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与文化
面具
(mask)
,是一种戴在脸上或头上以隐藏身
份的覆盖物。其英文词源自拉丁语
masca
,意为幽
灵、幻觉、女巫。在我国古代文献中,面具又称为
象、魈头,民间称为假面、套头和脸子等。
面具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民族共生的一种文化现
象。人类早期出于对神灵鬼怪和大自然的敬畏,把面
具看成是与超自然威力的精灵交往的一种工具。在几
千年的文化变迁中,面具担当了狩猎、战争、丧葬、
驱邪、祭祀、镇宅、舞蹈、戏剧、装饰等角色。现在
面具已经渐渐退去原有的内涵,演变为一种情绪、一
种图腾或是一种理念的符号。中国是世界面具历史最
悠久、品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即使在今天,面具早
已退去了它早期的功能,我们依然能在祖国辽阔疆土
的山寨牧野、村社家院,祭坛神殿、社火戏台的面具
艺术中,感受到它多彩多姿、鲜活亮丽的文化魅力。
一、面具的历史
面具的形象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
的内蒙古阴山山脉西段岩画中,距今有上万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