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城中】丛书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 1):五彩斑斓的城中社火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06-10 04:02

河湟文史,是由青海政协系统文史工作者联谊会创办的学习、交流、发表作品的一个平台,以传播青海地域文化为宗旨,面向爱好文史的广大读者,以知识性为主,兼融学术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公众载体。存史、资政、育人,让历史告诉今天与未来,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脉城中》

五彩斑斓的城中社火

滕晓天

正月社火是老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集中体现了老西宁社火的特色。城乡都有着“不跳不闹,好运不到”的俗语,人们有以玩社火为荣,以玩不起社火为贫的世俗。

城中区的社火,大致分城区社火和市郊社火两部分。就文化内涵看,既有吴越文化、中原文化、西域文化相溶合的痕迹,又有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结合的传统;既有汉文化和其它兄弟民族文化相影响的多元文化特征,还有稼穑习俗和市井文化相结合的地方风味,特色浓郁,深受百姓喜爱。

就反映内容看,城区社火一支独秀,城市庙会色彩浓厚,多以寺庙、会馆为活动据点,褒扬升平多于针砭世弊,生意兴隆多于五谷丰登,多以反映城市和平民生活见长,由于经济文化水平较高,语言精炼而文雅,风格文静而明秀,节目讲究短小,道具追求新颖,各街巷之间各具特色。

就表演形式看,城区社火由于受场地所限,一般表演紧凑,少有骡马,鲜见戏谑,场外活动的角色往往较少,布局上注重精巧、典雅,小型、多样,各街道力求演出各自的风格。

市郊社火指沿南川河两岸的总寨和沈家寨地区为主的农村社火。其内容突出了稼穑文化,以传统节目和传统风格为主,更多地反映人寿年丰、五谷丰登,以表演农村题材和农民生活见长,演员是清一色的当地农民,语言粗狂而质朴,风格清新而明丽,洋溢着庄稼人特有的憨厚和朴素的追求。其形式活泼多样,旌旗猎猎,马蹄踏踏,人叫马欢,注重接送,表演往往不拘一格,场内角色的各节目同时演出,结束和转移场子时锣鼓喧天,场外角色穿插于群众之间,谑笑嬉戏,增添了不少节日气氛。

社火历史悠久,古人以为水神共工之子勾龙是后土神。后土,社也,即土地神。《管子·乘马》说:方六里为社。社火又称射虎,最初兴起时,以社为单位,击器而歌,围大而舞,点火敬火神祝融且以为红火。这实际是原始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合成物的历史遗留,有着深厚的文化和民俗内涵。唐人高适在看了现乐都一带的社火后写下了“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麒麟;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的诗句,形象地歌吟了当时的盛况。

闹社火时,村与村、街与街之间,常常明里暗里进行比赛,争先恐后地拿出绝招,玩出新花样,博得好名声。一般有提前准备、组织火神会、接送箱子、遴选身子、排练节目、出演官、邀社火、送社火、卸身子等诸多程序。

社火的组织者是火神会,会长一般由德高望重和家境较好的人士担任,城区则由街巷的街长或社团(如山陕会馆等)领导人担任。上下年社火结束时,要做好交接工作,将装有各种道具和衣物的专用箱子一一交代,放置在火神庙里。再对众位“身子(原指角色,后泛指演员)”进行点评鼓励,调整和确定来年主要的“身子”人选。然后,确定来年闹社火的主要节目和需众乡亲资助的经费即“乡钱”的筹措方案。没有火神庙的地方,将火神会的箱子送到新会长家,叫“送箱”,接箱人引以为荣。在火神庙商定的事宜,具有敬神畏神的权威性,不得触犯。这也是城乡社火得以年年相续,代代相传的一个主要原因。

城区社火一般一街自办,也有几街联办的。市郊传统上不办社火的个别村,届时下帖子邀请别村的社火前去演出,叫“请社火”,出村演出的叫“送社火”。迎接社火时,隆重而热烈,要鸣炮燃火,置香案焚香敬神,摆八仙桌端上酒席,大碗酒大块肉,身子们快速吃喝后按鼓声立即进行演出,再由灯官或“妄编”现编颂词即兴表说,宾主皆乐。不办社火的村庄,或唱眉户、秦腔戏,或唱皮影戏,又下帖子请别村前去观看。你来我往,各有特色,和谐热烈。

农历腊月,青海人戏称“忙腊月”,一年中的许多事都要办。城区社火一般以已放假的学校或会馆为集中演员排练的场地,专人指导演练。农村社火在农历十一月农闲时就开始操办。早饭后,咚咚的鼓声一响,四里八乡的“准身子”们就像士兵听到集合号,纷纷来到火神庙或场院,开始有序排练,或背台词或练动作,吃中饭时各自回家,不计报酬,没有埋怨。有事的可请假但要自己补上,旷工者要受罚,这是规矩。如遇上练扭秧歌、敲锣打鼓的,气氛热烈,满村皆乐,早早就闻到了年味儿。

闹社火一般在正月。待春节过后,再现闹春高潮。正月初八至十三前后,按各地风俗确定吉日,隆重祭祀火神、土地等神邸后预演,谓之“出演官”,一直到十六,十七演夜场叫“黑十七”。总寨、沈家寨地区地域辽阔,周边各村民俗不同,风俗各异,社火的大规矩雷同,但不少环节各有特色。一些地方白天晚上皆演,晚上叫“黑社火”。元宵节夜晚,又加篝火,再增明灯,多在“跳冒火”前后再演社火。城区社火则集中在正月十三至十四演出。

社火的节目五彩纷呈,包罗万象,可谓青海民间文化的小百科。其涉及面有:音乐、舞蹈、曲艺、戏曲、小品、快板、武术、杂技、工艺、美术等。涉及内容;从古至今,从人到神,从天到地,由人及畜,由天象及五谷等,几乎无所不包。表现形式:骑术、秧歌、彩灯、龙狮、旱船、高跷、高抬、假面舞、杂耍等,花样繁多,各有特色。表演角色有:庄谑同在,美丑皆有,男女老少,三教九流,形形色色。仅舞蹈就有八种:道具舞有旱船、狮子、苍龙、銭棍、灯舞、老秧歌、高跷等;哑剧舞有牦牛舞、打哈熊、哑巴等;鼓舞有花鼓、腰鼓、龙鼓、太平鼓、通天鼓等;灯舞有滚灯、顶灯、手灯等;面具舞有大头罗汉、动物舞等;杂剧舞有高抬、高跷等;小歌剧有小媳妇回娘家、猪八戒背媳妇、晒火药、箍马桶等;现代舞有汉、藏、回、土、撒拉、蒙古族等兄弟民族舞。

社火有三大特色。一是气氛热烈,观众随社火流动,人头攒动,社火重鼓响锣,各种节目同时上演,演员连扭带唱,还有以说为主的笑话谐谑,满场流动而逗人取乐;二是化妆随意,庄谑皆全,有不少角色是丑角,如胖婆娘,哑巴子,妄编,以丑为美,俗称“丑社火”,引人发笑。三是社火的节目,又分内场、外场,内场多是喜庆、庄重,载歌载舞的集体性节目,外场多为个体说笑打逗、自由活动而兼维持秩序的节目。这种特色决定了社火的娱乐性、大众性、喜庆性,民间又叫“百戏”,有效地浓烈了闹春气氛。

正式演唱叫“出社火”,是城乡的一件大事。农村家家户户要蒸大馒头,炸油饼和蜜散,备好酒菜,欢迎宾客。城区则由街道出面接待,客人多的,人前有光。火神会更是多方筹措,十分忙碌。

出场前,须先祭祀天地火神,香烟缭绕,十分庄重。然后,众乡老给火神会头面人物及社火大身子们逐一敬酒。待火神官一声令下,社火队出发。最前是“报儿”,骑马扬鞭,往来穿梭,频繁联络。之后是二三十人的马队,蹄声踏踏,旌旗猎猎,有序前进。火神官端坐于马上,在众马队簇拥下走在前列,八面威风。再后是哑巴等神角色,各具神态,其喜洋洋。往后是大队人马,熙熙攘攘,浩浩荡荡,在爆竹声、锣鼓声、欢呼声中前往会场。

社火的角色众多,多角色多形象而大场面。据有关资料,社火角色可归纳为五种:神话人物;历史人物;丑角人物;现实人物;典型动物形象。

神话人物是社火中的大角色。灯官,多说是春秋时楚庄公的化身,但在历史演变中兼人兼神,把他和火神祝融合二为一,成为人间火神会的总头目,故而又称火神官。由老成持重又语言利索者扮演,乌纱官帽,赤脸长髯,红袍玉带,持笏板跨骏马,所到之处,香案接桌,烟烛缭绕,炮仗连声,前有“报儿”呼报,后有大队接应,煞是热闹。有的地方,白天庄重是火神,晚上活跃为灯官,角色差异性较大,娱神兼娱人,两种扮相,各有说法。

八仙,其扮相在社火中文静庄重,多在晚间演出。是古代神话中的八位神仙: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李铁拐、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其含义是希冀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神仙护佑,万民安宁。有的地方边唱边舞,有的地方只唱不舞,外加寿星和侍童。唱词为《八洞神仙》,分别唱述八位神仙的扮相及神力,《酒色财气歌》、《过金桥》等,曲调以道情的为多,三弦、二胡、四胡、笛子、渔鼓伴奏。大娘,是王母殿前的十二位侍女,脚踩高跷,边唱边扭,装扮艳而不妖,动作雅而不俗,唱词多为吉祥祝福语。此外,还有《西游记》人物,表达老百姓降妖除怪,期盼平安;《白蛇传》人物,则希望人间自由、幸福常在。

历史人物是民间理想化、形象化的化身。多见的有一身正气而令奸佞胆寒,除暴安良而为民做主的包青天;保家卫国而奋不顾身,血战沙场而视死如归的杨家将:忠勇救主而血染战袍,出生入死而大义凛然的赵子龙;替父分忧而女扮男装,屡建奇功而布衣还乡的花木兰。有的地方还安排除妖保平安的秦琼、尉迟恭为社火开路先锋,一个黄脸、一个黑脸,意为社火壮行保平安,令人振奋。

丑角人物是社火外场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外形丑而内涵深。胖婆娘,据传是天宫送子娘娘的侍女,旧时为缺儿少女家送子,该角色是当时老百姓生活贫困,缺医少药,婴儿死亡率高,人们期盼四季平安,人丁兴旺的产物。化妆简单,戴头巾着红袍,露丑脸挺大肚,周身奇胖而走路摇晃,专找小媳妇扭捏作态,表吉语送生子,语言幽默,神态滑稽,直到被说者添香钱或红枣才肯离去。哑巴,据说春秋时楚庄公兵败被围,化妆为衣衫褴缕,蓬头垢面,装聋作哑之人方才突围。社火的这一角色,是他的化身,形卑而位尊。角色穿黄衣抹黑脸,哑而不语,手持棍棒专找妇儿或老人故作吓人状,讨要香钱,惹人发笑。

他是社火全部角色中的“大身子”,连火神官在开场祈祷时,他却端坐上首,故马报子説词有“手拿木棒不说话,社火队里最为大”。卖膏药,外形似喜剧丑角,白鼻子、眼旁贴膏药,语言诙谐,极度夸张,“我的膏药最老道,桃胶李胶杏子胶,松胶缥胶馿皮胶,麻雀的涎水蜜蜂的尿,虱子的肋巴虮子的腰”。手持膏药罐,不论白场夜场,夹在人群中游说,令人捧腹。傻公子,角色既丑又赖,好衣帽而丑品行,歪鼻斜眼,令人生厌,讽刺达官贵人家的纨绔子弟,众皆躲避,其作用是藉以维持秩序打圆场。

现实人物是社火内场载歌载舞的主要角色。

太平鼓,由旧军队传至民间。这是老西宁城区社火的一大特色。其化妆简朴大方,头戴包巾,腰系宽带,足蹬黑靴,鼓形细长,挎左肩而垂于右胯,表演时击鼓而慢舞,步履轻盈,寓意太平。八大光棍,亦由旧军队传入民间。男角着白衬衣套青夹夹,头戴礼帽或时尚毡帽,戴墨镜或茶镜,左手叉腰,右手持扇,边唱边舞,落落大方;女角和男角对舞,锦衣彩裙,头戴彩花,亦一手叉腰,一手持彩绸,款款细腰,袅袅舞步,惹人喜爱。唱词多为青海民间小调,如《四季调》、《织手巾》、《方四娘》等,音乐舒缓,节奏明快,表达了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钱棍儿,也叫杂耍,穿黑袄系战裙,头戴简易遮阳帽,手持一两端皆挖孔并穿有若干铜钱,长一米多的木棍,踩鼓点或音乐来回跳跃腾挪,舞动时铜钱随脚步叮当作响,多与踩高跷的大娘一高一低,一男一女配合而舞,并暗中保护高跷,饶有意趣。

摇旱船,也叫彩船,据说有南海观音普渡众生和一些青海汉民来自江南的生活写照两层含义。先扎一小巧玲珑,光华耀人且有彩棚而无船底的彩船,令船姑娘钻入,再用两手握住船帮,随轻快歌声和老艄公的划船动作做出乘风破浪,颠箥前进的各种动作,明快俏丽,惟妙惟肖。尤其在夜场,装上明灯,人船浮动,灿然夺目,恍若画中。

马报子,也叫报儿、报子,其作用和化妆都犹如军队中的探马,背吵子(即身背铜铃串)骑快马在社火中穿梭往来,加强联络。常常跑在队伍之前,给社火总管灯官老爷报信,又将其指示快速传达,使送、接社火有序进行,闹而不乱。表演时,俏皮夸张,似说快板,逗人直乐:“报子往前一走,荣华富贵就有;报子往后一退,白面磨了个满柜。”

货郎儿,本指担货箱手摇拨浪鼓,流动在乡间的小贩,这里是社火的角色。其化妆接近现实,贴近生活,白天表演时,身背货箱手摇拨浪鼓,穿插在观众中表说其生意经,逗人取乐;夜场时又挑内燃烛光的货担儿表演以说辞为主的小戏,随机应变,妙语连珠。如《卖手镯》:“北京的手镯南京发,西宁街道里没有它;有个姑娘时就买上,手上戴上满面光。做下的茶饭口味香,扎下的花儿闪闪亮;会扎猫儿卧竹子,会扎鸡儿吃谷子。会扎孔雀戏牡丹,会扎刘海撒金钱。”

妄编,其化妆滑稽可笑,边打竹板边现编,随机应变能力很强,一般穿插活动在外场。他的作用是通过插科打诨,幽默劝化来协助维持社火秩序,而不是生硬说教或训人。

青海人十分注重节日文明与和谐,力避口角是非。旧时一般不用警察维持秩序,而以角色的说唱劝化,十分有效。青海方言中的“妄编”,又含贬义,指废话连篇,随意胡编之人。妄编的説词,内容丰富,涉及广泛,从古到今,从物至人,由天及地,由水及山,包罗万象,叹为听至。民俗专家罗耀南先生搜集的《面食打仗》就列举了本地40多种面食的做法(其中有的已失传),构思精巧,别开生面,绘就了一副老西宁面食谱。

典型动物形象是社火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龙是社火中最显要、最活跃的典型动物形象,它既是先民们图腾崇拜的遗留,又是万民敬仰的吉祥物。传统的龙一般扎制十二节,象征十二月,夜场的龙体内燃蜡烛,通体明亮。龙舞是社火的重头戏。青龙象征治水顺利,风调雨顺;黄龙寓意江山永固,国泰民安。双龙则寓含万象更新,四海同春。龙舞每节须一人持舞杆,在龙头老大的带领下,十二人按锣鼓击点儿和唢呐音乐统一动作,或仰头直上云霄,气冲斗牛;或蜷头曲尾,理须挠麟;或舒展自如,腾云驾雾;或二龙戏珠,变幻无穷。虽为道具,但通过高手舞动,气势自现,令人振奋。待舞龙稍停,自有观众蜂拥而入,携儿带女,呼爹唤娘,涌至龙身下低头穿过,谓之一元复始,大吉大利。至社火整个结束时,又争抢龙须,求万事如意。

狮子舞,据说由波斯传入,社火中的狮舞,寓意兽王镇妖辟邪,百姓四季平安。其制作重在头面,既要雄伟,威风凛凛,又要耳目灵活,运转自如。舞动又需会武功的演员,且头尾两人配合默契,动作一致。在典型形象中,北方狮子凶悍雄健,南方狮子聪颖和善,青海狮子讲究须多毛长。大狮子叫“太狮”,小狮子叫“少狮”。表演时,“武狮子”爬高、跳跃、扑猎、打斗,样样皆精,极力表现其威猛、强悍;“文狮子”则挠痒、嬉戏、打滚、抖毛,形态逼真,体现其温驯、和顺的性情。舞时,大小相间,文武穿插,雄健和温驯同在,强悍与和顺共存,是社火的一大亮点。社火场外,人们争相邀请狮子舞到家里跳跃表演,搭红披彩,放炮焚香,以为驱邪降福。

竹马子,多在夜场演唱,是用细竹片扎成马形,内点蜡烛,通明鲜亮,又系在少儿演员的身子上,马头朝前,马尾在后,骏马随着演员舞动而栩栩如生,人马皆动,活泼可爱。此节目据说与青海自古多战事有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又说寓禄马皆顺,马到成功。此外,“猪八戒背媳妇”,“新媳妇骑馿回娘家”都绑扎或猪或馿,扎法同竹马子,别有寓意,很受群众喜爱。

高抬是社火的又一亮点。初由假人在方桌上表演,后经民间世代相传和不断发展,遂将方桌演变为活动的方形木案,铁杆的高度和惊险度也不断增加,假人演变为真人,内容也充实为戏曲。制作时,先用上好木料打造外形别致、且能糊纸的木案,其下安装可运转自如的滑轮。再将一根或数根直径约三四厘米、长六米左右的钢筋,按要求所需,弯曲造型作为骨架。再在其上焊接可绑扎演员和其它造型的小站点,后将钢筋牢牢固定在木案上。这就是完整的高抬架子。一台高抬就是一台戏,艺术造形无比玄妙,高深莫测,人物形象真切而充满活力,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们看着品着,说着议着,就像喝了百年老酒,耐得住细细咀嚼,体味深厚的文化内涵,隽永而醇厚。

高跷在社火中同样引人瞩目。首先要准备好跷子,这是一般高半米左右的硬木,中段挖卯安放脚踏板,末梢安装与角色相适应的小鞋子。演出时,化妆好的身子,将与角色相配的跷子按左右牢固绑扎在小腿上,就可站起扭动舞步。上场演唱时,舞姿翩翩,风情万种。万民仰视,歌自云端来,裙在半空飘,好似仙乐飘渺,身姿分外苗条,效果自然与众不同。踩高跷也有文武之分。文高跷边走边唱,轻歌曼舞,注重抒情,小有舞步;武高跷则在场内,舞动之后,表演倒立、劈叉、跳跃等高难动作。有的身子,故意摔倒,让众人大惊,待人们跑去抢救时,会突然一个“鲤鱼打挺”,翻身跃起,又令人心跳不已。

秧歌舞是社火的保留节目。也有新老之分。总寨社火的老秧歌一般不讲究规整的队形,化妆随意而简朴,扮男不扮女,脸谱较丒并不统一,身子将皮袄反穿,羊毛裸露在外,头戴羊角帽(帽长且顶尖,又称高尖帽),身背腰鼓,一般是四至八人,由领头者领跑进场后绕场转圈,也有其他身子跟着跑进场,众人边跳边敲鼓,先跳后领唱而众和,唱时不跑不敲,唱后又敲鼓又跑。一面率先营造浓烈的社火喜庆氛围,一面将其它角色亮相。唱词或是大表吉祥,希冀人寿年丰,五谷丰登;预祝事业有成,高升大发。或是诙谐幽默,风趣惹笑,使节日欢乐祥和;也倾诉农人艰辛,渴望幸福生活。

老秧歌是青海特产,体现“丑社火”的丑,它是先民羊崇拜,以羊为美的遗风。新秧歌,讲究化妆、造型、队形,以身子们手持红绸,舒展四肢,随鼓点欢快舞动,注重跳出花样、身段、气氛,营造热烈、欢乐、喜庆、吉祥的氛围,讲究充满时代气息的美感。一般不唱,着重展示队形美、舞姿美、和谐美。

鼓、钹是社火中必不可少的道具。鼓能传声,钹能助威。有了鼓钹,则顿时能催化喜庆氛围,营造撩人的浓烈气息。此外,鼓钹声还发挥着指挥和传递信息的作用,故社火离不开它们。冬月排练,演员们靠鼓钹声提示、催促,群众靠鼓钹声集聚、助威。正式演唱时,场子靠鼓钹声规整,不少地方以鼓钹声提示群众打圆场子,预告即将开始演唱或社火即将结束;身子靠鼓钹声警示、会意,何种鼓钹声该何节目出场,何种鼓钹声该这场社火结束并转移等。因而鼓钹声是人们在社火中约定俗成、业内能心领神会的特殊的信息。

城区社火则明显有别于城郊社火,更多地体现了高原古城街市文化的内涵。

社火期间,城区市中心在观门街、文化街、兴隆巷、南北大街等地还安放许多牌灯,呈牌楼式或卧桥式,架子、灯箱皆用上好木料制作,灯箱的两面设画面,长约一米多,高近一米,中点蜡烛。画面的内容,充分发挥了城市文化的特长,内容丰富,书画技艺高超,或是三国演义,或是西游记,或是竹菊梅兰,或是诗词书法,或是高原山水,绚丽多姿,无比精彩。待夜幕降临之时,万盏明灯齐放光明,老街顿显风姿,宛如群星灿烂。此时,天上明月,人间华灯,交相辉映,恍若仙境。观赏牌灯,是领略高原文化,体味清风明月的佳机,又可积累知识,提高素养,进行美的享受。

城区社火多富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逐渐形成传统艺术,令人目不暇给。据罗耀南《社火词曲选注》介绍,城区社火除了走街串巷,街头献演外,还向政府机关送演,收香钱以备来年。

隍庙街的仓院社火,举办者是粮食经营机关和行会,财力雄厚,人才济济,其社火演员众多,化妆优美,演技精湛,所演节目青龙、黄龙、高跷、彩船、八仙、灯官、五鬼闹判、罗汉戏柳翠等独具特色,成为保留节目,颇得市民好评,争往观看。

山陕会馆的社火,有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及西宁商人的参与,他们见多识广,善于创新,加之多种文化融合,颇负盛名。高抬,外地商人叫“铁芯子”,扎制精巧,造型美观,以惊险奇绝而著称,其中的节目“出五关”,关公的刀尖和刀柄各立一位皇嫂;“彦贵卖水”的扁担上,两头各站一小姐与丫鬟。高跷,高达五尺左右,演员彩妆上阵,凌空载歌载舞,别是一番韵味。狮子舞,道具方桌可叠至三四层高,所扮狮子或腾空或跃地,跳跃自如,或戏球或理毛,生动细腻,技艺不凡,令人叹为观止。花鼓,节奏井然有序,鼓点变化多端,富有神韵,别具情趣。

观门街的社火素以“三绝”闻名。火神官(西宁人也叫春官)由杨天寿扮演,演技纯熟,富于神态,对答如流,和别的社火队相遇而对话时,语出惊人,对答如流,往往使他人甘拜下风,让道与过;赵财神由任西林所扮,武术高超,动作熟练,刚健威武,风格自成;火球由陈生海扮演,在一绳两端各栓一铁丝笼,内放炭火,夜间甩舞时如火龙嬉戏,双火流彩,使人目不暇接。法院街的社火素以多扮神话传奇见长,扮相古典而高雅,演技特别而脱俗。

南大街的社火又以别具风格的夜间胭脂马而闻名遐迩。马的造型栩栩如生,扬鬃奋蹄,如奔似驰,富有神韵。内点蜡烛,通体透亮,且以马夫的技艺高超而令观者叹为观止。

旧军队的社火,约有千人参与,阵容宏大,锣鼓助威。1943年,在西宁各中学教书的湟源人石殿峰在原民间小调“再等上一等我”的基础上,填词写成“四季歌”,由当时在西宁学校教音乐的王云阶记谱,发表于青海民国日报“乐艺”副刊,广为传唱。青海民国政府主席兼四十集团军总司令马步芳遂组织西宁文化教育界的王洛宾、赵永鉴、周宜逵等人,在八二军编创和导演“八大光棍”等社火节目,有100多对青年军人装扮的男光棍头戴礼帽,身穿青袷袷白汗禢,女拉花姐儿着艳服头插花,载歌载舞,边唱“四季歌”等小调,边跳民间对舞,唱词新颖,风格清新,一时轰动。期间,还引进了临夏风格的坠地太平鼓(也叫筒子鼓)150多面,配以铜钹,时而齐击,鼓声震天,气魄不凡,时而花样击鼓,变化多端,增添节日气氛。

城市社火一般到正月十七结束,期间各街还演唱以长篇故事为主,预祝来年心想事成,安享太平的“太平秧歌”。乐器为一鼓一钹,单唱、对唱而辅以简单的舞蹈动作。每段四句,即兴变化,开始是“调首”,中为大段叫“阳歌”,结尾是两句“调尾”,有时演唱者之间打擂台。之后,老西宁的社火陆续结束,人们又以新的面貌在龙抬头的日子里开始了新一年的活计。

青海社火已形成高原特色,倾注了浓厚的地方文化,承载着厚重的河湟民俗。人们喜爱社火,更向往红日高照的好光阴:“二龙戏珠的好身手,耍社火,狮娃儿滚了个绣球;正月的日子好红火,四乡里,尕妹俩浪了个雅受;啊一日出来个红日头,我俩儿,好光阴美美儿过走。”(撰稿:耀南 晓天)

作者简介

滕晓天,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青海省花儿研究会名誉会长;地方民俗研究学者;主编花儿学术著作20多部。

原标题:《【文脉城中】丛书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 1):五彩斑斓的城中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