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在中国北方亦称“射虎”,在甘谷方言中读(she hu),既是一种最早的扮兽戏和“村傩”活动,又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只有战胜了野兽才能生存,所以常在猎兽之后聚会扮兽狂欢庆贺。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入农耕时,土地便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期盼五谷丰登”“祈求人丁兴旺”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人们往往以户族设“堂”,以村、堡设“社”,并把一切与“社”有关的事称之为“社事”。至今流传在秦人古道郭家山村的社火就属于这种旨在“祈福禳灾”的“村傩”性社事游艺活动。
每逢冬尽春来,生活在秦人古道郭家山村的人们必然会举行这一旨在“祈福禳灾”的“村傩”性社事游艺活动,届时锣鼓火把助威,狮子龙灯游行,人群相随,以“人威”来助长“神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风俗。在旧社会,其与“香火还愿”的风俗如同挛生姊妹,均在把尊神拜仰,愿威灵庇佑,恕蛮人愚蠢,免降灾殃。在新时代,整个活动除了祈福禳灾的环节之外,更为典型地是极具本土特色的民俗表演内容,人们往往是借其“娱神”“酬神”的活动,来抒发“溯源”“寻根”的报本之情,从而达到“娱人”“聚人”“凝心”“铸魂”的正真目的,其含意深邃而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