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上海城隍庙与大名府人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03-11 22:04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致、拼搏进取,全面建设新时代富强美丽和谐幸福新大名。

每次到上海,我都要抽空往老城最繁华的城隍庙去转转,这里不仅有代表江南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有年糕团、蟹壳黄、酒酿圆子、热白果、沙角菱、梨膏糖等最丰美、馋人的风味小吃,而且这里还有一位享祭600多年的邯郸老乡、上海城隍庙的主神、城隍老爷秦裕伯。

作为上海地区最重要的名胜古迹,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经历代重修扩建如今已是占地约2000余平方米的道教宫观。

这座规模宏大的庙宇里,香火最旺盛的还要数最后一进大殿正襟危坐的城隍老爷,他头戴乌纱,身披红袍,左右童男童女,香案五供并陈。神像前仿照明代县衙公堂陈设,皇家大印在侧,仪仗排列森严。城隍秦裕伯这位先辈老乡被塑为红色的脸膛,想这应是按照中国戏剧脸谱的规制以红色代表忠勇之士,如单刀赴会的关云长、千里送京娘的赵匡胤等都是面如熏枣,可见城隍爷的红脸妆扮乃是表明广大百姓对这位神灵的褒扬和敬仰之情。

城隍是怎样一位尊神?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祭祀,据《周礼》记载,在周代的腊祭八神之中就有水(即隍)庸(即城)。“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

对城隍神灵的祭祀最早见于正史记载的是在南北朝时期。唐代以后奉祀城隍神的习俗渐为盛行。宋、元时代城隍神信仰被纳入国家祀典。到了明代,城隍神信仰趋于极盛,这与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有关。据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载,太祖谓宋濂曰:“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于是,朱元璋大行封赏城隍神,将历史上的功臣,殁后封为城隍,既是褒扬忠臣,又是让忠臣殁后,享受人间百姓的祭祀,可见一代帝王朱元璋敕封城隍的用意之深。上海的城隍秦裕伯就是这位皇帝老倌亲自封赠的。

上海的城隍庙很有名,但是,为什么让一个河北省大名府人秦裕伯来当城隍大多人却多不甚了解。

关于秦裕伯的传说有很多版本,一说当年为了躲避战乱,秦裕伯曾经来到上海,对上海人民很有感情。后来他到陕西省当官,并死在陕西。据说到了清朝的顺治年间(公元1653年)日本海盗进攻上海县城,负责守城的王总兵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竟诬赖上海人民勾结海盗,里应外合。城里的大官周巡抚听信王总兵的诬告,下令在第二天拂晓以鸡叫头遍为号,屠杀全城百姓。传说不料当天晚上,周巡抚梦见秦裕伯再三警告他,不许这样干。周巡抚惊醒过来,吓出一身冷汗,赶忙下令,取消了屠城计划。这件事传开之后,上海人民为了感谢秦裕伯的恩情,就把他立为上海的城隍神。还有一说秦裕伯是元末明初的一位“智谋之士”,又名王景容,号蓉卿,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进士,是元代时大名府人,为逃避乱世,辞官来到了当时还是个小县城的上海。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多次请他出山,不得已才应允入朝。秦裕伯是前朝老臣,又精于世道,很受皇帝重用。朱元璋在他死后封他为上海“城隍之神”。

还有个版本说秦裕伯是元末明初河北大名人,曾在上海住过。传说他是一个孝子,因其母感叹未见过金銮殿,故专门建了一座像金銮殿的建筑。后被人告密,皇帝派员来查,他就连夜将殿改成金山神庙,躲过了一场灾祸。清军南下时,原准备屠城。传说行动前夜,清军将领梦见了秦裕伯,秦警告他不准杀人,这才没敢下手。因秦裕伯“显灵”救了上海百姓,故被奉为城隍爷。旧时,阴历的正月初一、十五,城隍庙都要隆重设祭,热闹异常。加之平常也有一些祭祀活动,使这一带人气鼎沸,逐渐形成了以城隍庙为中心的庙会集市。

以上对于秦裕伯的民间传闻众多,让人莫衷一是,难以为信。近来偶然购得一本明代崇祯年进士孙承泽撰写的《畿辅人物志》,内有《秦侍读裕伯》的小传一篇,对秦裕伯的历史真面目作了简略的介绍,好在文字不长,抄录如下:

秦裕伯,字景容,大名县人。从父仕元都。就学胄监,登第,累官至福建行省郎中。会世乱,弃官寓扬州,复避地上海养母。母卒,举丧如礼。时张士诚据苏州,遣人招之,不纳。吴元年,上命中书省檄起之,对使者曰:“受元禄二十余年,背之,不忠也;母丧未终,忘哀而出,不孝也。”乃上书中书省,固辞。洪武元年,复征,称疾不出。上手书谕曰:“海滨之民好斗,裕伯智谋之士而居此地,苟坚守不起,恐有后悔。”裕伯拜书入朝,辩博善为辞说,授侍读学士。上登钟山,命与学士朱升、张以宁等扈从拥翠亭,给笔剳,即景赋诗,甚见宠待。一日,言元时告反者皆不坐。上曰:“此何等事,宽之至此,所害良善必多。”命反坐惩后,由是刁风始息。二年,降侍御,时论学术政事,皆当上意。四年,蜀地平,上因与侍臣论用将曰:“秦裕伯尝言古者帝王之用武臣,或使过、使贪,其说虽本系于孙武,然其言非也。夫武臣量敌制胜,智勇兼尽,岂可谓过?攻城野战,捐躯殉国,岂可谓贪?贪、过之人,不可使也。”寻出知陇州,卒于官。

另据史料称:洪武六年(1373年),秦裕伯病故于陇州知府任上。讣闻于朝,太祖悼曰:“生不为我臣,死当卫我土”。敕封“显佑伯”,追赠为上海县的城隍神。秦裕伯能有这样的幸运,看来是得益于朱明皇帝的知遇之恩。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我的这位先辈老乡俨然成了中国最大都市的城隍老爷。六个世纪以来,他在阳间被尊为神圣,在阴冥世界也不消闲,昼夜端坐修功解厄,燮理阴阳,分辨人间忠奸善恶,以显赫的威灵护佑一方土地,做为后辈乡里自然也似觉脸上有光。我每次来此游览,都要在城隍庙正门前驻足,吟诵门两旁那副世世代代发人深省的楹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正是,不管你从什么地方来,不管你是做官或是务工、经商,也不管你是不是善男信女,只要你做好人、行善事终归是没有错的。

原标题:《【钩沉】上海城隍庙与大名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