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罢春节,正月十五前后,陕西关中一带就开始耍社火,对我来说陇县社火最具特色,最有吸引力。
耍,就是玩。辛苦一年了,该卸下所有负荷了。掂记的,挂念的,苦恼的,烦忧的,纠纷的,仇恨的,在耍社火的几日里,就会被忘掉,暂时搁在远远的老屋里……这是中国西部最古老的节日,也是张扬个性最大胆的狂欢……
社火,就是西北民间用来祭奠先祖,祀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的自娱自乐活动。社火的历史悠久,它来源于古时对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避难驱邪。在以农耕为主的古时,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们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使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乐杂戏的成份,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民间娱乐活动。既是人们感情的渲泄,又是聪明才智的展示。
社火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锣鼓、秧歌、车船轿、高跷、灯火、模拟禽兽、模拟鬼神 、历史人物、现代彩车巡游等,以高超的表演技艺引人入胜。陕西、山西、宁夏各县市的社火都很有影响,如山西的阁跷社火以惊奇险闻名,如陕西宝鸡地区的血社火以另类、恐怖著称。所有社火都节奏强烈明快,场面壮阔粗犷,或鬼或怪或神或兽,化妆以生色为主,大红大绿,浓艳夸张。角色大多都是秦腔戏种的扮相,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久远的文化意蕴,深厚的历史积淀,反映了人类对邪魔鬼怪的迷信与敬畏。透过它,可以窥视到民间娱乐由娱神到娱人的发展过程。也展示了西北人不畏天、不畏地的粗犷豪壮性格。
小时候,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我有幸每年正月,在陇县目睹了数十年真正意义上的社火巡游表演。说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社火,是因为陇县的社火纯正,土生土长,原汁原味。从古到今内容几乎变化不大,保持了原生态,延伸和继续了社火的原始古朴风格。正月十五这一天,是春节以后社火最正式最隆重的巡演,各乡村的社火从零晨二、三点开始化妆准备,至早上四五点,凡装扮成角色,尤其身轻被高绑到柱、台上的男孩女孩,就得一次吃饱喝好,多半天时间不吃、不喝,不拉不尿。较远的社火就得三四点装扮成形,直接往县城赶,四、五个小时后在县城外汇聚。最先进城的是县城近郊经济相对比较发达村子的社火,一般都是一百二十精壮男子组成的号称百面锣鼓队伍,在前开道,浩浩荡荡,声大如雷……从早8时开始一直到正午十二点,锣鼓声、鞭炮声、号角声,震耳欲聋,硕大的县城,笼罩在这样的气氛中,整个县城人山人海,各色社火从县城东门依次进入,绕县城主要干道游演,延绵几公里,万人空屋,盛况空前……有些近处的社火一直要耍到晚上,等背礼品的大背篓收足了成捆的油炸麻花、煮鸡蛋,各家点起红彤彤的灯笼时,才肯回家……据说,这种场面文革以后,自发形成,所有花销都由社火表演者自行解决,年年如此,从未间断……
规模如此之大,连年依旧,花销绝非小数,但那些耍社火的人,从来都是心甘情愿,争扮角色,无怨无悔,而且乐此不彼。动力在哪?你不身临其境,你不深入其中,很难知道奥秘所在。这是祖宗遗留的习俗,这是祖宗遗留的信仰,已延绵千年的风俗瑰宝。
噢,我明白了,这就是社火的吸引力和魅力 。
因为地域性强,因为原始,因为民族,所以就有了强大而久远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每年这个时候会吸引全国各地旅游者摄影爱好者和外国人前来观看。有关社火的摄影作品,文学作品,便频频在有影响的国内外刊物杂志上登载。曾经获取全国青年十大摄影家称号的邱小明先生,就是以拍这些题材的照片而获奖出名……那时少年的我年年都为社火红火宏大的场景而激动、感动,也顿生许多记述颂扬社火的文字,心血来潮寄给了报纸刊物,有一年的一组小诗,就被《宝鸡科技报》文艺版编辑渭水采用,虽选了其中短短一首《鼓手们》,可对我来说毕竟是平生第一次墨水字变成铅字,我终于发表了诗,处女作是因为社火。(当时渭水在全国有名的《诗刊》上发表过数篇长诗,在诗界小有名气。)
轰隆隆 轰隆隆
在地平线的尽头
在火红的旭日里
那些赤膊身子的鼓手们
把赶牛汉的吆喝
融进祖先额上豆大的汗水
把收割的号子
唱给祖先遥远的祝福
哦 鼓手们
我听出来了
这复杂且单纯的鼓声
如纵横交错的峁梁路壑
而翻江倒海的故事
全在你们心中
把握犁锄的人
赤脚播种的人
深勒纤绳的人
用他们生命呐喊
也没叫醒茫茫苍穹
而只有你们
哦 鼓手们
把远古的回音
又一次在耕作者心里震撼
时间不止
鼓声不死
1991 .2 .30
诗很嫩稚,但激励了我,鼓舞了我。
我从社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吸取着滋润我思想的养分,社火给了我不可泯灭的记忆……
又见社火,又想起许多往事…… 城市的社火已大不如农村和县城的社火。简单了,乡土味儿也淡了,虽然形式上是耍古老的社火,而更多地赋予了现代内容。看了总感觉有些清淡如水,不尽人意,引不起我太多的回味……
我还是怀念陇县的社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