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的社火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02-05 18:58

听老辈人讲,腊月23这天洋县人不叫小年,叫装仓,大年初一才是小年,大年是正月十五。

这个说法,只听老人们讲过,没考证过,也无法考证。但依洋县年俗,最热闹的是正月十五这天。人们早早地吃罢元宵 ,目标一致奔向县城看社火。整个县城,可以说是万人空巷。

社火分北社火和南社火。南社火也叫过社火,仅限江西丰城的赣江西岸一带,身着古装打扮的大汉们,抬着菩萨或文、武神像,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过,拿北社火的说法,属地社火,类似洋县的扫五穷。

北社火又名射虎,相比南社火丰富得多了去,有地社火、抬社火、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社火、血社火、山社火、狮舞社火、唱社火等派系之分。无论哪一种,分别融进了戏曲、美术、舞蹈、武术、杂技、音乐、队列等,观赏性极高。

作为区域社火之一,洋县社火,就我的观察,是将许多派系集于一身,既吸收了西府宝鸡那边血社火的一些元素,又有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表演的地社火,还有以古戏为内容的脸谱化抬社火。就连不常见的唱社火,在“文革”期间,以“忠之舞”、呼口号的形式出现过。

《礼记•祭法》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也就是说,社火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到商周时期,宫廷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称之为“大傩” ,就是带有巫术性的一种舞蹈。北宋时的邢昺,在其《论语疏》里,称傩为逐疫鬼也。查资料,后来的社火形成,应在元末明初时期。

洋县新城区没建前,县城的主街道只有东、西、南、北四条。社火队伍在各自的村、乡镇表演完后,再进城,在县里的统一组织下,从东街进入,至西街,然后绕到北街,再到开明寺广场汇聚比赛。

有意思的是,像“扫五穷”这样的民俗活动,被冠以封建余毒遭封杀,而同样源于上古时期祭祀的社火,却在“文革”期间照样举行。只是各种脸谱和造型,不再是戏曲中的那些人物,而是工、农、兵和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等时代特征的造型。尤其是队列,清一色的草绿色军装,每个人手持“红宝书”,走不多远,摆出个“忠”或苦大仇深造型,跟着就口号。喊出的口号惊得房顶上、树梢上的麻雀扑棱棱地乱飞。

洋县社火大致分单台“桌社火、芯子社火、高跷社火和跑社火。单台社火以扎彩的方桌或条桌为台架,选10岁左右的儿童2—3人,画脸谱,着戏装,扮古戏里的人物,用棍杠做支柱,紧系角色,置于桌面,由人抬着,在锣鼓声中巡游。



芯子社火有小芯、大芯、转芯区别。芯子由铁棍制成,曲拐处做“扇面”或古兵器样,站“角色”。小芯一般为两层,适合小型戏剧人物站立;大芯4—6层,适合大型戏剧人物站立;转芯,就是可盘旋转动。最有看头的,是六层大芯悬台社火,高达十几米,能站16个不同角色,抬者达30多人。扮演的角色一般选10岁左右的孩子,为平衡和安全考虑,下部用磨盘石压底,以免发生意外。即便这样,还是有意外发生。有年在老邮电局那儿,有个孩子突然间动了一下,从上10米的高空掉了下来,幸亏防护人眼明手快,将那孩子接住了。

还有一回,在东街,有个孩子站在7、8米的空中睡着了。下边的人拿着长杆边捣边喊,嗨——,不敢睡了,不敢睡了......小家伙呢,依然呼呼大睡,惹得满街人哈哈大笑。

高跷社火,又称高脚社火,以1至2米的柳木杠,绑在小腿外侧,在行走的过程中,按剧情作哑剧动作,做一些“圆场”“龙摆尾”“插花”“雀跃”“扭摆”等一系列动作,惊险又好看。



像舞龙、耍狮、小丑造型等,属跑社火。跑“半边月”“三插花”“四连梦”等动作,特别是滑稽表演的“秃子顶灯”“花换布”“大婆娘点豆”等情节,能将人的眼泪逗出来。

早前人抬牛拉满大街游行的现象,已被各种机动车辆取代。遗憾的是,我有几十年没能观赏到家乡的社火了。只能从老家那边发过来的视频中,饱饱眼福。

【作者简介】左龙岗,男,祖籍陕西洋县人,现居湖北襄阳市。结缘文学创作迄今,已在全国多家报刊杂志发表百万字作品。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