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北京花会五虎棍
钱安明
每当我看到春节庙会上的花会表演,就会想起我小时候居住过的广安东里22号,这里曾经是福建仙溪会馆。这个会馆在菜市口附近,院子很大,树木很多。这里不仅是我童年游戏的乐园,而且还是远近闻名的民间花会组织“五虎棍”的练习场地,聚集了城南很多“五虎棍”爱好者,这里有着我铭刻心灵深处的记忆和难以割舍的情思。
我们现在所说的花会实际是由以前的香会演变而来。旧时京城的香会谓之“走会”或“过会”,因其从会首家出发,前往寺庙朝顶进香,总要穿街过巷,边走边练,故曰“走”或“过”。
北京民间花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古称百戏、杂戏、散乐、社火等,是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各显身手的舞台,种类大体包括开路、五虎棍、秧歌、中幡、狮子、双石头、石锁、杠子、花坛、吵子、杠箱、胯鼓、旱船会、踏车会、小车会、太平鼓等。五虎棍是京城花会中的重要一档,旧时老幼皆知,明清时极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流传在民间,每当有走会的,准会万人空巷,争相观看,喝彩不断。
传说五虎棍起源于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之前的一段故事。后周时,在董家桥有个董家大户,养了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这董家五兄弟每人使一条齐眉棍,在董家桥一带称王称霸,人送绰号“董家五虎”。赵匡胤有一次路过董家桥,遇到董家五虎强行索要过桥费,赵匡胤坚决不给,因此双方发生恶战。赵匡胤寡不敌众,败下阵来,此时路过此地的卖油郎郑子明路见不平,抽出扁担来帮助赵匡胤打败了董家五虎。
一些民间武林中人根据这个故事演绎出一些武术套路,称“五虎棍”,通常由六至九人表演,演员扮成双方角色,有时双打,有时群打,均各有名目,并且有故事情节,如《董家桥》《燕青打擂》《武松打店》等。
我父亲在城南一带是有名的五虎棍教头,据怹老人家讲,五虎棍分四大类:一是“式架棍”,又叫“五虎打路”;二是“少林棍”(带武术),又称“五虎少林棍”;三是“藤牌少林棍”;四是“跟头棍”。
我们这档为五虎少林棍,由“三、八、十二、六”等基本套路组成。三,即“三半截”,董家五虎半路截打赵匡胤,五虎亮相展示武艺,用“穿篱笆”表示紧急出动,用“登山子”等形式刻画截打赵匡胤的情景;八,即“八个顶”,董家五虎合伙围打赵匡胤,五个人转圈打,一人在中间用“架顶”接,连续接打八次,表示赵匡胤被困在阵中;十二,即“十二个顶”,赵匡胤被打八次,郑子明跳进圈内,五虎又围打郑子明四次;六,即“六人抬”,赵匡胤在郑子明的帮助下取得胜利,最后用六根棍交叉搭成架子抬起赵匡胤。
五虎棍正式表演时还要勾脸,赵匡胤勾红脸,郑子明勾黑脸,董家五虎中除大虎董达勾花脸外,其余为素脸。五虎棍的表演称为武场,伴奏的乐队称为文场(包括单皮、大铜、镲瓜儿、堂鼓),文、武场相互配合,气势颇大,热闹非凡。
五虎少林棍由于和武术结合在一起,有时单练,有时对打(又称打对子),有时群打,场面十分热闹。在对打中使棍的居多,如“三跨山”是棍对棍对打,“梢子棍”是棍对双节棍对打,“空手夺刀”是棍对双刀对打。单练的技艺娴熟,对打的配合默契,群打的火爆热烈,富有民族性、娱乐性和观赏性。
当年参与“三山五顶”庙会的五虎少林棍的表演者,都是附近的青少年,没有专业团体,全凭业余爱好。大家平时把走会作为助善义演,分文不取,茶饭自备,心甘情愿。五虎少林棍在北京花会圈里颇有名气,曾列入全城文武堂会的花名册,会号为“五世升平少林打路”。
在我们院子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们,经常听到的是“宁练筋长一寸,不练肉厚三分”“疼长,酸抽,麻不练”“坐如钟,站如松,走如风,卧如弓”“齐眉为棍,齐胸为棒,齐膝为橛”“枪扎一条线,棍扫一大片”“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顶手”等武术用语。经过耳濡目染的熏陶,我也喜欢起五虎棍了。父亲教我压腿、踢腿、劈叉、下腰等基本功,还有“飞脚”“旋风脚”“跺泥”“翻身棍”“打花”等基本动作。开始练“缠头花”时,手举棍过头顶,随着腕子在头顶左右来回转动,我由于初学掌握不好准头,经常打到自己脑袋。在练对打时,既要熟记套路又要配合默契,稍有疏忽,打着头、碰破手时有发生。
以前文化娱乐活动少,附近街坊四邻一听五虎棍要响排(文场、武场合练),就互相招呼:“走哇,到会馆看‘打棍儿’的去!”文场的单皮(又称小鼓、板鼓,是打击乐的指挥乐器)一支,家伙点儿一响,看热闹的观众就接踵而来。就看武场的大虎儿手执白蜡杆儿,抬手亮相往外一跳,就听单皮的鼓踺子“哒……”连续司鞭。再看虎儿舞弄的棍花上下翻飞,呼呼带风。高潮是五虎饿虎扑食一般“撩杆儿换攥”跳起来围打赵匡胤,只见赵匡胤临危不惧,“换步拧腰”力战五虎。随着白蜡杆儿连续击打,形成有节奏的声音,加上文场的大铜、镲瓜儿、堂鼓密切配合,“锵、锵、锵噔噔锵”的鼓乐声响彻四方。场内“打斗”激烈,场外观众沸腾,叫好声、呐喊声、口哨声接连不断,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挤满了大院……整个会馆里充满了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深得百姓喜爱。
韶华如驶,儿时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令人回味无穷。前几年我回到童年居住的地方,老槐树上锈迹斑斑的滑车记载着练功压腿时的苦与乐,树身依稀可见的疤痕记述着儿时舞刀弄枪的血与汗。遵循父亲的遗愿,我在老人家的墓碑上镌刻了“五虎少林棍师”,以纪念其传承传统民间文化的拳拳之心。
仙溪会馆已经拆除了,但我仍然十分怀念这方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