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吕氏与孟津王氏洛宁张氏婚娅探微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05-07 07:22





望族联姻 著姓缔亲

新安吕氏与孟津王氏洛宁张氏婚娅探微

作者:高红涛

明清是望族联姻的繁盛时期。

各地著姓望族或或以政治联姻,或以家学结娅,或以世交通婚。在相对有限的地域环境内,相互交往、联姻缔亲,甚至易子而教。深刻影响了当地的政治、经济生态和文脉兴衰。这既是“良贱禁婚”“士庶不婚”等封建法律的要求,也是“门当户对”这一观念根深蒂固的体现。

新安吕氏家族《河南府志》有云“新安吕氏为中原望族,学术之醇,科第之盛,甲于全豫。”明清两代新安吕氏先后出过举人16名,进士7名,创造了祖孙、父子、兄弟、叔侄联芳中进士的绝代佳话。其家族在音韵、戏曲、诗词歌赋、儒学传承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忠节公以来,入国朝文章,科弟甲中州,人各有集”。这些著作如今尚有许多留传于世,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财富。

明清时期的新安吕氏与孟津王氏、洛宁张氏,还与新安孟氏、偃师张氏、嵩县屈氏、洛阳董氏、平乐郭氏、河内杨氏、中牟胡氏、汜水禹氏、桐城方氏等名门望族皆是姻亲关系。他们之间“道谊渊源,通嫁累叶”形成交织错综、复杂勾连的连环姻亲。

本文试图借助手头有限的资料,对新安吕氏与孟津王氏、洛宁张氏之间的姻亲关系,进行简单的爬梳剔抉。

一、三世联姻孟津王氏

据王铎、王无党、王鹤祖孙三代的墓志铭可知其家族世系,王家先世为山西洪洞人,明初始祖王成迁徙孟津,遂为孟津人。七传至王几乾,王几乾生王作,王作生王本仁,王本仁就是王铎的父亲。王本仁,字性之,号梅园,育有五子,长子即王铎。王铎祖上几代都是素衣平民,皆“以文安公贵,赠如其官”。



王铎生于公元1592年,少聪颖慧敏,十八岁就学于山西蒲州河东书院,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庶吉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弘光元年,授东阁大学士,后降清,授礼部尚书。顺治九年(1652)逝于家中,享年六十一岁,谥文安。

王铎子女的情况各史料记载不同,梳理之后,他有七个儿子,分别是:王无党、王无咎、王无回、王无技、王无争、王无愆、王无颇。王无技和王无争幼年早逝,王无愆又出嗣给王铎的二弟王镛,所以留在身边的实有四子,女儿也是四个。

王铎长女嫁于吕维祺的次子吕兆琳,这是吕王两家首次联姻。吕兆琳,字叔玉,号敬芝。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官至福建道监察御史。据《吕叔玉先生墓志铭》可知“元配封孺人王氏,礼部尚书文安公铎女,生而淑慎,恪遵母训,年十八归于公”。



吕兆琳和王氏育有四子,次子吕履恒(1650—1719)字元素,号坦庵,康熙三十三年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据《吕少司农履恒公墓志铭》可知“元配王氏,山东济南道无党女”。

王无党(1611—1652)字大群,号荆河,王铎的长子。崇祯十二年(1639)拔贡,仕清后擢山西平阳兵备道,因功调山东济南道右参议。《王铎史料存真》一书中说他顺治十二年六月因“扫墓途中不幸坠马身亡”,不知参考何种文献得出的结论。据王无党三弟王无回书丹的《清故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分守济南道右参议大群王公暨恭人李氏合葬墓志铭》知并非坠马身亡,而是因“偶遘一疴,遂至不起”,“竟溘焉长徂耶”,“卒于顺治九年。

嫁给吕履恒的就是王无党的长女,据吕履恒撰写的《先室王氏状》,可知王氏“丙辰三月二十九日寅时,妻遽告终,距生时戊子八月初十日辰时,得春秋二十有九”。王氏生于顺治五年(1648),卒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七适予”也就是康熙三年(1664)嫁入吕家。婚后育有三男四女,惜“惟存二女”,其他几个孩子不幸都先后夭折。

王铎的次子王无咎,字藉茅,顺治三年(1646)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弘文院侍读学士,授浙江按察使,迁江西布政史,终太常寺少卿。其人“博学,善草书,为名流所推重”。王无咎之女嫁给了吕谦恒。吕谦恒(1653—1728)字天益,号涧樵。吕兆琳三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光禄寺卿。据《皇清诰授中议大夫光禄寺卿吕公、诰封宜人待赠淑人王氏合葬墓志铭》,知王氏与吕谦恒同岁,生于顺治十年(1653)六月十四日,十五岁进入吕家,育有三子,卒于雍正七年(1729)十月初七日,享年77岁。

吕履恒娶王无党之女,吕谦恒娶王无咎之女,这是吕王两家的第二联姻。

王无党有一子王之凤,字友篁,号虞来。据《王虞来暨乔儒人合葬志铭》记载王虞来“参政公之遗腹子也,生不识父”。王无党卒于顺治九年(1652)十二月,此时他的副室“汪孺人有娠,时文安公方在,殡将葬,忽丧冢子,举族仓皇,不知所出”。王无党的二弟王无咎看到兄长逝后身后无子,痛心疾首,“匍匐日哭,祷关壮缪庙,损己子以益兄嗣”。好在“越明年,虞来乃生”。王虞来生于顺治十年(1653)六月,康熙十六年(1677)考中举人。身体状态日常也挺好,忽有一天就得急病而逝,“虞来素无疾,偶归自伊阙,一夕而卒”。时“康熙庚午(1690)三月六日”,年仅三十八岁。王虞来有二子四女。

其中一女后来嫁给了吕兆璜的孙子吕缵曾。吕维祺共有两个儿子,吕兆璜是其长子。吕兆璜(1613—1674?),字伯玉,崇祯八年(1635)拔贡,官至广东化州知州。妻子鲁氏,洛宁县常州府通判鲁绳祖之女。吕兆璜婚后无子,其弟吕兆琳便将长子吕贲恒过继给他。

吕贲恒(1646—1710),字文启,号素园。妻子常氏,是顺治八年(1651)举人,江西赣县知县常景星之女。吕贲恒共有六子五女,吕缵曾排行第四。

吕缵曾(1671—1710)字慕斋,增广生。康熙五十二年进士刘自洁为他立有传记,称其“强学力行,俱以孝著闻,乡人称之”,与吕循曾并称“二贤”。据《先兄素园先生行状》记载“缵曾,增广生,娶王氏,母舅济南参政无党女孙,丁已举人之凤女”。

吕贲恒的第六子吕绾曾,字述衣,候选州同。“娶王氏,從舅金华知府无忝女孙,涉县教谕瓛女”。王铎兄弟五人,三弟王鑨(1607—1671)字子陶,号大愚。顺治初年以拔贡任鹿城知县,移江南昆山,擢刑部员外郎,出督山东学政。

王鑨之女嫁与登封傅而师,傅而师(1635—1661)字左启,号霄嶂。顺治八年(1651)举人。傅而师之女嫁给了新安人吕复恒,吕复恒(1659—1723)字敦甫,号清壑,是吕兆琳第四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拔贡,任仪封教谕。

傅而师两个叔叔都是进士,傅作霖,顺治三年(1646)进士,官至江南江安粮道。傅作霖之女嫁给王铎次子王无咎之子王鹤,王鹤(1657—1723)字荀友,号擬山。任凤翔、陇州知州,后调补四川南充县。王鹤比姐夫吕谦恒年龄小四岁,“齿相若,始则嬉游”,除了亲戚关系而“实性命友也”。两人曾约定谁若去世在前,后者当为之作墓志铭。康熙六十年(1721)六月王鹤远行二千里地来到京师,看望吕谦恒夫妇,小住三个月后返回孟津,没想到此一别,竟成永别。酷暑炎热加之远途颠簸,本来患有胃病的王鹤病情加劇,“越明年九月,遂不可療,而以疾卒”。临终之前“命其子眉穀,曰:吾即殁,必使新安吕子铭吾墓”。吕谦恒得知王鹤病逝后,含泪为之撰写了《擬山王公暨元配宜人傅氏合葬墓志铭》,“余与擬山相聚久,相知亦最深,余不铭擬山?谁更铭吾擬山死也!”

王鑨有二子,长子王无逸(1624—1700),字知先,号敏菴。对其母极有孝心,康熙二十九年(1690),母亲杨氏因眼疾失明,家人遍寻名医良方为其治疗,但却收效甚微。后来听说新安县有个姓金的药农,在青要山上采灵芝时,发现了一块石头,“似鹅卵而轻,荡之有声,若瓶罌注水未盈,鏗鏗然。”这块石头很奇怪,看着像鹅卵石,拿在手中份量却很轻,晃动后还能听到石头里面发出水声。有见多识广的医者识得此物名曰“空青石”,此石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矿石类药材,有“凉肝清热、明目去翳、活血利窍”的功效。因为罕见所以许多医者只闻其名,终其一生无缘见到实物。王无逸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重金求购,用利器将其剖开,只见石内“汁如膏、色浅碧”,在母亲休息的时候将膏汁涂抹在双目之上,傍晚婢女秉烛走进屋时,杨氏突然站了起来说似乎感觉到眼前有火苗在晃动,众人皆喜,又涂抹几次后,杨氏双目竟恢复明亮,识物比之前更加清晰。如此神奇的疗效,让消息不经而走,有位夫人也是患有眼疾,当带着重礼前来求药时,但石内的膏汁却已干枯变成了灰色,众人都深感怪异而婉惜。

王鑨次子即王无忝。王无忝,字夙夜,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金华知府。

吕缵曾娶王无党孙女,吕绾曾娶王无忝孙女,这便是吕王两家的第三世联姻。

二、联姻洛宁张氏家族

据吴伟业撰文的《通议大夫兵部右侍郎永宁玉调张公神道碑》可知洛宁张氏原籍陕西同州,始祖仲文,明初避兵徙洛之永宁。仲文以下世代以耕读为业,传至第九世张论,家族才声名鹊起。张论(1571—1634)字建白,号葆一。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四川巡抚。吕维祺在《张中丞公崇祀专祠序》中言及“初,余与葆一张公友善,上下千古盱衡人物,辄瞿然曰:古人有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是之谓不朽。相与抵掌擊节,有高山仰止之思”。可见张论和吕维祺虽相差十六岁,但却相互欣赏倾盖之交。


张论之墓

张论之子张鼎延(1595—1659)字慎之,号玉调。天启二年(1622)与孟津王铎同榜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

吕维祺有四个女儿,据《蓝孺张公暨吕宜人合葬志铭》中“元配吕宜人,明德先生仲女”。可知吕维祺的二女儿出嫁张琯。张琯,字伯润,号蓝孺,张鼎延的长子。顺治二年(1645)拔贡,历官淮安知府。

而王铎有三个女儿,长女嫁给吕维祺次子吕兆琳,次女王相就许配给了张鼎延的次子张璿。张璿,字天政,号越青。顺治六年(1649)进士。可惜王相十六岁因病早逝,未能于归张门。

王铎的三女儿聘与礼部右侍郎兼内院学士薛所蕴次子薛葳生,同样也是尚未过门便因病早逝。薛所蕴(1600—1667)字子展,号行坞,河南孟州人。崇祯元年进士,后仕清,累官至礼部左侍郎。张鼎延三弟张世延夫妇死于战乱,留有二子一女,张鼎延待如己如,侄女后来嫁给了薛葳生。而张璿之子张挺之配薛氏,即薛所蕴第四子薛颖生的长女。

张璿之孙张晸娶吕履恒之女为妻,吕履恒之子吕宣曾在《先夫人行状》中有载“女子五人……二适内阁中书永宁张晸”。张晸,乾隆二十四年(1759)贡生,授例纳同知,例补内阁中书。张晸有一子张芝鹤,和新安吕氏舅家也常有往来,存世有吕宣增《张甥芝鹤到》《送张大甥芝鹤二首》等诗作。

吕维祺于崇祯十四年在洛阳周公庙以身殉国后,他的两个弟弟吕维祰和吕维禔也于同年在新安被害。吕维禔是吕维祺同父异母的三弟,吕维禔(1619—1641)字是儒,号艮石。新安王泽溢在《吕艮石传》中有“南京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节,豫石公之季弟也,世系源流详载少司马玉调张公志铭中”,由此可知吕维禔的墓志铭是由张鼎延所撰写。

吕维禔妻子楚凤,河南宜阳县人,是明天启四年(1624)举人楚瑢之女。楚瑢之子楚煜,字水若,由拔贡授湖广公安县知县。据《水翁楚老父台四袠寿序》中有“少司马张玉调年伯为之外父,越青暨其兄蓝儒太守则两舅氏也”,可知楚煜妻子张氏乃是张鼎延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