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社火,黄土地上的色彩狂欢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04-26 00:40

古老的社火,黄土地上的色彩狂欢

社火,是一种广受平凉人喜爱的民间传统庆典活动,它由汉代的“社祭”演变而来。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平凉大地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耕作模式,祈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是百姓共同的愿景。

寒冷也挡不住耍社火的热情。

亘古以来,人们通过祭祀、舞蹈、声乐等娱神活动祈求佑护,而社火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在民间有“社火娱神,香火娱人”的说法。除了娱神外,社火更是一场当地群众自发组织的盛大的民间狂欢节。

乡村巡游社火。

在平凉,社火由来已久,几乎每个村社都有自己的班子且传承有序,完好地存续下每一个仪式与多样化的表演形式。步社火、驴社火、武社火、文社火……甚至是类似“真人学假”的表演——高跷芯子、高台芯子等,在这里都能看到。年末岁首,是平凉社火排练、展演的高峰期,整个正月,耍社火、看社火成了一家老小的大事情。平凉乡民将社火表演当成是自家的事,争先恐后,无论规模大小、行头如何,都不影响人们参与的激情。这场全民参与的狂欢,闹了千年未曾间歇,成了这片黄土地上最浓艳的一抹色彩。

村里的文化人在社火出发前说一板议程。

平凉各村的社火队,都是村民自发组成的,经费都是各家凑得。大村花在置办行头上的钱,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小村最多也就几百元,画脸谱没有油彩的就用炉灰代替,自家长辈就能给拾掇得像模像样,一样耍得热闹、喜庆。

花红果硕、牛羊满圈是彩车造型不变的主题。

正月里,社火队经常外出游演,摊上远一点的村子,队员们天不亮就得开始装扮。有时候,小一点的孩子化好妆后,只能由父母喂着填下肚子。即使游演很辛苦,演出社火的机会,仍是父母们极力争取的。在本地人看来,扮演过社火角色的男孩会前途光明,飞黄腾达,女孩会找到一个好婆家,生活幸福。因而正月里耍社火、看社火便成了一个家庭的重头戏,一人参演,全家齐上阵,当后勤做保障。

打麦场上集中亮个相。

每年社火队四处游演前,都会先在本村耍上一天,叫社火出坛。出坛前,老会长和参加游演的成员要到村外的小庙前祭天地祖先,祈求神灵保佑游演平安,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社火队外出走村游演,也有着一套完备的流程,从下帖迎接到送走,遵循、执行传统,是各村庄间的默契。

平整、坚实、宽敞的麦场是社火游演的主要场地。社火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常见的表演形式不外乎步社火、舞狮社火、高台社火等。

高跷,平凉人俗称“柳木腿”。

高跷社火也叫踩拐子、踩撅把、柳木腿等,演出的人多是有朝气有活力的年轻人,他们在高跷上也能玩出花样,扮什么样的角色就有什么样的走法,有功夫的甚至还能踩着高跷翻跟头。

高跷芯子,是一种踩高跷抬芯子表演的社火。表演时,需要由八个训练有素的壮汉每四个人一班轮流抬轿,且要步调一致,以保障上方轿中孩子的安全。

旱船社火也叫“划旱船”“跑旱船”等,演出时一般只需要两个人,分别饰演船姑娘和艄公。

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百看不厌。

高台芯子,大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三轮车、拖拉机、小型货车都可用来表演。庄浪县能工巧匠辈出,不论是芯子设计还是车辆装饰,都叫人叹为观止。

步社火是平凉最常见的社火形态,老少皆宜,安全稳当,表演者扮好身子,戴上行头,拿上武器,就能参加游演。正月里的平凉草峰,黄土地的颜色成了世界的主色调,缓缓走过的步社火,成了最靓丽的色彩。

舞龙、舞狮,社火表演最受欢迎的节目。

岁岁年年,这片黄土地上延续着古老的传统,也洋溢着最质朴而温暖的欢声笑语。

原文摘自《地道风物·平凉》,有增减、改动。

收藏

举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