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鸡市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07:00

  雍城 秦德公元年(前677)居雍,到献公二年(前358)迁居栎阳,秦国以此为国都达293年。故址在凤翔县城南,北起南城墙,南到东风水库北岸,西自南古城、县气象站,东到瓦窑头,东西长3300米,南北长3200米,面积约10平方公里。西城墙基保存最好,有的地方残高1米有余。城内发现姚家岗、马家庄、高王寺3处宫殿遗址,经考古发掘的有凌阴遗址,宗庙遗址等,出土大量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宫殿建筑铜质构件,砖、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以及青铜器、陶器、铁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在城南雍河之南的南指挥村发现秦公陵园10多座。
  益门城 故址在宝鸡市渭滨区益门镇,地处清姜河西岸,东北距宝鸡城7.5公里。元末李思齐筑城,以防备川蜀。《陕西通志》引《益门镇志》说:“陕西既入关,平衍千余里,西南抵宝鸡,复岸然山合,唯一隘口始入,是为益门镇。秦山嵯峨,清江滉漾,路唯鸟道。出镇南云栈百折,达荆梁,通滇益。名镇以益,义取诸此。”
  姜水城 故址在宝鸡市渭滨区清姜河东岸,今名姜城堡,东北距宝鸡城3.5公里。城以姜水为名,相传神农氏妃有乔氏居此。
  石鼻城 又称石鼻寨、灵壁、石壁,故址在宝鸡县虢镇西9公里底店堡,千水与渭河在堡东交汇。相传城为诸葛亮构筑,金代改设石城镇,清代设立底店镇。唐光启二年(886)李克用等入长安,僖宗李儇逃奔凤翔,宦官田令孜又挟李儇奔宝鸡,三年从宝鸡出发南逃,留禁军守石鼻为后扼,邠宁叛将朱枚引兵追赶,进围宝鸡,石鼻军溃,朱枚遂长驱进攻散关;南宋绍兴十年(1140)金兵进犯石鼻寨,被姚伸打败,即此。
  三交城 故址在宝鸡县固川附近。三国时,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于此,因筑此城。东晋建元二年(344)梁州将张权进攻石赵将王擢于三交城,即此。苻健曾于此设置武都郡。《元和郡县志》宝鸡县条载:“三交城,在县西十六里,司马宣王与诸葛亮相拒所筑。”《太平寰宇记》宝鸡县条载:“三交故城,在县西四十六里。”《陕西通志》亦说三交城在宝鸡县西46里,而《读史方舆纪要》却说在宝鸡县西30里,说法颇多,有待进一步考证。
  乾归城 故址在凤翔县西21.5公里,相传为乞伏乾归所筑。《元和郡县志》天兴县条载:“乾归故城,在县西四十三里,乞伏乾归据苑川,自号西秦,因筑此城。”
  周公城 故址在岐山县北4.5公里周家村。西周时为周公旦采邑,今村北凤凰山麓有周公庙。
  毛公城 故址在岐山县东南,西周时毛公的封邑。
  召公城 故址在岐山县西南4公里刘家原。西周时为召公奭的采邑。刘家原明清时仍称召亭村,村旁有召公祠。
  秦城 故址在陇县东南17.5公里。《史记·秦本纪》载:“非子居犬邱,周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繁息,分土为附庸,邑之秦,号秦嬴”,即此。
  临汧城 故址在陇县西北。唐太和元年(827)四月构筑,后废。
  永信城 《唐书·地理志》载:“贞元十三年,凤翔节度使邢君牙筑永信城于陇州汧源县之平戎川。”《嘉庆一统志分陇州条载:“永信城,在州北”,《读史方舆纪要》陇州条说:“永信城,在陇州西”。
  回中城 故址在陇县西60公里。秦建回中宫,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出巡陇西、北地2郡,东归时经此;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南侵萧关,使奇兵烧毁回中宫,即此。
  桃虢城 故址在太白县东桃虢川。相传有桃、虢2城,相距5公里,此为褒斜道必经之地。唐广德二年(764)李抱玉遣李崇容大破高玉于桃虢川,高玉败走城固,即此。清代设置虢川巡检司,后废。
  威武城 故址在凤县东北42.5公里。五代梁贞明初,蜀王建筑城,为戍守要地。贞明五年(919)蜀将王宗播伐岐,入大散关而返,分兵戍守威武城;后唐同光三年(925)李绍琛领兵伐蜀,攻克威武城;后周显德二年(955)王景伐蜀,入大散关攻秦、凤诸州镇,战于威武,均指此。《嘉庆一统志》凤县条载:“威武城,在县东北六十里”。清凤县即今凤州镇,在双石铺东北17.5公里,所以威武城当在双石铺(今凤县城)东北42.5公里。威武城,或许就是在黄花县旧址上修筑的。
  平阳邑、平阳县 春秋平阳邑,故址在宝鸡县虢镇东15公里阳平镇,秦国在此建都,从宁公二年(前714)到德公元年(前667)历时38年。战国时,改设平阳县,西汉初。北魏太延二年(436)复设平阳县,西魏大统四年(538)改名郿城县,迁往今眉县境。《金史·地理志》载:虢县有平阳镇,《读史方舆纪要》郿县条载:“平阳城,在县西四十六里。”阳平即平阳,阳平镇东距眉县20多公里,处虢镇与眉县之间,古时属郿属虢,隶属常有变迁。
  吴阳邑 春秋秦地,故址在宝鸡县西部吴山南的金陵河流域。《史记·封禅书》:“雍旁故有吴阳武畤”,即此。
  岐邑 故址在岐山县东北部京当乡的凤雏、贺家、礼村和扶风县法门镇的召陈、庄白、齐家一带。周族古公亶父因避猃狁威逼,自邠迁岐,即此。《诗经·大雅》:“古公宣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史记·周本纪》:“古公与私属去豳,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于是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1975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对岐邑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查和重点发掘,发现了凤雏宗庙和召陈宫殿基址,出土了周代甲骨文、青铜器、陶器、骨器等遗物,以及大量的墓葬。
  杜邑、杜阳县、通杜县 战国秦杜邑,故址在麟游县西北部。秦设杜阳县,新莽改名通杜,东汉初撤销,永元二年(137)复设,西晋时县废。《史记·甘茂列传》苏代对向寿说:“今公与楚解口地,封小令尹以杜阳”,即此。《水经注》载:“杜水东迳杜阳故城,东西三百步,南北二百步,世谓之故县川。”《太平寰宇记》载:“汉杜阳县城,<郡国县道记>云:杜阳,晋省。在今凤翔府北九十里普润县东南界。”杜水即今麟游县城南之水,流经乾县,于武功县会大北河、

河,南流入渭,与《水经注》所叙述的杜水基本符合,今麟游县西25公里招贤镇,地处杜水之北,南距凤翔县(即唐凤翔府)约45公里,镇东一带土地平旷,是一个汉代遗址,常出土汉代瓦当、砖瓦,汉杜阳县城当在此处。招贤镇附近有杜阳堡,是汉杜阳县之名相沿至今。
  汧邑、汧县 春秋春汧邑,故址在陇县东南1500米郑家沟原上,地处千河南岸。秦襄公二年(前776)至宁公二年(前714)秦国建都于此,历时63年,宁公二年迁居平阳。战国时改设汧县,北魏改名汧阴县。《嘉庆一统志》引《括地志》说:“故汧城,在汧源县东南三里。”唐汧源县即今陇县城,也就是说,汧县故城在今陇县东1500米。东汉建武六年(30)祭遵于汧打败隗嚣的将领王元;晋永昌初,陈安占据上邽,遣兵攻打刘曜,夺取汧,均指此。
  郿邑、郿县 西周郿邑,故址在今眉县东北7.5公里,渭河北岸杨家村。《诗经·大雅》:“申伯信迈,王饯于郿”,即此。战国时,秦设郿县,西汉右辅都尉驻此,后秦以后县废。东汉初平年间(190—193)封董卓为郿侯;蜀汉建兴六年(228)诸葛亮伐魏,扬言由斜谷道攻取郿县,魏将曹真屯防守;东晋义熙十三年(417)赫连勃勃据雍,进掠郿城,均指此。
  武都郡 北魏太延二年(436)设置,故址即今宝鸡县虢镇,隋开皇三年(583)撤销。
  安夷郡 北魏正光三年(522)在长蛇镇设置,故址在宝鸡县香泉镇附近,隋开皇三年(583)撤销。
  平秦郡、岐山郡 北魏太延二年(436)在雍城镇设置平秦郡。故址在凤翔县东2.5公里,西魏大统四年(538)改名岐山郡,隋开皇三年(583)撤销。
  扶风郡 隋大业三年(607)以岐州改置,治所在雍县,故址即今凤翔县城,唐武德元年(618)改为岐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扶风郡,至德元年(756)改名凤翔郡。
  凤翔郡、凤翔府 唐至德元年(756)以扶风郡改名,治所在天兴县,故址即今凤翔县城,次年改设凤翔府,民国2年(1913)撤销。
  凤栖郡、麟游郡 隋义宁元年(617)在仁寿宫城设置凤栖郡,故址即今麟游县九成宫镇,二年改名麟游郡,唐武德元年(618)五月以后改为麟州。
  陇东郡 前秦将陇东郡由西川(今宁夏泾源县境)迁治汧县,故址在陇县东南1500米郑家沟原上,北魏永熙元年(532)随汧阴县迁到今陇县东4公里处,北周明帝二年(558)随杜阳县(即原汧阴县)迁治今陇县城,隋开皇三年(583)撤销。
  汧阳郡 北魏正光三年(522)设置,治所在汧阳县,故址在今千阳县西27.5公里草壁乡境内,北周大象二年(580)撤销。唐天宝元年(742)又以陇州改置,治所在汧源县,故址即今陇县城,乾元元年(758)复为陇州。
  郿城郡、郇州 隋义宁二年(618)设置郿城郡,故址即今眉县城,唐武德元年(618)五月以后改为郇州,三年撤销州制。
  固道郡、归真郡 北魏延兴四年(474)在尚婆城设置固道郡,故址在甘肃省徽县东北,太和元年(477)迁治梁泉县,即今凤县凤州镇,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名归真郡,北周保定五年(565)撤销。
  河池郡 隋大业三年(607)以凤州改置,故址即今凤县凤州镇,唐武德元年、(618)又改为凤州,天宝元年(742)复为河池郡,乾元元年(758)再改为凤州。
  岐州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设置,治所在雍城镇,故址在凤翔县东2.5公里;隋开皇元年(581)迁治今凤翔县城,大业三年(607)撤销,唐武德元年(618)复设,天宝元年(742)改为扶风郡。《元和郡县志》岐州条载:“后魏太武帝于今州理东五里筑雍城镇,文帝改镇为岐州,隋开皇元年于州城内置岐阳宫,岐州移于今理。”
  麟州 唐武德元年(618)以麟游郡改置,故址在今麟游县九成宫镇,贞观元年(627)撤销。
  东秦州 北魏正光三年(522)设置,治所在汧阴县,故址在陇县东南1500米郑家沟原上,永熙元年(532)随汧阴县迁到今陇县东4公里,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名陇州。
  陇州 西魏废帝三年(554)以东秦州改名,故址在今陇县东4公里,北周明帝二年(558)迁到今陇县城,天和四年(569)撤销,大象元年(579)复设,隋大业三年(607)又撤,唐武德元年(618)再设,天宝元年(742)改为汧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陇州,民国2年(1913)降为陇县。
  南岐州 北魏孝昌二年(526)设置,治所在梁泉县,故址即今凤县凤州镇,在双石铺北12.5公里,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名凤州。
  凤州 西魏废帝三年(554)以南岐州改名,故址即今凤县凤州镇,隋大业三年(607)撤销,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天宝元年(742)改为河池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陇州,明洪武七年(1370)改设凤县。
  陈仓县 故址有2处,1.在宝鸡市金台区斗鸡台附近,有上下2城相连,上城相传为秦文公所筑,城内有羽阳宫,后来设立陈仓县。楚汉之际,刘邦出兵故道,于陈仓打败雍王章邯;东汉中平五年(188)皇甫嵩与凉州汪国的陈仓之战;兴平二年(195)樊稠追击韩遂,至于陈仓;建安二十年(215)吕并陈仓起义等,均指上城。下城,曹魏时郝昭所筑,《三国志·魏志》:“太和二年曹真以诸葛亮惩于祁山,后必出陈仓,乃使其将军郝昭守陈仓,治其城;既而亮果引兵出散关,围陈仓。昭据守,亮进二十余日不能克。”此指下城。后赵建平二年(331)撤销县制,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复设,北周建德三年(574)又撤,隋开皇十八年(598)再设。2.在今宝鸡市金台区旧城,原名留谷城,隋大业九年(613)将陈仓县迁治于此,唐至德二年(757)二月改名宝鸡县。
  苑川县 《隋书·地理志》作宛川,本在今甘肃省榆中县境,前秦甘露元年(359)迁设于陈仓县旧城东,西魏大统十六年(550)迁入陈仓旧城,复名陈仓县。《读史方舆纪要》宝鸡县条载:“苑川城,在县东十五里,……苻坚尝侨置苑川县于此,后魏移治陈仓城。”《太平寰宇记》引《周地图地》说:“陈仓县,晋末废,苻姚时于县界置宛川县,后魏大统十六年移宛川县入汉陈仓故城,复为陈仓县。”《陕西通志·建置志》载:“苑川在宝鸡县西四十六里,即三交城。”明清的宝鸡县城即今宝鸡市金台区所在的旧城,县东15里即斗鸡台,应为陈仓旧城,《读史方舆纪要》说苑川城在宝鸡县东15里显系错误。
  剻城县 汉代剻城乡,属陈仓县,故址在宝鸡市渭滨区甘峪乡,地处渭河南岸。高帝六年(前201)封周緤为剻城侯,即此。西晋咸宁四年(278)设置剻4城县,北魏时撤销。
  宝鸡县 隋大业九年(613)将陈仓县迁治留谷城,唐至德二年(757)二月十五日改名凤翔县,十八日改名宝鸡县,故址即今宝鸡市金台区所在的旧城,1949年7月县政府迁驻石羊庙,故址在今宝鸡县西石羊庙乡,1950年7月迁驻虢镇。
  洛邑县 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在武都郡郭下设置洛邑县,故址即今宝鸡县虢镇,隋大业三年(607)改名虢县。
  南由县 北魏孝昌二年(526)在南由谷口设置,故址在宝鸡县西部的通洞镇附近,西魏大统四年(538)降为镇,并入长蛇县;北周保定四年(564)复置,唐代迁治长蛇故城,故址在宝鸡县西部香泉镇境内,元和三年(808)撤销。《隋书·地理志》载:“南由县,后魏置,西魏改为镇,后周复置县。又有旧长蛇县,开皇末废。”《元和郡县志》陇州条载:“南由县,东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汧县地,后魏孝明帝于县西南由谷口置县,隋开皇二年省长蛇并入南由。……安夷关在县西一百四十六里,长蛇川在县西一百步,渭水在县南四十里。”由以上两条资料可知隋代南由县尚在原址,唐代已迁到长蛇川,且在水东,渭水在县南20公里,今香泉镇为陇南重镇,清代设有巡检司,东北距陇县约60公里,南去渭河约20公里,西临落化沟水(又名香泉河)。落化沟水就是古长蛇水(见长蛇县条),故唐代的南由县城当在香泉镇附近。北魏的南由县在唐代南由县西,结合《水经注》“渭水又东南出石门,度小陇山,经南由县南”的记载,可知在今通洞镇附近。
  长蛇县 北魏和平三年(462)陆真在长蛇川筑长蛇镇,孝昌二年(526)改设长蛇县,故址在宝鸡县西部香泉镇境内,隋开皇十三年(594)迁到金陵河流域,十八年改名吴山县,后废,义宁二年(618)复设县制,仍名长蛇县,唐贞观元年(627)复名吴山县。《水经注》载:“渭水又东南出石门,度小陇山,迳南由县南,东与楚水合,世所谓长蛇水。水出汧县之数历山,南流迳长蛇戍东,又南流注于渭。”石门在宝鸡县西部胡店乡东沟车站附近,其北为小陇山,南连秦岭,渭水从中穿过,形成峡谷,两山对峙,形状如门,故名石门。渭水东流,合北来的第一条较大的支流便是从香泉镇流来的落化沟水(又名香泉河),从地理位置上讲,当是长蛇水。北魏的长蛇戍、长蛇县均以水得名,故应在落化沟水流域。而杨守敬《水经注疏》以今金陵河为长蛇水,乃是将开皇十三年迁治后的长蛇县(即唐宋时期的吴山县)当成了北魏时期的长蛇县所致。
  陇安县 北宋开宝二年(969)分吴山县西部在南由镇设置,故址在宝鸡县西部的香泉镇,金初撤销,泰和八年(1208)复设,元至元七年(1270)并入汧源县。《太平寰宇记》载:“陇安县,去陇州八十五里。本南由镇,即古南由县之地,……秦岭山在县西南,过渭河接凤州界,西秦山在县北二十里,内有秦王试剑崖;渭河在县西南四十五里,自秦州陇城县流入。”《太平寰宇记》叙述的陇安县方位正合今香泉镇,亦即唐代南由县故城,唯其去陇州里数不合。这一带陇山起伏,交通不便,行走不是翻山,便是绕川;翻山近捷,但逶迤艰险,绕川平易,但路途遥远。今香泉镇去陇县绕川循大路走60多公里,翻山过岭不过30多公里。又《读史方舆纪要》载:“陇安城,在(陇)州南百二十里。本唐汧阳县地,宋开宝三年析汧阳县地置陇安县,金初废为陇安寨,泰和八年复为县,元代并入汧源县,今为陇安巡检司。”此说有两点不合;其一,陇安县是析吴山县所置,不是汧阳县,汧阳县尚在吴山县之东;其二,明代陇安巡检司即今司街,在吴山之东,东距吴山县故城仅5公里,非古南由县地,当时也不可能在这一区区小地设立两县。
  吴山县、华山县 隋开皇十八年(599)以长蛇县改名,故址在宝鸡县西部金陵河流域,后废;义宁二年(618)复设县制,仍名长蛇县,唐贞观元年(627)复名吴山县,移治槐衙堡,上元元年(760)迁治龙盘城,即今宝鸡县县功镇,二年改名华山县,旋复名吴山县,元至元七年(1270)撤销。《太平寰宇记》载:“吴山县,在(陇)州东南一百一十里,旧二乡,今四乡。汉隃麋县地,后魏孝昌二年于今南由县界长蛇川置长蛇县,属东秦州;隋开皇十三年自长蛇川故地移于今县,十八年改长蛇为吴山县,取县西吴山以称邑,唐元和三年并南由县入。吴山在古县西南五十里,……龙盘山在县南七里,汧水经县东南流。”《旧唐书·地理志》载:“吴山,隋长蛇县,贞观元年改为吴山县,治槐衙堡,上元元年移治龙盘城。”可见唐代吴山县治曾迁徙两次,槐衙堡今不知所在,龙盘城或即《太平寰宇记》所说的吴山县城,因龙盘山得名。
  雍县 秦孝公时设置,故址在凤翔县南故雍城内,北魏移治今凤翔县东南义坞堡,隋开皇元年(581)迁治岐州城,即今凤翔县城,唐至德二年(757)八月二十一日改名凤翔县,宝应元年(762)十二月撤销县制。
  虢县 本为周文王弟虢叔的封邑,世称西虢,故址在凤翔县虢王村,秦武公十一年(前687)灭之,设立虢县,东汉初撤销,辖地并入雍县;隋大业三年(607)又以洛邑县改名虢县,故址即今宝鸡县虢镇,唐贞观八年(634)撤销,天授二年(691)七月二十八日复设,元至元年间(1264—1294)降为虢镇,并入宝鸡县。
  天兴县 唐至德元年(756)七月二十七日设置,与雍县同治一城,故址即今凤翔县城,金大定十九年(1179)改名凤翔县。
  横水县 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分雍县和周城县地设置,故址在凤翔县东南15公里横水镇,西魏初撤销。
  周城县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设置,故址在岐山县东北部京当乡周城村,北周建德三年(574)迁治斜城,故址在眉县西第五村乡葫芦口附近,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渭滨县。《隋书·地理志》载:岐山县,“又有后魏周城县,后周废,有岐山。”
  岐山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以三龙县改名,迁治岐山南5公里,故址当在今岐山县东北祝家庄乡北部,大业九年(613)迁到今岐山县城东北4公里,唐武德元年(618)又迁到岐阳县界张堡垒,故址今不能确指,约在今岐山县蒲村、祝家庄西南,七年又移治龙尾城,故址在今岐山县东10公里龙尾沟西岸,贞观八年(634)再迁到石猪驿南5公里,即今岐山县城。
  岐阳县 唐贞观七年(633)分岐山、扶风二县地设置,故址在今岐山县东北25公里岐阳堡,二十一年七月十四日撤销,永徽五年(654)十二月二十一日复设,永和三年(808)三月撤销。
  美阳县 秦孝公时设置,以在美水之阳得名,故址在扶风县法门镇,北魏太和十一年(487)迁治斄城,故址在咸阳市杨陵区永安村,北周天和四年(569)迁回,建德三年(574)撤销。东汉永元二年(90)封耿秉为美阳侯;中平二年(185)张温屯美阳,与边章相战,均指法门镇故城。《扶风县志》载:“美阳城,在县北二十里,今为崇正镇。”清代崇正镇,今名法门镇。
  

川县、扶风县 唐武德三年(620)设立

川县,故址即今扶风县城,贞观八年(634)六月改名扶风县。
  麟游县 隋义宁元年(617)废仁寿宫,在宫城设置麟游县,故址即今麟游县九成宫镇,唐贞观五年(631)修复仁寿宫,并改名九成宫,次年县治迁到宫城东2.5公里,今名老城,历1337年,到1969年又迁回九成宫旧址。《太平寰宇记》载:“隋义宁元年唐高祖辅政,于仁寿宫置凤栖郡及麟游县,二年改凤栖郡为麟游郡,……唐武德元年罢郡,以麟游郡为麟州,领县不改,贞观元年废麟州,以所管普润、麟游二县属岐州,六年以县自宫城移于今所。”
  普润县 隋大业元年(605)于旧杜阳县细川谷置马牧,二年设立普润屯,后废屯设县,十三年移治今麟游县西55公里的万家城,元至元年间撤销。《太平寰宇记》载:“隋大业元年于细川谷置普润县,以属岐州,盖以杜、漆、岐三水灌溉田畴,民获济利,以为县名,十三年移于今理。”又载:“普润县,本汉鹑觚、安定二县地,在汉又为漆县,并有铁官,今城西有漆水,复有小城,盖是铁官之处也。”《读史方舆纪要》载:普润县故城,在麟游县西120里。《麟游县志》载:“县西一百二十里曰万家城,城南邵家街有古城遗址,即旧普润县处。西有铁官城,为汉置铁官处。”万家城在今麻夫镇东5公里,属酒房乡,距麟游县老城60公里。唐上元元年(760)凤翔节度使崔光破党项羌于普润;大历九年(774)吐蕃进攻普润,被抱玉击退,均指此城。
  三龙县 北周天和四年(569)设置,故址在麟游县南部,隋开皇十六年(596)改名岐山县,迁治岐山南5公里,在今岐山县境。《元和郡县志》载:“岐山县,本汉雍县之地,周武帝太和四年割泾州鹑觚县之南界置三龙县,隋开皇十六年移三龙县于岐山南十里,改为岐山县。”鹑觚县即今甘肃省灵台县,麟游县北接灵台,南界岐山,可知三龙县初设于岐山之北,今麟游县境。
  郁夷县、郁平县 西汉设置,故址在陇县西25公里固关镇东,新莽改名郁平,东汉撤销。《太平寰宇记》载:“郁夷故城,汉为县,后汉省。按汉志注云郁夷有汧水祠,又诗云‘四牡騑騑,周道逶迤’。韩诗作郁夷字,盖在今州西五十里,大宁关侧,近汧水源。今验诸处因水置祠多在源下,又自关上陇,盘纡屈曲,逶迤而进,与县名相符。晋太康中曾置陇关县。”东汉建武二年(26)赤眉军自陇底乘胜东进,大破邓禹于郁夷,即此。
  汧阴县 北魏以汧县改名,故址在陇县东南1500米郑家沟原上,永熙元年(532)迁治今陇县东4公里处,西魏改名杜阳县,北周明帝二年(558)迁到今陇县城,保定四年(564)复名汧阴县,隋开皇五年(585)改名汧源县。
  杜阳县 西魏以汧阴县改名,故址在今陇县东4公里,北周明帝二年(558)迁治今陇县城,保定四年(564)复名汧阴县。
  汧源县 隋开皇五年(585)以汧阴县改名,故址即今陇县城,元延祐四年(1374)撤销。
  陇关县 晋太康年间(280—289)设置,故址在陇县西35公里固关镇,后废。
  隃麋县、扶亭县 隃麋一作榆眉,西汉设置,故址在千阳县东,新莽改名扶亭,东汉复名隃麋,建武四年(28)封耿况为隃麋侯,称隃麋侯国,曹魏复为隃麋县,西晋撤销。西晋永嘉六年(312)南安赤亭羌姚弋仲东徙隃麋,即此。
  汧阳县 北魏正光元年(520)设置,县治数迁,1964年9月改为千阳县。《太平寰宇记》汧阳县条载:“北周天和五年于今县西四十里马牢故城置汧阳县及汧阳郡,以在汧水之阳为名,建德四年移于今理。”《汧阳县志》载:“汧阳故城,在今县西五里,汧河之东,晖河之西,其北里许又有故城,乃隋唐宋以来旧治,元至正二年南徙于此,谓之新城,明嘉靖二十六年为大水冲陷,明年始移今治。”按今千阳县城即明嘉靖二十七年所迁之城,隋唐宋金时期的县城在今县西2.5公里石家崖与武家磨之间,地处千河之东,马坊河之西。马坊河即古晖河。五代梁贞明六年(920)蜀将王宗俦进攻岐国陇州,岐王李茂贞亲自率领精兵屯汧阳以抗蜀,即此。元至正二年(1342)南徙的汧阳新城在武家磨南500米的马坊河口毗卢寺村,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被大水冲圮,迁治今千阳县城。马牢城是北周建德四年(575)以前的汧阳县城,故址约在今千阳县西27.5公里草壁乡境内。
  武功县、汉光县、新光县 秦孝公时设置武功县,故址在今眉县东20公里,今名古城,属横渠乡,汉平帝元始五年(5)赐给王莽为采邑,改名汉光;新莽居摄元年(6)改名新光,东汉撤销县制。《元和郡县志》载:“孝公作四十一县,斄、武功、美阳各其一也。武功盖在渭水南,今郿县地是也。”《太平寰宇记》郿县条载:“武功故城,在今县东四十里,即凤泉故县北,渭水之南。<水经注>云:‘渭水东经武功故县北,南对太白山,北隔渭水与武功故斄城对’。”
  温汤县、凤泉县 北周保定元年(561)设置温汤县,故址在眉县东南17.5公里解家城,其地有温峪河,温峪口有温泉汤,建德三年(574)撤销,隋开皇年间(581—600)又在温泉旁修建凤泉宫,义宁二年(618)在温汤县故址设立凤泉县,唐贞观八年(634)撤销。
  柿林县 元初升郿县为郿州,分其东部设置柿林县,故址在眉县槐芽镇东4公里,今名柿林村,至元元年(1264)撤销。《嘉庆一统志》载:“柿林旧县,在郿县东四十里。”
  郿城县 西魏大统四年(538)于郿县旧城设置,故址在今眉县东北7.5公里渭河北岸杨家村,北周建德三年(574)撤销。
  渭滨县、斜城 北周天和元年(566)筑斜城,因南对斜谷口,故名,故址在今眉县西第五村乡葫芦口,北距渭河500米。建德三年(574)将周城县迁治城内,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渭滨县,大业二年(606)又改名郿县,唐武德三年(620)迁治郇州城,即今眉县城。
  故道县、善治县 秦置故道县,故址在凤县双石铺镇东北12.5公里,今名凤州镇;新莽改名善治,东汉复名故道。汉高帝二年(前205)从故道出陈仓,勘定三秦;三国时,魏将曹参出兵进攻蜀汉故道,均指此。前秦以后,县境大部分被仇池国占据,县废;北魏设立故道戍。《水经注》载:故道水“西南迳故道城东,魏征仇池,筑以置戍,与马鞍山水合。水东出马鞍山,历谷西流,至故道城东,西入故道水。”
  凉泉县、梁泉县 北魏太和元年(477)在故道戍设立凉泉县,旋改为梁泉县,故址即今凤县凤州镇,历792年,到元至元五年(1268)撤销。
  凤县 明洪武七年(1370)七月撤销凤州设立凤县,故址即今凤县凤州镇,1950年11月迁治双石铺。
  黄花县 唐武德元年(618)设置,故址在凤县东北42.5公里安国寺附近,宝历元年(825)九月降为黄花镇,并入梁泉县。
  松林堡 故址在宝鸡市渭滨区秦岭上,观音堂西南3公里的松树坡附近。堡城地处大散关遗址之南,与大散关为唇齿,是古代戍守要地,宋代设置,后废。
  潘氏堡 故址在宝鸡市东北20公里。唐光启三年(887)田令孜挟僖宗李儇逃奔宝鸡,邠宁节度使朱玫及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叛附河东节度使王重荣,共领兵追赶李儇,于潘氏堡打败杨晟,即此。
  新罗堡 故址在眉县东南。前秦太初年间(386—393)扶风郡曾寄治于此,后秦建初五年(390)姚苌攻克前秦扶风太守齐益南于新罗堡,即此。
  黄牛堡 今名黄牛铺,在凤县双石铺东北55公里。这里是古陈仓道必经之地,陈仓道由宝鸡出发,经大散关、煎茶坪(即大散岭),一路崇山峻岭,至黄牛铺路稍平缓,西北通甘肃两当县三岔,东接太白,当四路总汇。绍兴三十年(1160)金兵大举南侵,入大散关,进攻黄牛堡,宋将李彦告急,吴璘驰至杀金坪增援,金兵始退;嘉定十二年(1219)宋将吴政与金兵激战于黄牛堡,均指此。
  模壁寨 故址在宝鸡市渭滨区秦岭山中,东北距宝鸡市35公里。五代汉乾祐初,凤翔帅王景崇以凤翔归蜀,蜀遣安思谦接应,屯兵右界,后汉兵屯宝鸡,安思谦遣将趋模壁,设伏兵于竹林,诱汉兵出而相战,遂破宝鸡,继而蜀兵败退,汉兵复宝鸡,蜀军又屯散关,破汉兵于玉女潭,进屯模壁,即此。
  安都寨 故址在千阳县南,接近箭括岭。五代汉乾祐初,蜀将安思谦出散关,遣高彦俦破汉军于箭括岭安都寨,即此。
  横山寨 故址在凤县西北。《读史方舆纪要》载:“横山寨,在(凤)县西北。吴玠败金人于仙人关,贼宵遁,玠遣将张彦劫横山寨,王俊伏河池,扼其归路,又败之。”
  方石镇 今名双石铺,为凤县政府驻地。北宋设置方石镇,清代改为双石铺。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地处川陕交通要道,又为大后方,所以沦陷区的工厂、机关、学校迁来许多。镇内设有国际招待所,供美、英、苏等国际友人及运送物资车辆来往休息。当时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也在这里开办了事务所、招待所、供销社、工合小学、纺织厂、制革厂、机械厂、发电厂、造纸厂、砖瓦厂、炼焦厂等。
  大散关 故址在宝鸡市渭滨区观音堂西南2.5公里的将子窝附近,地处秦岭山上的清姜河源头,东北距宝鸡城26公里。大散关远在战国时期就已设置了,自古以来为南北交通的险要之处。《宝鸡县志》载:“大散关,亦曰散关,在县西南大散岭上,为秦蜀襟喉。南山自蓝田而西,至此方尽,又西则陇首特起,汧渭潆流。关当山川之会,扼南北之交,北不得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无以图关中。”
  二里关 故址在宝鸡市渭滨区益门乡二里关村,东北距宝鸡城20公里。其地山道葎崒盘折,长亘二里,故名二里关。此为连云栈出入必由之路。元中统初,郑鼎从伐蜀,攻二里散关,屡建战功,即其地。明初设散关巡检司于益门镇,嘉靖年间迁驻于此,称益门二里散关巡检司,清代设千总驻防。
  太和关 故址在凤翔县东25公里。唐至德二年(757)肃宗李亨迁驻凤翔,遣诸将屯兵武功,以防安禄山,官军屡战屡败,安禄山兵归太和关,凤翔大震,即此。
  美阳关 故址在扶风县北。汉代设置,东汉永初二年(108)羌人进犯三辅,梁瑾击之,转战于美阳关,即此。
  石窑关 故址在麟游县西65公里麻夫镇,地处花花庙河上游。明洪武十三年(1380)设立巡检司,清裁。
  西河关 《陕西通志》麟游县条载:“西河关,在县东三十里,近好畤,隋时设关守备,将台故址尚存。”
  陇关、大震关、大宁关 故址在陇县西35公里固关镇。固关即故关之讹,此为古代关中通往秦陇的交通要道,西汉初设关,因处陇山,故名陇关,又称陇山关,后又改名大震关,相传汉武帝登陇山经此遇雷震,故名。北周天和元年(566)为避讳改名大宁关,隋代复名大震关。唐武德五年(622)突厥兵侵原州,攻陷大震关;广德元年(763)吐蕃进入大震关,攻取河西、陇右地;大历三年(768)凤翔帅李晟出大震关,破吐蕃于临洮,均指此关。大中六年(852)修筑安戎关后,大震关称故关,安戎关称新关。
  安戎关 故址在陇县西20公里。唐大中六年(852)陇州防御使薛逵奉诏修建。关城移到大震关东15公里,并改名安戎关。薛逵上书云:“汧源西境,切在故关,昔有堤防,殊无制置,僻在重冈之上,苟务高深,今移要会之中,实堪控扼,旧绝井泉,远汲河流;今临水挟山,当川限谷,危墙深堑,克扬营垒之势,仅画图进,乞改安戎关。”(见《册府元龟》)。
  安夷关 故址在陇县西南关山乡。唐代设置,《元和郡县志》南由县条载:“安夷关,在县西一百四十六里”,唐南由县故址在宝鸡县香泉镇,其西北146里即今陇县关山乡。
  咸宜关 故址在陇县西20公里,今仍名咸宜关。明正统年间(1436—1449)因关山路阻,改设咸宜关,移巡检司驻守,凿山开道,沟通秦凤。
  石嘴关 故址在陇县西南40公里关山乡境内。明代设置,后废。此为逾越陇山西行的要道,又西20公里为甘肃省清水县盘龙铺。
  箭括关 故址在千阳县南箭括岭上。南宋绍兴初,金将设立方自凤翔进攻箭括岭,宋将吴玠遣将于箭括关击败金兵,即此。
  斜谷关 故址在眉县西南15公里斜峪口。《雍胜略》载:“斜水亦谓之武功水,诸葛亮表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水涨来攻,亮作车桥,越水射之,桥成引去,后置关。”《岐山县志》载:“褒斜二谷,阻衙岭首尾相接,雍梁有事,为出入咽喉,与祁山、大散、子午、骆谷并称要地。”
  靖口关 故址在太白县西南,黄牛河与红岩河交汇处,太白县与凤县以关分界。古代由陈仓道(即故道)进入褒斜道经此,为戍守要地。
  金牙关 故址在太白县桃川乡境内。《陕西通志》岐山县条载:“金牙关,在县西南百里,亦南山隘道。”其地本属岐山县,1953年设立太白中心区时将三才峡以北、斜峪关以南的桃川流域划归太白区。
  水碓关 故址在太白县黄柏原东15公里水磨上,地处湑水河上游北岸。宋代设置,清废。
  仙人关 故址在凤县南47.5公里,与甘肃徽县交界处。关为通达川汉的交通要隘,南宋绍兴三年(1133)金兵进犯兴元府(今汉中市)吴玠守仙人关,自西县(今勉县)间道会刘子羽于三泉(今宁强县阳平关)子羽留玠共守。吴玠说:关处蜀之门户,不可轻弃。于是复守仙人关。绍兴四年(1134)吴玠、吴璘兄弟于仙人关打败金兀术,确保了巴蜀。《明一统志》载:仙人关路分左右,自成(今甘肃成县)经天水,出皂郊堡,直抵秦州,此左出之路;自两当趋凤县,直出凤翔大散关,至和尚原,此右出之路也。”
  马岭关 故址在凤县凤州镇西22.5公里,今名马岭寨。五代周显德二年(955)王景入散关,进攻蜀的秦州,蜀将李廷珪遣将据守马岭关,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