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的岁月中,新建人的祖先在繁重的体力劳动,田间劳作之余,总会寻找一些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东西,一些自娱自乐、自发形成,众人参与的活动。在年节习俗之外,便有了社火这种形式。
新建历史上是道教净明道的祖庭,其代表人物许逊因治水有功,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历朝历代都受到香火的祭拜。社火同时又起源于道教文化,自晋代以来,新建县社火便以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传承下来。
在新建历史上一直有过社火的习俗,官府、民间争相祭祀,在新建区古县志中即有过比较详细的记述。社火来源于乡村,是新建区民俗的一个重要支点,具有展现新建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创造的重要价值。长期以来,社火扎根于新建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新建地方特色;体现出新建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见证了新建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在赣文化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进行社火的习俗的研究,对传承新建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社火这种习俗进行传承和保护,是对新建县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最好传承和保护,是对赣文化的最好贡献。 [1]
习俗历史播报
编辑
新建社火自晋代传承至今
南昌新建区历史上是道教净明道的祖庭,其代表人物许逊因治水有功,受到群众的爱戴,历朝历代都受到香火的祭拜。社火同时又起源于道教文化,自晋代以来,新建县社火便以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传承下来。社火是新建县一项珍贵的历史遗产,主要分布在新建县石岗、石埠、西山、松湖、生米、流湖、望城、长堎等乡镇,在群众中有非常深厚的民俗情结。
社在古代指的是土地神。兴社火,就是祭祀土地神。《白虎通义·社稷》记载: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礼记·祭法》中说: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
社又有众的意思。《管子、乘马》里叙述:方六里,为社。意思是说以方圆六里为一社。以社为一个集体,大家击器而歌、围火而舞,所以就有了社火。
社火不仅有它的祭祀性,而且有它浓厚的趣味性、娱乐性。明代画家唐寅写春社观灯很有趣:“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新建县文化馆馆长、副研究员陶学湖表示:“在新建历史上一直有过社火的习俗,官府、民间争相祭祀。社火来源于乡村,是新建县民俗的一个重要支点,具有展现新建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创造的重要价值。长期以来,社火扎根于新建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新建地方特色,体现出新建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见证了新建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在赣文化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社火饱含农民对土地收成的祈愿
社火鼎盛的时节,是在春、秋两季的春社日和秋社日前后,即春季浸种之前,秋季收获完毕之后。
春季的社火是人们为当年即将开始的耕种祈祷,希望土地神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佑护地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希望不要出现瘟疫邪疾,不要出现水旱灾害,平平顺顺过完这一年。
到了秋祭的日子,社火祭祀的目的和心愿又有所不同。秋谷上场后,一年的收成已经在望,田地不负种田人的劳作,多少能给个温饱,于是人们就感念土地神的功德,感念土地神厚爱子民。人们在获得了收成后,喜见言表,喜形于色。于是便在乡场上,在社坛边,载歌载舞、大吃大喝,欢庆丰收。
陶学湖介绍,新建社火绵延千年,十分兴盛。民间社火饱含农民对土地收成的祈愿。新建乡间的不少地方至今保存有早年祭祀修筑的社坛,就是最好的见证。其中,新建昌邑山西北有个村子至今仍以社坛为名,叫社林周村。因为这个村子的出口就有一座社坛,社坛的周遭长满了香樟树,很有些神秘的气氛。
响轿声响让人产生神秘感
陶学湖表示,响轿是社火的主角之一。这种响轿的机巧并不是由于抬轿的轿扛用料是竹子,竹子发软,吱溜吱溜作响,而是由于制作响轿时,工匠有意在响轿的耳边和轿杠穿插的位子间,所留的空隙不一,造成只要抬动响轿,轿子便会咝咝作响。“制作精良的上等好响轿发出的响动,人们在一里之外就能听到,让人产生一种神秘和神奇感,使人对宗教油然而生一种敬畏和恐惧,从而虔诚顶礼膜拜。响轿的神秘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轿子周围挑上等樟木人工雕刻的图案图腾,既有道教符箓,又有民间俗意,朦胧间让人觉得深不可测。”
社火日到来后,人们有的戴上面具,开始傩戏的表演(在新建县有一种说法叫地戏);有的将得胜鼓从祖祠的祖宗牌位后请下来,尽情地敲上一通。最时兴也最有意义的是将供奉在祖祠中的菩萨请出祠堂,安放到几座响轿上。这几个菩萨有杨泗将军(据说他是二郎神杨戬的儿子)、白马好汉(白马道长)、张三大王(赤脚张三)、梅山太子(伏魔三太子)、阳神菩萨(毫毛生光,阳神老成)等。最后一顶轿子是镇国将军。这位镇国将军在每个村子中供奉的对象不同,名号也不同,应该是在这个村历史上,为村子的兴旺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甚至为村中谋利捐躯的人物。
响轿出祖堂的一刻,是社火活动高潮到来之际。这时,菩萨在前、龙灯在后,锣鼓、爆竹齐鸣,周围四邻八村的人都来看热闹。几声土铳响过,响轿游街的时候就来到了。响轿和龙灯围着自己村子里的山塘、水田、山林、水井、祖堂,逐村挨户游个遍。所到之处,都有户家焚香燃爆相迎。
民间有谣歌唱得好:
社公社婆,打面大锣。
娘老子磕头,爷老子装香。
忙得媳妇团团转,笼里捉鸡又捉鹅。
采茶戏吸引四乡八邻
响轿回到祖祠后,还有新一轮的热闹场面开始。村里众家请来的采茶戏班子,开始在临时用门板搭起的戏台上粉墨登场。新建有句俗语:锣鼓一响、脚板发痒。众多看客云集在村场中,只被这地方戏渲染得激情四射,有的热泪横流、有的得意忘形。戏中主角的遭遇深深地感动了台下的看客。有人随着台词喝彩,有人随着唱词和声。戏台的旁边,一张张四方桌、八仙桌一溜排开,一张桌子就是一个人堆。有人在麻将桌上大呼小叫,有人在牌九桌上争吵不休。女子们踢毯子、男子汉举石锥。孩子们在大人群中嬉戏打闹、穿梭不停。大人小孩各有营生,整个村子成了快活林。
到了午饭时分,每家每户在这之前好几天向自己的亲戚朋友发出邀请,务必请亲戚朋友众客人在村中的社火日来家中做客。主人必不计较客人所带礼物多少。早年,很多亲戚会提前在家中用粘、糯两种米同时磨碎,然后用一种木刻的木模,内中或刻喜字、或刻福字、或刻寿字,新建人把这种木模叫做盖粑。将糯粘两种米粉糅合后,将米粉泥一小块、一小块填入木盖粑中。很快,一个个模子填满的米粑便做出来了。客人带来未曾蒸熟的盖粑做礼物,上门晋见。主人便兴高采烈将客人迎进屋,好茶好酒款待。
社火节激发乡镇经济活力
社火的日子,也是民间的赶墟日。到了过社火的日子,只要听闻那个村子过社火,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小商小贩,卖艺变戏法、演杂技的都会适时赶到,用自己熟悉的门道赚看客的钱。女孩子寻找各种美丽的发饰,男孩子寻找自己适用的围布汗巾。老人们试戴礼帽(筒帽)、试用手杖,孩子们寻找适合对味的小吃,象南昌地区盛行的白糖麻糍、麻花、冻米糖、屁股饼等。
陶学湖告诉记者,“社火节上甚至还有占卜算卦看面相的也来凑热闹,不少叫花子也趁社火不辞主、不欺客的习俗,前来分一杯羹。每逢社火节,因为人气旺,同时也激发了乡镇经济活力。社火节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不小的变化,比如时间上的延长,晚上依然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增加了夜间的露天电影等各种娱乐元素。社火带给乡民快乐的同时,也传承了延续了几千年的当地民俗。”
以摆酒席多为荣陋习当弃
爆竹声响后,紧接着,全村便充溢在酒肉香气之中。酒席宴上,主人也会热切地带领客人看自己的秋收冬藏、富庶殷实。酒桌上,主人也会拿出自家酿制,埋在泥土中多年的上等佳酿清明酒款待宾客。好酒好菜一桌,山珍水味,只要山上找得到的,湖中捞得到的,用钱买得起的,珍贵菜肴都上桌,显示主人在村中名甲一方,他人无可比拟。
陶学湖表示:“每逢社火,我们有个不成文的陋习,村子里每家都以客人来得多、摆的酒席多为荣。到了社火这一天,如果自己家里才来几个客人,主人一定会灰头垢脸,在村众面前抬不起头。有些家境贫寒,做不起东道主的家庭,只有去村中祖祠,帮众家做些打杂之类的琐碎事,赚些酒肉待客。我还是倡导每个家庭量力而行,注意消费方式,不要光好‘面子’,毕竟社火节的意义不在攀比,而在祝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