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绽放关山之巅
——陕西省陇县民兵女子防雹高炮连防雹抗灾纪事
■陈富强 罗天祥 本报记者 曹 琦
①②③④⑤⑥陇县,古称陇州,地处陕甘宁3省交汇处,素有“秦都汉关”之称,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雄关。近半个世纪以来,陇县民兵女子防雹高炮连1200余名女民兵接续驻守在关山之巅的执勤点防雹减灾,为当地“三农”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书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动人故事。
“誓与冰雹斗高下”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陇县地形复杂,境内有3249座山峰。因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冷热强气流交汇点,该县自古多冰雹,年均降雹10余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一部陇州史,就是一部陇州人民与冰雹的斗争史。”陇县县志办主任李全宁指着锈迹斑斑的土炮告诉记者,陇县的防雹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地群众开始自制土炮、炸药打炮防雹,但是效果不佳,还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1973年,一场数十年不遇的冰雹袭击陇县,全县16万亩农田颗粒无收。面对严重雹灾,政府决定组建一支民兵防雹队伍。考虑到防雹时节正值夏秋农忙,男劳力不足,于是决定由女民兵担负这一任务。1974年5月,在陇县人武部和县气象局大力支持下,民兵女子防雹高炮连成立,48名平均年龄只有17岁的女民兵开赴石岭、峰山、白杨林等高山之巅,开始了与雹灾的艰苦斗争。
9月下旬,秋雨绵绵。虽然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但前往炮点的路依然崎岖泥泞。同行的该县人武部部长刘军虎告诉记者,连队下辖的12个炮点全部分布在荒山顶上,去最远的炮点开车需要两个多小时。
“当时连这样的路也没有,住的房子是我们用茅草搭建的。”民兵连第一任连长王亚萍回忆,没有床,姑娘们就把空弹药箱摞拼起来,口粮则是满山遍野的野菜。修建炮台时,女民兵自己动手,手上全是血泡,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生活用水也是难题。”老民兵兰俊秀回忆,每年4月到10月冰雹多发,姑娘们需在炮点进行长达半年的全天候值守作业。炮点没有自来水,大家每天轮流下山抬水吃,若遇连阴雨,只能用浑浊的雨水凑合。
由于炮点全部设在荒山野岭,一到晚上,强劲的山风拍打着门窗,深夜还有野狼在铁丝围成的院子外嚎叫……上了年纪的民兵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如今,炮点的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房子翻了新、通了电、联了网,有了电热水器、电视机、电冰箱。但无论环境如何改变,民兵连的姑娘们都抱着势与冰雹斗高下的决心,坚持以防雹减灾为使命,以为民造福为己任,坚守了一年又一年。
在民兵女子防雹高炮连荣誉室,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实物,静静地讲述着49年的荣光——连队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等。
“庄稼是老百姓的命”
有人说,她们是最先遭遇冰雹的,却是最后一个离开暴风雨的。
有一年7月,一片强劲的雹雨云团自西北方向翻涌着扑向陇州大地。无线电台传来雹情预报后不到半小时,瓢泼大雨夹杂着核桃大小的冰雹倾盆而下。
该县气象局防雹指挥中心,民兵连副连长、技术员石磊目不转睛地盯着雷达云图。此时,雹雨中的12个炮点伸手不见五指,在摇曳灯光的照射下,民兵连的姑娘们焦急地守在高炮前,等待作业命令。
很快,作业时间申请得到批复,石磊果断下达作业命令。12个炮点的班长带领队员在暴雨中备弹、装弹、瞄准、发射,连续作业8小时,战斗至深夜零时,饭都没顾上吃。走下高炮阵地时,装弹手王红霞双手布满血泡。最终,在全连民兵的努力下,2000余发炮弹精准射向厚重的云团,使无数冰雹化为一场酣畅大雨。
据事后统计,那天,六盘山至关山一带大量农田作物被毁,重灾区粮食颗粒无收,地处灾域中央的陇县却灾情最轻、受灾面积最小。
“前几天,我们还打了一场硬仗呢!”县人武部领导告诉记者,8月22日,雷达监测到受低层切变线和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陇县有强对流天气,局部有冰雹,防雹形势严峻。民兵连快速判断、快速报告、快速战备、快速应对,2个多小时完成500余发防雹弹发射任务。
女民兵善于钻研,在长期实践中归纳总结出“黑云红稍子,必有冰雹子”“恶云伴黄风,冰雹来势凶”“早晨露水大,后晌冰雹下”等经验口诀,为遂行防雹抗灾任务提供有力支撑。一次夜间行动中,姑娘们凭借平时练就的本领,在大雨中听雷声、察闪电、观云层,圆满完成防雹任务。
“我们这里不少人靠种烤烟过日子,如果被冰雹砸了就卖不上好价钱。”提起山上的民兵连,山下的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她们是“管天”娘子军、“庄稼保护神”。
其实,这些娘子军并不特殊,她们大多朴实无华,换下迷彩服就是普通的农家妇女。
民兵卢丽丽告诉记者,刚去炮点看别人作业时,她曾被巨大的炮声震得连连后退。之后的几个夜里,严重的耳鸣,让她整夜难以入眠。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胆小”的卢丽丽在炮点一干就是10多年。面对家人的不解,卢丽丽平淡地说:“我们都是山里娃,知道庄稼是老百姓的命。如果都不去炮点,雹子下来,大家的日子咋过?”
数字,最有分量。据陇县县志记载,民兵女子防雹高炮连成立以来,累计发射炮弹140962发、火箭弹1160枚,减灾增收约7亿元,为县域农作物增产增收、提高农民实际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
“女民兵也要上战场”
“炮后集合!”“调整方向、增大射角,捕捉目标!”
国庆节前夕,记者驱车来到石岭炮点,循着清脆的口令声,看到女民兵正在进行操炮训练。随着班长杨亚娟下达指令,姑娘们迅速就位、转动方向机、拆除限制器、打平炮身管……
“女民兵也要上战场。像这样的操练,12个炮点每天都会进行。”民兵连连长赵婷告诉记者,在年初省军区组织的群众性练兵比武中,女民兵巾帼不让须眉,取得了总评第三名的好成绩。
荣誉背后,是鲜为人知的付出和汗水。赵婷介绍,操作高炮,对体能的要求比较高。为提高训练质量,她们从体能练起,俯卧撑、仰卧起坐、举杠铃、3000米跑……每年上山前还要集中半个月进行封闭式训练。腿肿了,手上磨出血泡,迷彩服泛起汗渍盐花,但无一人退缩放弃。
冰雹识别标准和气象常识有很多专业术语,不好记更不好理解。为此,她们邀请经验丰富的老民兵用“土话”讲解,对于记不住的概念、术语就写成条子,揣在兜里,吃饭后、睡觉前都要背上几遍。
防雹作业没有昼夜之分,气候环境恶劣时,姑娘们在作业中摔倒、磕碰、流血是寻常事。民兵高喜娥在一次训练中不慎被牵引杆砸伤头部,晕了过去。刚住院一天,她就待不住了,头上缠着绷带又回到训练场。
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在张家山炮点,女民兵每天6时起床集合训练,吃完早餐后,她们会挤出几分钟时间简单“倒饬”一番。“打个粉底描个眉毛,就能美上一整天。”杨亚娟笑着说,平时训练会涂防晒霜,晚上睡觉前,大家还会敷一片面膜。
这样的“精致”是短暂的。任务来临时,姑娘们迎着狂风,短短几分钟作业时间,将几十发甚至上百发炮弹打向云层。一场战斗下来,机油夹杂着泥土与火药残渣,将她们的脸“涂”得黢黑,给姑娘们带来不一样的“美”。
“民兵也是兵,平时担负防雹增雨任务,战时就要担负反空袭任务。”该县人武部政委苏健介绍,连队始终紧盯战斗力抓建设、谋发展,围绕防雹专业技能创新训练方法,拓展训练内容,不断提升军事技能和防空作战能力。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记者了解到,近3年来,该民兵连军事训练考核均优秀,人人取得高炮操作合格证,在参加各类演习演练中多次受到上级肯定。
“结了婚我还要当民兵”
9月下旬,蒙蒙细雨中,记者驱车来到白杨林炮点。远远望去,烟雨笼罩下的炮点,高炮若隐若现,宛如坚守岗位的哨兵。
因为有客人,午饭明显“升级”——土豆丝、凉拌黄瓜、臊子面。姑娘们带着歉意说:“平时来人少,也没有准备,面和菜都是从家里拿来的,你们凑合着吃吧。”
荒凉的山头,简单的宿舍,简易的锅灶,时断时续的手机信号……正当记者感慨条件艰苦时,刚入队的女民兵黄娟娟主动请缨,在学习园地前,带头唱起连歌。清澈的眼眸,嘹亮的歌声,乐观的状态,让大家深受感染。
听说记者此行的目的后,姑娘们你一言我一语,讲起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女民兵高丽的发小想拉着她出去打工,“一个月工资就顶你在山上干半年,你还年轻,守在大山里图什么?”高丽有些动摇,最后还是选择留下,“我没有她们挣钱多,但我做的事情有意义,总得有人吃这个亏。”
面对男友的求婚,民兵王永霞唯一的条件就是“结了婚我还要当民兵,我就嫁。”孩子出生后,她坚持上山。一个乌云密布的下午,不满2岁的儿子发高烧,王永霞把孩子送到诊所后跑回炮点,连续作业4个多小时,发射炮弹127发,防住了“可能是3年来最严重的冰雹”。
苏家塬炮点的女民兵杨转娥在山上一待就是5年,后来因身体原因退出民兵队伍。不久,她把大女儿李晓娟送到炮点。3年后大女儿结婚,她又动员小女儿李晓红加入民兵连,李晓红如今成长为一名优秀炮点班长。
返程的路上,一个个问号在记者脑海中挥之不去。美好的青春年华,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她们,在关山之巅坚守鏖战近半个世纪?
县人大代表、民兵高喜娥说:“民兵连培养了我,给了我不一样的人生。”民兵王亚丽说:“我外公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我觉得当民兵和他一样光荣。”民兵唐风艳说:“我们家有4个人是民兵连的老兵,我是听着她们的故事长大的”……
岁月无声,传承有痕。行走在陇县村镇,人人都熟知民兵女子防雹高炮连,家家都以当民兵为荣。一位村民拉着民兵连指导员的手不松,要将孙女送入民兵连。陇县一位作家感慨:民兵连之于陇县、之于百姓,或许不再是一个平常的符号,而是固化在认知、流淌在血脉的一种基因象征。
“这些女娃身上有一股精神,我们希望能将这种精神挖掘出来、传承下去。”陕西省军区领导介绍,他们已经研究制订具体措施,从党管武装、聚焦实战、队伍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帮扶,推动民兵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图①:整装待发。
图②:擦拭炮管。
图③:维修火炮。
图④:夜间训练。
图⑤:装弹训练。
图⑥:射击训练。
本版照片由陇县人武部提供
制图:扈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