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传承人 共守高跷梦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13:28

“脚踝要绑紧一点!”“小心,别着急站,我扶着你……”每周三下午4点30分,东河区胜利路小学第二课堂便准时开始上课。学生们坐在双杠上,等待老师将40厘米长的高跷紧紧地绑在小腿和脚上。“小腿、脚踝、脚掌,这三个位置一定要绑紧。”民间艺人刘明,高跷老师刘军、刘永刚、李文高反复叮嘱、逐一检查。

刘永刚老师帮学生绑高跷

“手扶在双杠上,高抬腿、动起来,找脚下的平衡感。”老师一边让刚开始学习高跷的孩子动起来,一边牵着已经上过两节课的孩子在操场上练习行走。

“脚下不要停,眼睛看前方,腹部收住脚就稳了,左右摆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多名学生已经可以脚踩高跷独立行走。

缘起热爱 世代相传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属于中国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表演者以长木缚足行走,随着鼓乐声翩翩起舞,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明清以后,高跷的角色有了真名实姓,并有了戏路情节,动作体现剧情,高跷拥有了活生生的人物和故事,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跷戏。

刘思赫在春节期间演出

在包头地区,家族式传承是高跷艺术的主要传承方式。作为高跷队的创始人之一,高跷表演者刘明在七八岁时开始参加社火表演,如今已经是队伍中的灵魂人物。

刘明,艺名刘黑点,17岁开始学习高跷,今年已72岁。作为民间艺人,他带着自己的团队走进学校课堂,看到民间艺术后继有人,心中总有说不出的欣慰。受家族影响,刘明从小就跟着爸爸学习踩高跷。55年的高跷生涯,满腔热爱,说起高跷中的技巧与绝活,仍耍得有模有样,精神抖擞。

每逢重大节日,刘明带领的高跷队就活跃在东河区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为市民带来精彩的表演。表演的故事多取自《西游记》《白蛇传》《七仙女》等传统戏曲节目。在表演技巧、表演难度、演出效果上都有很多的创新和发展,凭借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表演,在我市众多高跷队中享有盛誉。

“每年春节期间是我们高跷队最忙碌的时候。”刘明说,“高跷队走街串巷表演,带来的是春节的热闹和喜庆,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如今,我们每到一处表演都受到大家的热情欢迎。”

高跷是跷腿上的舞蹈,是百年光阴的凝结。其热辣、喜庆的表演风格与皮鼓、大镲、唢呐交合在一起,表演者进行大幅度扭动、嬉笑、浅逗,搭配上油光亮彩的妆容,极具地方特色。挥舞的双手、摇曳的身姿、轻盈的步伐,是队员们历经一次次苦练后拥有的“真功夫”。

演出时,需要队员们有充足的默契,并在眉眼之间进行互动与配合。表演队伍主要以插花的队形为主。动作花样有鹞子翻身、凤凰三点头等多种高难度表演形式,技巧性强、难度大、趣味幽默,很受观众喜爱。

演艺结合 文武双全

“高跷表演是演与技艺相结合的。”在刘明看来,要获得观众的喜爱,表演好是基础,与观众互动也是其中的关键部分。“我在演媒婆时,会化上比较浓的妆,要有那种柔媚婉转的韵味。”花白的头发、喜庆的衣服、手里捏着一方红手帕,婀娜妖娆的步伐、妩媚流盼的眼神,刘明将媒婆的娇、媚、羞和内敛表现得淋漓尽致。或抛媚眼,或微微摇手绢,每一场表演,刘明都会用不同的互动方式让观众开心。

“每次看到大家拍手叫好,与我们热情互动,都会让我们浑身充满干劲,扭得更来劲了。”刘明说。

目前,刘明带领的高跷队是一支主要由年轻人组成的高跷表演队伍,队员中年龄小的10岁,还有30-40岁的中坚力量。来自各行各业的队员凭借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组成了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高跷队伍。

高跷由松木制成,上半部分较宽,靠腿的一侧附有海绵垫,能更好地贴合腿部,捆绑用的绳子由布条制成,可以让高跷表演者较为舒适;高跷的下半部分较窄,由松木和钢筋支撑,钢筋底部贴有防滑垫。

刘明介绍:“成人高跷高度1米到2米,学生用的高跷在40厘米到60厘米。表演时为了高度统一,可以根据个人身高选择不同高度的高跷。”

高跷队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配角色。队员一般以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为主,服饰与戏曲行头相似,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扫把等。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高跷还可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

“我们的表演队形将肖恩、肖娥排在最前面,接着是白蛇、青蛇、许仙,然后是孙悟空、七仙女等角色。”刘明介绍。高跷队伍能步调一致地进行演出,主要是演员根据锣鼓队中的鼓点、锣声来寻找自己的节奏。“从排在队列前方的肖恩到七仙女要听鼓点,后方的老头老婆、二八小伙就要听小锣,各听各的节奏,队形才不会乱。”刘明说。

表演过程中,高跷戏无戏词,全靠演员面部的喜怒哀乐和肢体动作进行无声表演,这也是高跷戏不同于其他戏种的独特之处。铿锵的锣鼓声中,几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各种人物集合在一支队伍里却毫无违和感,再加上夸张艳丽的装扮,看着就喜庆、有趣。

后继有人 与时俱进

春节期间,“00后”高跷小演员刘思赫因表演黄袍这一角色在网络上受到大家关注,让人欣慰传统技艺后继有人。

10岁的刘思赫是东河区胜利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今年3月开学的时候,校长特意安排他与小伙伴们一起在开学仪式上进行高跷表演,让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踩高跷有很强的趣味性,许多人从孩童时期就被高跷的魅力所吸引,刘思赫也不例外。他在父亲刘军的影响下,很小就开始接触高跷文化,每到第二课堂开课的时候,他就与同学分享踩高跷技能。

“我小时候一直踩高跷,去年带他去看高跷,他说想试试,就让他试了一下,结果走得还行,他也很喜欢,就给他订做了一副高跷开始练习。今年春节期间第一次参加大型的文艺会演,不仅提升了他的自信心,还带动身边的孩子一起学习。”刘军说。

据东河区胜利路小学校长刘梦超介绍,今年3月开学后,学校开设了第二课堂,将高跷、剪纸、面塑等非遗项目引进学校,让学生增加对非遗文化的了解。

“孩子对非遗文化非常喜爱,开设课程后,很多同学都来报名参加,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也能将传统非遗文化渗透进来,一举多得。”刘梦超说。

今年14岁的黄瑞正在李文高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行走练习。他说,刚上高跷的时候还是有些害怕,慢慢地已经可以独立行走了,“上了两节课,就会遇见一个更加勇敢的自己。”

刘永刚作为高跷队中的三代传人,从小在父亲刘明的言传身教下,对高跷有很深的感情,他每年都参加社火表演并对高跷的传承十分重视,儿子刘龙旭在他的影响下也加入了高跷队,他们用心用情延续着高跷的魅力,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非遗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代相结合,才会获得更多人的喜爱。“我们在表演中不断融入新元素,动作更年轻化,跟随时代发展,希望可以把这样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刘永刚说。

高跷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极佳的非遗文化,无论是线下的精彩演出还是网络上的走红,都是一位位高跷表演者不断揣摩角色、反复创新的结果,也是对非遗文化的年轻化新表达。

“希望能让更多人接触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并通过多样化的展示与传播,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刘明说。

下午5点半,第二课堂下课,老师将同学脚上的绑带解开,再逐一告诉学生如何绑木跷,最后放回学生手里,百余年的高跷历史就在这样的训练中被孩子们交接、续写。他们也踩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樊佳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