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陇县:“三项机制”助力集体经济“削弱补强”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06-15 15:28

去年以来,陇县聚焦村集体经济“造血”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创新推出“三联共建”、“服务保障”、“利益联结”工作机制,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助力村集体经济“削弱补强”。

“三联共建”机制集聚发展“新动能”。按照地缘相近、乡俗相通、产业相连原则,实施“村村联建”、“村社联建”、“村企联建”“三联共建”机制,打破产业发展“地域堡垒”,以“大支部”引领“小组织”,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引导6个集体经济示范村与薄弱村组建“产业联盟”,示范引领、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在“消薄”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同时,持续做优做精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形成区域品牌效应。建立“村党支部+合作社”联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发展集体经济中的领导作用,97名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合法程序担任股份经济合作社法人,通过整合资源、资金、项目、人才等要素,不断拓宽经营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互促共赢。建立村企“互派双挂”制度,全县102户企业与104个村结对联建,企业负责人和村“两委”干部互相挂职指导,围绕农产品销售、资源开发、技术服务、业务合作、劳务外包等方面开展共建活动,凝聚起村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强大合力。

“服务保障”机制提升发展“软实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党员+项目”模式,成立集体经济帮办临时党小组,组织110名党员干部担任集体经济发展党建指导员,定期走访基地、企业、合作社,提供“保姆式”服务,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难题,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以提升产业服务为重点,组建“山羊卫士”、“苹果管家”、“香菇保姆”3支产业人才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和产业发展一线,传技术、送服务、解难题,先后为184个规模羊场、6个苹果基地和18个香菇生产大户提供技术服务2500余人次,解决生产难题120余个,培养相关领域“土专家”48人。探索“党委拿编制、政府出政策、企业配资源”机制,面向全国招聘高层次人才15名,柔性引才23人,与中国农科院等院校合作,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把各类专家人才嵌入产业链,形成人才扎根链条,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

“利益联结”机制激活发展“内动力”。出台《村干部补贴与村集体经济收益挂钩管理办法》,建立基本报酬+绩效报酬“双酬相济”机制,激发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主人翁”意识,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大胆尝试,天成镇张家山村、关山村等党支部聚力发展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100万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干部补贴待遇同步提升。坚持让经济能人挑起发展大梁,注重吸纳致富能手和产业经营带头人进入村后备干部库,储备村级后备干部274名,积极参与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日常管理等事务,切实解决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新、后劲不足等问题。在全县农村党支部中开展以产业美、治理美、乡风美、生活美为重点的“四美红旗村”创建,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以政治学习、勤劳致富、服务群众、遵规守纪、弘扬正气为主的“五星级党员”评选活动,把助力集体经济发展作为重要指标,评选“五星”党员104名,激励引导农村党员带头发展产业,积极参与集体经济项目。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10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示范村6个,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18个,实现了集体经济增收与群众致富的“同频共振”。(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