贫困户进行宣传。据他介绍,该行目前已向22户贫困户发放了92万元的贷款。陇县农村商业银行则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宣传。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以村组为单位召开专题政策宣讲会,及时进村组、入农户的工作人员与贫困户面对面进行深入交流,详细讲解精准扶贫贷款优惠政策、贷款条件、办贷流程、贴息管理等内容。除了现场解答贫困户贷款疑虑以外,该行还在电视台、影视城、户外LED屏、流动舞台等媒介播放有关金融精准扶贫宣传短片,用简洁的动画视频展示精准扶贫贷款的办理条件和操作流程。

  此外,在农村的乡土社会里,让朴实村民信任信贷的好办法之一,莫过于在和左邻右舍的日常交流中,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贷款给邻居生活水平带来的提升。在采访王新茂的过程中,一个前来串门的邻居主动向随行的银行工作人员咨询贷款事宜。

  金融助力“菜单式”产业脱贫

  2017年,陇县农村商业银行向盘艾村蒂康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发放了“富民产业贷”100万元,支持该合作社壮大资金实力。这是该行在县政府“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下,配合政府“配菜”和贫困户“点菜”,作为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完成“上菜”任务的一个典型案例。据赵文军介绍,该行推出的“富民产业贷”和“富民就业贷”,按照带动1户贫困户,为新型经营主体发放3至5万元扶贫贷款,单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形式发放贷款,由财政资金按照利息金额的50%进行补贴。

  此外,该行还采用“贫困户+专业合作社+扶贫基地”的模式,开发了“富民合作贷”产品,由贫困户办理扶贫贷款,再以入股的形式交由专业合作社运营创收。针对这三类产品,截至2017年10月20日,该行面向18户贫困户发放3822万元,直接带动3442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受益贫困人数达到137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