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古称陇州,因地处陇山东坡而得名。《元和郡县志·卷二》:陇州“因山得名”。
建置沿革
陇县县城夏、商《禹贡》载,为雍州之域。
西周初期,周公推行分封制,汧水上游一带为矢国封地。孝王八年(前890),秦人首领非子在汧、渭之间为周室养马有功,十三年(前885)封非子为附庸,在汧水之滨(今牙科乡磨儿原)筑秦城。周幽王六年(前776),秦襄公(非子五代孙)迁都汧邑(今东南镇郑家沟原)。
春秋,秦领岐以西之地,属秦。秦文公四年(前762年),在汧邑建都14年。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在今东南镇苟家沟村建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推行县制,改汧邑为汧县。
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置汧县,属内史。
西汉初期,分汧县西部置郁夷县(治所今固关街东)。
新莽地皇四年(23年),改郁夷县为郁平县,属右扶风。
东汉撤销郁平县,辖地并入汧县。灵帝中平六年(189年),汧县改属汉安郡(治所在今宝鸡市西北)。献帝时撤郡,汧县复属右扶风。
三国曹魏初,隃糜县辖地并入汧县。
西晋太康年间(280年—289年),分汧县西部,在郁夷县故址设陇关县,后撤销,辖地仍归汧县,属扶风郡。
东晋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330年),在汧县设陇东郡,后撤。建平二年(331年),将陈仓县(今陈仓区)千河以西部分辖地划归汧县管辖,属扶风郡。
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在汧县置东秦州,复设陇东郡。东秦州领陇东等3郡。太平真君元年(440年),改东秦州为南秦州。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撤销,陇东郡改属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太平真君六年(445年),改汧县为汧阴县。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析汧阴县南部,于南由谷口置南由县(今宝鸡县香泉乡),划属武都郡(治所苑川县,即晋陈仓县)。正光三年(522年),分岐州、泾州部分地方于汧阴县,复设东秦州,治所汧阴县,仍领3郡。孝昌二年(526年),析汧阴县东南部,在长蛇川口(今宝鸡县香泉乡东)置长蛇县,属东秦州的陇东郡。孝昌三年(527年),东秦州为万俟丑奴所占据。孝武帝永熙元年(532年),于今杜阳乡堡子身村,复置州、郡、县治。东秦州仍领原3个郡,治所汧阴县,陇东郡领汧阴、长蛇2县。
西魏文帝大统四年(538年),撤销南由县,辖地并入汧阴县。废帝元钦二年(553),改汧阴县为杜阳县,改东秦州为陇州,治所杜阳县,陇州之名此始。领平凉、陇东2郡。陇东郡领杜阳、长蛇2县。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因避水患,迁州、郡、县治所于今县城址。武帝天和四年(569年),陇州并入岐州。天和五年(570年)分长蛇县地设汧阳郡及汧阳县。不久,撤郡,汧阳县仍属陇东郡。大象二年(580年),改杜阳县为汧阴县,恢复南由县,复设陇州,治所汧阴县。领陇东、平原2郡,陇东郡领汧阴、长蛇、南由、汧阳4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撤销陇东郡,以州领县。撤销长蛇县,辖地并入南由县,后又分出复设。五年(585年),改汧阴县为汧源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长蛇县为吴山县。开皇末,南由县改属岐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撤销陇州,汧源、吴山、汧阳改属扶风郡。义宁二年(618年)复设陇东郡,治所汧源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陇东郡为陇州,治所汧源县,领汧源、汧阳、吴山和华亭(今甘肃省境内)4县。武德元年(618年),于南由县设含州,四年(621年)撤销,南由县复属陇州。天宝元年(742年),改陇州为汧阳郡,治所汧源县。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陇州,治所汧源县,领汧源、汧阳、吴山、南由、华亭5县。上元二年(761年),改吴山县为华山县,后又复名吴山县。元和三年(808年),撤销华亭县,辖地并入汧源县,撤销南由县,辖地并入吴山县。陇州领吴山、汧源、汧阳3县。
五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仍设陇州,治所汧源县,领汧阳、汧源、吴山3县。后周世宗显德中(946年—959年),分汧源县西北部复置华亭县,仍隶陇州。
北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分吴山县西部于古南由县地设陇安县。太平兴国初(976年),华亭县改属平凉府。陇州领汧源、汧阳、吴山、陇安4县,治所汧源县。熙宁五年(1072年),陇州改属秦凤路。
金初改秦凤路为熙秦路,撤销陇安、吴山县,辖地并入汧源县。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分熙秦路东部设立凤翔路,陇州改属凤翔路,复设吴山县。太和八年(1208年),复设陇安县。陇州领汧源、汧阳、吴山、陇安4县,治所汧源县。
元初,陇州改属巩昌路。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复撤吴山、陇安2县,辖地并入汧源县。陇州领汧源、汧阳2县,治所仍设汧源县。延祜四年(1317年)十一月,撤销汧源县,辖地由陇州直管,领汧阳一县。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陇州隶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凤翔府,领汧阳一县。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改汧阳县隶凤翔府,陇州仍属凤翔府。
清康熙二年(1663年),陇州改属凤邠道凤翔府管辖。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陇州为陇县,属关中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销道制,以省领县,陇县归陕西省政府直属。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属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凤翔)管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迁往宝鸡,陇县仍属其领导。
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务院批准,1958年11月撤销千阳县建置,属地归并陇县,并将陇县管辖的县功、新街两社划归市管。1961年9月恢复千阳县建置,陇县辖区仍旧。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明代以前无考。明万历五年(1577),《重修凤翔府志》载,陇州编户29里,属县一,曰汧阳,嘉靖中,析归于府。陇州本土实编户为28里。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陇州分3乡,辖28里,381甲,55村堡。
民国初,本县沿用清代行政区划。23年(1934),实行保甲制,设6区,17联保,201保,1948甲。
1949年7月,本县解放。8月初成立12个区公署,1个城关市政府。随后,将赤沙、香泉两区划归宝鸡管辖,增设固关区,为11区1市65乡。1950年6月,将新街区分别划归县功、八渡区管辖,东南区分别划归城关市、杜阳区管辖,为9区1市60乡,445个行政村。1951年5月27日,取消城关市名称,从东向西以序数命名各区,区政权机构为区公所。1952年10月30日,增设新街、东南、曹家湾3区14乡,全县为12区74乡。1958年11月撤销千阳县建置,属地归并陇县,并将陇县管辖的县功、新街两社划归市管。1961年9月恢复千阳县建置,陇县辖区仍旧。
现辖10镇1个管委会104个行政村(城关镇、东风镇、八渡镇、温水镇、天成镇、曹家湾镇、固关镇、东南镇、河北镇、新集川镇、关山管委会)。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陇县位置陇县地处渭北高原西部边缘地区(关山东麓),位于东经106°26′32″-107°8′11″,北纬34°35′17″-35°6′45″,东连千阳县,南邻宝鸡县,西北与甘肃省的清水、张家川、华亭、崇信等县接壤,南北宽57.6公里,东西长59.7公里,境内川原狭小,山大沟深,地势险要,是关中通往西北的主要关隘之一,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古有“关狭钥匙”之称。版图面积2277平方公里。 气候环境
境内海拔800.2—2466米,高差1664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从北到南,大致可分三个气候区:Ⅰ、北部半干旱温和气候区;Ⅱ、中南部浅山温凉半湿润区;Ⅲ、南部中山湿润寒冷区。县城所在的川道地区,常年年平均气温10.7℃,≥0℃的平均积温4000℃,≥10℃的平均积温3400℃;年平均降雨600.1毫米;无霜期为200天;年平均日照2033.3小时,日照百分率46%,≥0℃期间的平均日照1605.5小时,≥10℃期间的平均日照1103.8小时。
地质地貌
陇县是一个地貌类型多样,地形破碎复杂的少数县之一,它位于关山和渭北高原原西部的千山之间,其县城坐落在千河谷地的中部,总地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全县有大小山头3429座,大小沟道1746条,主要河流四条,四条河的主要支流64条,其中最大的千河由西北流向东南,斜贯县境中部,其余三条分别流向南、北,交错切割,自然形成山岑重叠,沟壑纵横,梁峁谷坡,彼起此伏的复杂地形。这些复杂多样类型的形成,是各种自然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地质条件,其次是气候及其它外营力等。陇县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系统代表着不同的构造形式的综合,境内可分为五个地貌单元:1、千山低山丘陵、黄土梁沟壑区;2、合谷阶地区;3、关山山区;4、六盘山丘陵山地区;5、景福山区。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陇县名优特产和工业资源丰富。辣椒、核桃、生漆、木耳、烤烟名优特产和西洋参、麝香、五味子等名贵中药材荟萃。长焰煤、石灰石、大理石、晶石墨、石英石、磷矿石及铅、锌、钼等矿产资源藏量充裕。在经过对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多元经济格局已经形成,重点围绕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以乳制品、花岗岩等生产企业为主,进行资金、技术、政策倾斜,对优势企业重点装备。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技术创新。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关山、和氏等品牌奶粉和奶制品、秦陇牌、陇州红花岗岩等产品多次在国岩和省级获奖,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
编辑本段 区域人口
2017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1.6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6‰。年末全县总户数80789户,比上年下降2.4%;户籍人口273297人,比上年增长0.2%;其中:农业人口234721人,占总人口85.9%。常住人口为25.29万人,城镇化率为37.41%,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
编辑本段 区域政治
现任领导(2019年1月) 李维芳、刘方斌、赵宏周、张宝林、梁治军、唐军科、孙爱光、蒋铃、朱彦军
职务人员
县委书记 杜长生
县委副书记 赵甲宏、葛管社
县委常委
县人大主任 杜长生
县人大副主任 闫引娟、王钟鸣、杨桢、殷宏亮
县政府县长 赵甲宏
县政府副县长 刘方斌、孙爱光、蒋铃、赵强、李彩芳、孙玉善、刘东、陈广、仲大维
县政协主席 陈爱珍
县政协副主席 曹虎林、刘银良、王涛
综合概述
2017年实现生产总值84.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66亿元,增长3.8%,对生产总值增长贡献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86亿元,增长15.6%,对生产总值增长贡献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29亿元,增长11.2%,对生产总值增长贡献3.5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3538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折合5296美元(1美元=6.3329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53177元/人,同比增长24.9%。
三次产业比重达到22.0:50.5:27.5。其中,第一产业占比重较上年降低4.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重较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重较上年降低2.8个百分点。
2017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3972万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0157万元,同口径增长12.2%;其中:工商税收8034万元,增长9.1%。地方财政支出18.37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872万元,下降13.6%;公共安全支出7153万元,增长14.4%;教育支出53511万元,增长11.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612万元,增长25.6%;医疗卫生支出16644万元,下降24.0%;农林水事务支出24205万元,下降13.8%。
第一产业
全县坚持用脱贫攻坚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奋力推进“八大工程”,深化“菜单式”扶贫模式,发展增收产业,引导贫困户参与发展奶山羊、核桃、旅游、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全县已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市级6个,县级16个,各级各类园区达到73个,形成了以省级园区为龙头,市级园区为示范,县级园区为支撑,覆盖畜果菜三大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成功创建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镇1个、示范基地3个、规范化生产基地67个,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和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推进农村“三变”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促进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持续放大农业综合效应。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9%。其中:种植业产值16.29亿元,增长3.6%;林业产值1.53亿元,增长30.6%;牧业产值14.33亿元,增长2.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0亿元,增长11.9%。
按照“稳定面积、科技投入、提高单产、确保总产”的粮食生产总体要求,全县继续围绕粮食单产提高工程,狠抓良种统供、测土配方施肥、小麦高产创建等技术和防霜冻、防虫害、抗旱保苗等综合措施的实施,战胜了冰雹、大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7.92万亩,比上年减少0.48万亩,下降1.0%;粮食总产量达到10.0万吨,比上年减少0.33万吨,下降3.2%。烤烟种植面积2.7万亩,同比下降12.9%;烟叶产量2611吨,同比下降28.9%。
2017年积极打造全省千亿羊乳全产业链发展龙头县、全省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县已初具规模。百亿生态乳都建设已进入全省发展总盘子,全面完成奶山羊转型升级示范县年度建设任务。全县大家畜存栏7.44万头,牛存栏6.98万头,其中:奶牛存栏4.4万头;羊存栏7.89万只;猪存栏2.54万头;家禽存栏25.70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10152吨,奶类总产量16.39万吨。
全年造林面积2.81万亩,同比增长12.4%;育苗面积2115亩,同比增长0.7%;零星植树320万株,木材采伐量9995立方米;核桃面积56.0万亩,增长2.8%;核桃产量达到10116吨,增长13.7%;板栗产量90吨,花椒产量22吨。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3%;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812台,增长5.3%;小型拖拉机达到2157台,下降10.0%。全年机耕面积39.70万亩,增长15.6%;机播面积30.86万亩,下降14.7%。年末耕地有效灌溉面积6.99万亩,同比增长1.0%。
第二产业
全县工业完成增加值3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8%(按可比价计算);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9%,较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78亿元,增长18.2%(按可比价计算),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2%,较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9.56亿元,增长57.9%。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实现产值61.50亿元,增长51.9%,轻工业实现产值18.06亿元,增长82.3%。煤炭开采洗选业是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动力,拉动工业生产增长33.2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贡献达67.5%。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93亿元,同比增长55.2%。从注册类型看,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41亿元,增长45.4%;私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68亿元,增长70.6%。实现利税总额8.47亿元,增长18.5%。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实现利税5.30亿元,下降0.8%;轻工业实现利税3.17亿元,增长7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税金1.29亿元,下降56.3%。
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47亿元,增长15.5%。具有资质等级的2户建筑企业集团公司及其下属的22个分公司全年实现建筑业产值7.83亿元,同口径对比增长25.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02万平方米,增长15.9%。
第三产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04亿元,增长40.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9.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9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实现零售额16.62亿元,增长4.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0.2%,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6个百分点。
按地域分,城镇实现零售额20.73亿元,增长15.6%;农村实现零售额2.93亿元,增长7.4%。按消费形态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66亿元,增长17.8%;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7.78亿元,增长12.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53亿元,增长26.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69亿元,增长20.5%。
全年接待各类游客817.9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7.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0%和64.6%。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
全县有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4723人,同比下降6.4%;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624人,增长3.1%;初级中学12所,在校学生8056人,下降1.3%;全县小学63所,在校学生18414人,增长5.9%。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升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93.58%。全县高考输送二本以上学生836人,专科学生860,教育质量实现历史性跨越,高考二本上线率全市第一,顺利通过省级教育强县评估,创建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陇县学校
2017年末全县共有电影放映单位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镇文化站(馆)14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9340户,其中:农村用户达到10780户,增长4.0%。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38.38%,通数字电视的村达到103个,数字电视播出节目达到182套。
卫生事业
依托国家扶持政策,医疗卫生保健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救治能力继续提高。年末全县卫生机构数24个,床位1370张,下降2.3%;其中:医院床位905张,同比下降5.2%。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394人,增长4.6%;其中:医生486人、增长5.2%,护师护士535人、增长8.5%。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3所医院和17所卫生院及158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成投用,农村设医疗点192个,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达到282人。
人民生活
全年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57966元,比上年减少241元,下降0.4%。其中,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1340元,下降24.5%;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9670元,增长10.2%;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2095元,增长9.4%。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15元,同比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450元,比上年增加2361元,增长9.1%;其中,工资性收入18774元,增长9.3%;经营净收入1833元,增长9.6%;财产净收入1303元,增长6.1%;转移净收入6540元,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8825元,比上年增加1452元,增长8.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19元,比上年增加793元,同比增长9.6%;其中,工资性收入4697元,增长9.2%;经营净收入2270元,增长9.5%;财产净收入28元,增长12.0%;转移净收入2024元,增长10.9%。全年农民家庭人均支出为8560元,增长7.7%;其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583元,增长6.6%。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全县头等大事,“菜单式”扶贫模式更加成熟,“八大工程”推进有力,脱贫举措、政策落实更加精准到位,脱贫质量显著提高,23个贫困村、2574户10393人脱贫退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19个,638户群众喜迁新居,危房改造3103户;融资6亿元,集中实施103个贫困村生态雅村强基工程;同步推进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电商扶贫、农村电网改造等项目,贫困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8206名贫困学生发放资助金5854万元,建成农村幸福院68个。2017年度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353万元,就业培训1.7万人次,劳动力转移就业10.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4亿元;为城镇居民1632户3137人发放低保金2052.61万元;为农村居民3827户9981人发放低保金3726.21万元。发放70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1012.89万元;救助农村受灾困难群众5537户16731人,发放救助金227万元;临时救助困难家庭1279户4964人,发放救助金367.62万元;救助困难职工190人,发放失业救济金107万元。
社会保障
2017年底,全县全社会从业人员数达到15.95万人,同比增长0.6%;其中农村从业人员13.16万人,同比持平;城镇在岗职工人数0.98万人,同比增长3.2%。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94万人,增长0.7%;第二产业从业人员4.02万人,增长0.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99万人,增长0.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8%,同比降低0.32个百分点,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754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639个。
为全县158个村布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融服务网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26万人,同比增长14.0%;失业保险参保5383人;生育保险参保8683人;工伤保险参保10617人。
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2316人和18916人,分别同比增长2.5%和8.4%;构筑健康扶贫“五道保障线”,贫困群众医疗报销比达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加人数达到229431人,为33.85万人次报销门诊费1537.35万元,为4.87万人次报销住院费13919.53万元。社保体系更加健全,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9%,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有所提升。
环境保护
全县森林面积196.6万亩,森林覆盖率57.58%;全年降水量524.6mm,年平均气温11.9℃,最高气温39.7℃,最低气温-10.6℃;年平均相对湿度67.0%,全年日照时数2045小时,年平均风速1.7m/s,最大风速10.1m/s。
铁腕治霾成效显著,落实“1+18”工作方案,推进农村“五改”和“三告别”,累计完成“五改”3万多户,规范煤炭市场,取缔5户“散乱污”企业,依法注销25户矿山,清理关闭砂场28户,拆改燃煤锅炉41台,淘汰黄标车87辆,餐饮油烟治理全市第一,收获蓝天254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关中各县前列。全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达到0.536吨标煤/万元;化学需氧量排放1671.63吨,比上年削减1.5%;二氧化硫排放量199.01吨,削减1.5%;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162.48吨和289.28吨;工业废水和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均达到100%;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0%;生活垃圾清运总量26262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9%。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民俗风情
陇州民间小曲
陇州民间小曲,起源于汉,兴盛于隋唐时期。明清时期在全县范围内流行很广,民间出现了许多专门演唱小曲的艺术班社,艺人们以此为生在乡间演唱。一九四九年八月陇县解放后,陕北来陇工作队的干部才将陇州小曲正名为陇州小调。陇州小调被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陇州小调以抒情、诙谐为主,以民间历史故事、婚丧嫁娶、自然风光、娱乐嬉戏为题,讽剌丑恶,张扬美好,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
小调演唱的题材丰富,内容繁多,有神话故事、佛教300多个,在民间流传的有:《姐妹看社火》、《燕麦曲》、《桃园三结义》、《八仙庆寿》、《经堂教子》、《绣荷包》、《十盏灯》、《黑虎搬三宵》等。
生活饮食
县内生产小麦、玉米、蔬菜、瓜果。主食以小麦、玉米为主,蔬菜辅之;吃法以面条为普遍,其次是馒头、烙饼等。建国前多数人常年以秋杂粮为主,过着食不裹腹的生活,一遇年馑,更是民不聊生。建国后,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提高,到20世纪80年代,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在饮食方面虽然发生了新的变化,但传统的习俗仍就保留。
早饭:过去城乡,尤其在农村,早饭一般都在早晨9点左右。1980年起,改每天2顿饭为3顿饭,早饭在早晨7点到7点30分左右,8点上班或下地劳动。一般为麦面馒头或烙饼,也有其他杂粮,菜多数为凉拌,有绿菜、萝卜、黄瓜、腌菜、酸菜等,也有土豆丝等炒菜的,汤有小米稀饭、拌汤等;市场上的豆浆机出现以后,城乡大多数人喝豆浆的较多,早餐习惯上吃包谷糁子的也有。城里人早餐也有到街上吃豆花泡馍、羊肉泡馍的习惯,为适应快节奏的上班,有的还以牛奶或冲奶粉、吃馍,简单用餐的。
午饭:过去城乡每天在下午1点30分到2点30分左右用吃午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午饭统一改到中午12点。主食是面条,吃法各一,有另汤面、连锅面,有细面、宽面、面片,有手擀面、机器面、撕面、刀削面、麻食、棒棒面、拉丝面、浆水面、杂浆面等等。过去农村人常常用玉米面打搅团吃,夏天有鱼鱼、凉粉,中午也有吃大米饭的。
晚饭:过去乡村在夏季天长,农活繁忙时吃晚饭,叫“喝汤”。时间在天黑前,七八点才用晚餐。一般以吃馍、小菜、稀饭,也有吃面条的,或用玉米面兑些麦面做成节节下“连锅”吃的。城镇居民、机关单位、学校一般都是下午6点吃晚饭,多为炒菜、米饭、稀饭之类。
婚丧寿筵:一般先上凉菜喝酒,过去一次上9碟凉菜,叫做满席盘子。喝完酒后上热菜,席间端馍上桌,家境好的一次上5碗肉熬萝卜菜,谓之“八挎五”。一般人家不上凉菜,直接一次上5碗或9碗熬菜,谓“五碗”或“九碗”。现在农村筵席不再熬萝卜,上席的凉菜、热菜花样很多,一般都是“八凉”“八热”。比较过去丰富多样,贵重菜肴也不少。开席前还加有糖果,香烟等等。
陇州小吃:主要有御京粉(面皮)、擀面皮、凉粉、豆腐脑(豆花)、豆花泡馍、锅盔、烙饼、油饼、油糕、油旋、麦面锅塌塌、荞面锅塌塌、荞面饸饹、醪糟、各种酥馍、糖酥馍、甑糕、油茶、油条、玉米面搅团、洋芋搅团、麦面、玉米面鱼鱼、手擀面、手撕面、节节面、手搓面、手工麻食、拌汤、疙瘩、长短粗细各种面食,牛羊肉、大肉、鸡鸭肉之类大约有70余种之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普遍讲究吃穿、饮食加工的创新多样,品味之好,种类之多,前所未有。2016年5月中央电视台7套节目在陇县就陇县特色小吃:陇州油旋馍、老豆腐、马蹄酥、羊肉泡馍进行了录制,在《乡土》栏目播放宣传。
节日习俗
春节也叫过年。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筹办年货,农村人便提早碾米磨面,整理环境,准备过年。腊月初八后,年味渐渐浓烈起来。腊月23日,送灶君爷、回娘家、打扫院内外卫生、布置房屋,称为“送灶”、“扫舍”,在这前后,人们便聚集到商场、市场,给大人小孩购买新衣、新鞋,在市场割肉、买菜,准备春联、年画等等。腊月三十日,家家户户糊窗户,贴窗花、年画,张贴对联、门神,燃放鞭炮,在神仙坟地烧香烧纸、祭奠,厨房煮肉备菜,开始过年。
元宵节是节日习俗中一个重要节日,它将春节掀上高潮,也预示着春节的结束。每逢元宵节,早早就有了节日氛围,街上灯笼一片片、一簇簇,长辈给孩子们送花灯从正月初六便开始,制作元宵的在街上到处便是,孩子们、年轻人的鞭炮声不绝于耳。社火的排练、鼓点越来越近。元宵节这天,陇县城乡多彩多姿的社火和群众纷纷涌向城区。县城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社火装扮种类齐全,各式各样,有车社火、高芯社火、马社火、步社火、抬社火、背社火、高跷社火、血社火、旗林、鼓队、狮子舞、秧歌舞等等。早期进城表演的大约八九十家,改革开放以后进城的社火队有一百多家,二百多家不等,从门前经过的单位、住户一般都要放炮、搭红、给礼品迎接。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古人在清明节前一日不动烟火,吃冷食,故叫“寒食”,相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辛亥革命后,清明称为民族扫墓节。俗语叫上坟,从清明节前几天开始,群众就开始扫墓祭祀活动。“文革”期间及以后一个时期,清明节祭坟一度淡化。随着改革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深入,清明节祭祖扫墓传统习俗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后辈不论远近到清明节前都要到祖坟上祭奠祖先。上坟时,本族人提着奠酒、香表,到坟上磕头烧香,给坟堆上压满纸币,燃放鞭炮。如遇坟堆塌陷,本家人要选在清明节“添坟”,以补脉气。新中国成立后,每年清明节,机关干部、学校学生抬着花圈,排着长队前往烈士陵园祭扫革命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端午节,陇县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端午习俗。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放在窗边,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有十二生肖、家畜家禽、各类农产品等,包里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色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端午节要吃粽子、吃油糕。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称谓习俗
陇县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的称谓,从古到今一般互称为“先生”,今改称“同志”;技、艺行道称“师傅”;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系统一般称“老师”;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形势的变化,又新称经理、老板、总裁、董事长等。农村中常见有“他叔”、“她姨”之类称科对方的。在家庭和家庭中的称呼今古变化不大。
一、长辈称呼:对曾祖父母称“老爷、老婆”或称“巴爷、巴婆”,或称“巴巴爷、巴巴婆”;祖父母称“爷、婆”,或称“爷爷、婆婆”;外祖父母称“外爷、外婆”;父亲称“爹或爸、大”;母亲称“妈、妈妈、娘”;将岳父称“姨父”,有的同父亲一样称呼;岳母称“姨、姨娘”,也有同母亲一样称呼的。在家庭孩子变少的情况下和男女的地位平等变化,现在大部分称岳父岳母,同自己父母一样的称呼。
二、父方亲属称呼:对伯父称“伯”,按排行沿称,“大伯、二伯、三伯……”;对伯母称“大妈、二妈、三妈,或称大大、二大大、三大大”;对叔父称“叔、爸、爸爸、二爸、三爸……”;对叔母称“姨、大姨、二姨、三姨……或婶子、二婶、三婶……”。
女性不论本人年龄大小,均依附丈夫排行。
对姑母称“姑”,对姑夫称“姑夫”。
三、母方亲属称呼:舅母称“妗子”,也有称“妈、舅妈”,舅父称“舅”,姨母称“姨”,姨父称呼不变。
四、平辈称呼:兄称“哥”,弟称“兄弟”,姐姐称“姐”,姐夫称“姐夫”,对嫂称“嫂子”。还有少数人对嫂子称“姐”,对姐夫称“哥”的。
五、妻方亲属称呼:对其伯父、叔父均称“姨父”,对其伯母、叔母称“姨”。其兄、嫂、姐、弟等的称呼和其他平辈称呼相同。
衣饰风俗
陇县人的衣饰总体呈现干净整洁、朴素大方、实用多彩的特征,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不断有新的服饰衣着出现。
头饰:清代,男性不蓄发、梳辫子。官、绅、士、儒年过30,一般农民60岁方留胡须。姑娘留发扎单长辫,婚后在脑后盘发髻,俗称“盘头”。辛亥革命以后,男人剪辫剃须,遗老仍留小辫或改留长发,状似妇女“剪发头”,唯脑门上剃光。民国时理发始用推剪,青年留有西发、平头、分头、抛顶等,中、老年多剃光头;部分妇女剪去发髻,改为“剪发头”。姑娘梳单辫子,已婚妇女有的留“短发”,有的仍留“盘头”。建国后,发型日渐繁多,男人留“西发、大背头、平头、青年头、上海式、学生式”;农村老人以光头居多,姑娘留双辫;幼女有“儿童式、蝴蝶式、小辫子、朝天辫”等。成年妇女以剪发者较多。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镇和少数农村青年留披肩头、烫发、染发,各式各样的发饰出现,尤其是年轻女性的发式更为讲究,消费比较传统的头饰也高得多。
服饰:古今服饰的变化无法具体说清楚。唐代,受长安都城的影响,关中西部一带兴盛长裙,宽衣大衫,系腰带。妇女衣着红、紫、蓝、绿各色。明代大体与今演古装戏服装相似。清代和民国初,着装有大襟式和对襟两种,大衣襟者居多,大襟有长袍和短褂之别,男女均穿“大档裤”。冬季,富人士儒多穿长袍马褂,衣料多为绫罗绸缎,衬以羊皮、狐皮或丝绵,做工颇为讲究。夏天穿长衫或短褂,非绸即纱,质优色艳。贫人穿短衣袄,土布为料,色以红、绿、青、黑、白者居多。农村男子一年四季腰系黄白色布腰带。民国中期,中山装、学生服盛行,西服在县城视为“洋装”。逢有盛典,着长袍、马褂者也不乏其人,配以礼帽,很有“时尚”味道。面料被细布取代了土布,阴丹士林布和纯蓝布风靡一时。城里人普遍穿中山装,少数政界人员穿西装、戴礼帽,配以墨镜、皮鞋和手杖。农民仍穿土布缝制的大襟衣、便裤。少年学生多穿童子军服和学生服装。孩子们的服饰极具特色。头上多数佩戴颇具艺术特色的老虎帽、兔娃帽、猫头帽等工艺品帽子,身穿五颜色六色短衣,胸戴绣有花饰的护襟。若是夏天热时,年纪小些的孩子胸脯戴有大红布绣的有动物、花卉之类的花裹兜。
解放后,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陇县人的服饰变化较大。有文化的男青年与国家干部多穿中山装、列宁服、解放军服、学生服、青年服、工作服和各式大衣。女青年多穿列宁服务、春秋衫、两用衫、轻便衫、拉链衫、各式大衣与女裙。“文革”中,青年人普遍穿起红卫兵服装。改革开放以后,城市人、农村人穿着从色调上已无大区别,年青人上身大部分以西服、休闲服、加克服、也有中山装服、长短大衣之类,女性服饰更是五花八门,总体而言比较时尚、华丽、个性化,特色明显。
庙会文化
陇县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庙会文化。县内著名的传统庙会有正月初九的火星庙会、正月十五的三官庙会、正月十九的香山寺庙会、正月二十日的总督山神会、二月二的药王洞庙会、三月初一的龙门洞庙会、三月三娘娘庙会、四月初一的蝉耳山庙会、四月初八的佛爷会、六月十九香山寺和中山寺(天成尖山)庙会、七月七日边家庄乞巧会、七月十二日天成范家营和曹家湾对坡庙会、十月初一城隍庙会。一年一会,甚至有的一年几会。其活动有迎神赛会的山神会、文艺交流的药王洞会、春游性的龙门洞会、景福山的朝山会。龙门洞庙会因丘处机而闻名,已被列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边家庄的乞巧会因寓意特别,形式多样而闻名周边地区。
陇州社火脸谱陇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民间工艺制作源远流长,享有民间艺术之乡殊荣。
陇州社火脸谱:是人们演杂戏使用的面具。2007年12月,陇州社火疙瘩脸谱被宝鸡市政府列入全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陇州皮影制作:是西路皮影艺术的代表,皮影戏和皮影雕刻在陇县传承久远,自西周、两汉至隋唐最为盛行。目前,还有10多家皮影戏社班子活跃在陇县乡村。
陇州刺绣:是陇县妇女的一项传统手工艺术。刺绣针法周密严谨,质地平整光洁、设色大方华美、造型凝炼概括,陇县刺绣以民间实用物品为主,如各种各样的风景画、枕头、门帘、绣花鞋垫等。
陇州剪纸:题材丰富,寓意广泛,剪纸风格粗朴豪放,单纯简练,专家们称之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陇州布艺制品:品种多样,陇县布制艺人东南镇演峪山村妇女陈美娥制作的猪枕布艺绣品,1995年被国家邮政总局选定为猪年生肖邮票在国内外发行。陇县独特、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丰沛的降雨,润育了纷繁的陇州特产。
陇县方言
陇县是陕西的西大门,在语言划分上属关中西府方言。陇县话听着好像与甘肃口音相近,其实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陇县方言中古汉语词汇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陇县方言历史厚重的表现。通过方言可以窥视这方水土上人们的生活、文化、习俗、历史等情况。
陇县方言古汉语性质明显,很多词汇都有古老的出处,虽然别的地方已经很少听到,可在陇县人的生活中还活生生地存在着。比如:
嫽:好、美的意思。嫽是古字,最早的甲骨文就有嫽,《诗经·阵风·月出》:佼人嫽兮,即美人多漂亮啊。后来这意有了转化,就是“美好”的意思。
叵烦:不耐烦之意。《说文》:“叵,不可也。从反可。”《正字通》:“叵耐,不可耐也。”
先后:妯娌。《辞海·汉书·郊祀志上》:“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颜师古注:“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宛若,字也。师古曰:‘古谓之娣姒,今关中呼为先后。’”
陇县方言也吸收了少数民族语言,由于地处于历史上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交汇地带,民族融合和社会交流最明显的标记就是留下了大量的少数民族词汇。如:
褡裢:长方形的大口袋,装钱物用。来自蒙古语。
麻食:一种面食。来自回族语“乌麻什”。
麻达:麻烦。来自维吾尔语“麻达”。
克里马擦:动作快点;胡里马叉:做事不整齐,邋遢;普希来亥:拖泥带水,不利落。这是古匈奴语。
陇县话中最丰富多彩的方言还是民间老百姓口口相传的,生活气息十分浓厚的语言。比如:
心疼:它可不是心脏病,是由喜欢而生出的疼爱、怜惜之情,也暗含漂亮、好看之意。把那种由心底发出的喜欢之情用“疼”来表示,形象、深刻,真正体现了爱你爱到骨头里的情意。“呀!这女娃太心疼了。”听听,多生动啊!
陇县人耻于说钱,往往以实际动作代替买东西。如,买布—扯布,买肉—割肉,买豆腐—打豆腐,买调料—称调和。
陇县人对于“死”还有严格的界定,绝对不能乱用,不然会犯忌的。小孩死亡叫“糟蹋了”、青壮年死亡叫“殇了”、老年人死亡叫“老百年了”、“殁了”。
近年来还有新的陇县方言出现,这也证明了方言的生命力。“洋芋”就是代表,形容一个人土气,跟不上时代;也可以用来形容脑筋死板、不开窍的人。如果你敢说“你真是一个洋芋!”多数人会跟你急,弄不好还会挨揍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言语沐一方民。陇县方言生动形象,亲切感人,说话皆亮嗓、多用去声,听来朴实无华,真正体现了陇县人豪爽耿直的性格特征。
名优特产
辣椒核桃:肉厚条长,纹理匀称,色鲜味美,誉为秦椒之王。年产鲜椒700多万公斤,远销东南亚和欧美诸国,获国家外贸出口信用证书。
核桃:皮薄瓤饱,香甜酥脆,营养丰富,主产于南部浅山区和西北部山区,年产核桃400多万公斤。
烤烟西洋参烤烟: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总产量5000多万公斤,为全省烤烟第二大县,“关山”牌烟叶为陕西省三大名牌产品之一。
西洋参:为养阴生津的稀有名贵中药,1979年试种,1985年起大面积种植,现有面积10万平方米,年产量15000公斤。
五味子:具有补心肾、益脾胃、增进食欲、强健神经的功效。食用酸甜可口,制作饮料味道鲜美,入药效力更为明显。其资源广布关山林区,年产量50万公斤以上。
沙棘:果实含大量的维生素c,被称为Vc之王,其果汁为上等饮料。资源遍及境内南北山区,年产量在200万公斤以上。
大理石、花岗岩:总储量1.5亿立方米,品种多,质地好,为石材之上品。“陇州红”花岗岩享誉全国,其产品远销东南沿海和西安等大城市,主要有上海宝钢的“孺子牛”雕塑、西安大庆路的“丝绸之路”群雕、临潼的“秦统一”雕塑、岐山周塬广场的“武王返岐”雕塑。
乳制品:和氏、关山乳品加工企业,“和氏”牌、“关山”牌系列奶粉荣获中国食品行业上榜品牌。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关山草原旅游风景区
关山草原
关山草原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离大城市最近的、唯一以高山草甸为主的具有欧洲风情的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春天,辽阔的天宇下,天空湛蓝如洗,白云皎洁似棉。
混圆山脊上的簇簇丛林,是关山草原的“专利”,因它而获立体草原的美誉。春风拂过,草木复苏,阳坡的杨柳抽出嫩芽,摇曳着婀娜的枝条,山桃野杏绽开绯红的笑脸,山梨花洁白如棉,簇簇团团。暮春,关山摇身变成绿色的海洋。山花开了,皎洁的百合花、蓝色的马兰花、澄黄的金盏花……把一望无际的草原缀饰得流金溢彩。景区骑马、滑索、滑道、滑草等娱乐项目独具特色,蒙古包、藏包、篝火晚会、烤全羊等异地风情使人流连忘返。
您若置身其间,远眺层峦叠翠;俯视满目清秀;骑马驰骋,意气风发;信马由缰,悠然自得;漫步草地,心胸豁然;爬山穿林,幽静舒畅;席地小憩,神游太极;探险猎奇,陶冶情操。漫步景区揽胜,领略草原风光,无不给人以清静心田、回归自然的美好享受。
龙门洞—景福山旅游风景区
龙门洞是全国五大悬空道观之一
龙门洞景区、丘处机创立道教龙门派的开宗栖真之地,是一处融道教名胜、原始森林、喀斯特岩溶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生态人文景区。这里为全真教“龙门祖庭”,因地势奇、险、峻、幽,享有“第二华山”美誉,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由龙门洞、景福山、雷神山三大景区组成,辖6山3河26峰118个景点,素以36洞洞洞有仙,24潭潭潭藏龙传为佳话。景区林木葱茏,奇峰景秀,溪水奔涌,跌流激荡。楼台殿阁借势成景,栈道云梯凌空垂悬,悬崖峭壁鬼斧神工,山水森林与道教建筑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据《道教志》记载,金元时期,全真教“七真人”之丘处机在此修行七载,创立了道教龙门派,受到南宋、金、元三个王朝的尊崇。因“千里赴诏、一言止杀”,被成吉思汗策封为国师,执掌全国道教,龙门洞从此声名大振,达到鼎盛。现任全国政协常委、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也曾在此悟道七载。龙门洞每年古历三月初一至四月初八举办的庙会已被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秋菊山庄风景区秋菊山庄
秋菊山庄是关中西部的一座集休闲度假、生态观光、骑射游乐、传统民俗文化为一体,独具乡土气息、田园风光和民俗风情的旅游山庄。
这里曾是张艺谋导演、巩俐主演,国际上荣获金狮奖的电影《秋菊打官司》外景拍摄地,其群山延绵,山清水秀,山花烂漫,天然氧吧。
关山森林公园关山森林公园
关山森林公园属于省级森林公园,内有燕子山、龙山、虎头山等名山。山中有金花仙娘娘大殿、泉神庙、九泉圣母慈庙;有神泉、灵泉、龙泉;有许仙峰、白蛇沟、关山沟等。山顶平台有英国传道士于光绪年间建造的消夏别墅,后几经修复,风姿依旧。山上还有历史碑文、展览厅、履望台等古迹和丰富的动植物景观。
雷音山景区
混元寺雷音山(混元寺)风景区地处陇县天成镇关山脚下、蒲峪河畔,距县城10公里。
这里背靠关山面对蒲水,山水风光自然天成。非子牧马流芳千秋,尚书故里人杰地灵,关山月夜玄蒲名薮,跻身于陇州八景,丝绸古道雄关锁钥,林海茫茫物产丰富,梅鹿林麝水果药材享誉西北。
景区占地1000余亩,由旅游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生态疗养区、民俗体验区和宗教活动区五大板块组成,是集历史文化的久远性、自然风光的独特性、民俗风情的别致性于一体的人文生态景区。
编辑本段 历史人物
陇县名人
丘处机(1148-1227)
闫仲宇(1441-1512)
李善(1442-1525)
方玉润(1811—1883) 张仲实(1903-1987)
石锋(1910-2007) 陈招贤(1922-1986)
薛治勇(1965-1986)
陇县名片
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
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
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
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
国家卫生县城
国家园林县城
国家生态示范县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核桃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