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2-12-21 07:39

协同创新结硕果应时谋定再发力

 

  陕西关中平原又称“八百里秦川”,自古以来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不仅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更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作为陕西三大区域的龙头,全省追赶超越的“稳定器”和“起跳板”,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中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关中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城乡一体化步伐日益加快,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但仍存在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弱、县域经济差距悬殊、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等问题。本文以关中地区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为基础,以“关中协同创新发展规划”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为引领,通过宏观对比和微观剖析,探寻经济新常态下关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

 

  一、关中地区经济发展成果

 

  关中地区包括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及杨凌示范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7%2017年末常住人口2419.64万,占全省63.1%。关中地区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蒙俄等“一带一路”三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的重要节点,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前沿,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十二五”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关中地区着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总量在全省“挑大梁”。

 

  (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经济总量日益攀升。近年来,关中地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从2010年的6352.9亿元,提升至2017年的14092.03亿元。从三大区域经济总量占比看,关中地区持续占据主导地位。2010年,关中、陕北、陕南三大经济区域经济总量结构为62.8:26.1:11.12017年为64.6:21.4:14.0,七年间关中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均在六成以上,且与2010年相比提高了1.8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2017年关中、陕北、陕南一产增加值占比为59.6:16.6:23.8,二产增加值占比为58.8:26.9:14.3,三产增加值占比为72.2:15.9:11.9,关中地区三产经济规模最大,超过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二。分行业看,2017年关中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省59.8%,分别高出陕北、陕南43.43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省54.4%,分别高出陕北、陕南2041.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72.2%,分别高出陕北、陕南72.256.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79.5%,分别高出陕北、陕南70.268.3个百分点。

 

 

  经济增速稳中有进。关中地区经济快速发展,2017年经济总量较2010年增加1.2倍,年均增长12.1%。分三次产业看,2010年至2017年关中地区生产总值增幅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增加了近1.6倍;增幅最小的是第一产业,增长了73.5%;第二产业增长了1倍。分行业看,201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49.39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85.6%;工业增加值4685.02亿元,增长9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09.46亿元,增长近1.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50.10亿元,增长1.5倍。

 

  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从产业结构特点看,关中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7.345.1:47.6,一产占比较低,二、三产占比相对较接近,整体呈现“一小两大”的结构,而且逐渐演变为“三、二、一”的结构序列。从结构演变情况看,关中地区一产占比除2010年至2011年有小幅上升外,整体呈现平稳下降的态势,由2010年的9.4%下降为2017年的7.3%;二产在2012年以前呈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峰值50.8%,后逐步下降至2017年的45.1%;三产占比在2012年前呈现下降趋势,最低值是2012年的39.8%,后逐步提高至2017年的47.6%,比2010年提升了6.2个百分点。优势产业快速增长,西安的交通运输设备、航空航天、电子,宝鸡的机械、电子、食品、饮料、烟草,咸阳的电子、纺织、医药,渭南的农副食品加工、钼、黄金等有色金属,铜川的煤、铝、水泥、陶瓷,杨凌示范区的环保农资、农牧良种、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药等都具有明显优势。

 

 

  (二)城镇化水平逐年提升

 

  城镇化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通常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同时也反映了随着地区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得益彰,关中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较高,2017年关中地区城镇化率59.5%,高出全省2.7个百分点,高出陕北0.5个百分点,陕南11.9个百分点。与2010年相比,关中地区城镇化率提高了9.7个百分点,同期全省提升了11.1个百分点,陕北、陕南分别提升了11.214.0个百分点,均高于关中。2010年关中地区城镇化率与全省最低的陕南相比差距为16.2个百分点,2017年该差距缩小了4.3个百分点。

 

 

  (三)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整体上看关中地区居民收入在全省处于较高水平。2017年关中地区所辖市区城镇居民收入平均值为34201元,较2010年增长97.7%,较全省均值高出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平均值为12685元,较2010年增长1.2倍,较全省均值高出23.6个百分点。从地区内部看,市区间收入差异越来越大。2017年关中各市(区)城镇居民收入标准差为3833.3,比2010年提高34.5%。城镇居民收入最高、最低的西安、渭南分别为38536元、29808元,相差8728元;而2010年两市城镇居民收入相差6326元。各市(区)农村居民收入标准差为2939.9,比2010年提高1.1倍。与关中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平均值相比,收入最高的市高出均值3837元,差距较2010年扩大86.2个百分点,收入最低的市低于均值2425元,差距扩大84.1个百分点。

 

 

  (四)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关中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为地区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城际铁路、关中环线和大西安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联接全国的铁路、高铁、高速公路及航空立体交通网络日臻完善。截至2017年底,关中地区公路里程达69503公里,占全省总里程的39.9%,较2010年增加62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2000公里,占全省总量的37.9%,较2010年增加709公里。高铁营运里程约580公里,约占全省总里程的68%。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蓬勃,为百姓生活增添便利。2017年关中地区邮电业务总量680.09亿元,占全省总量的71.4%,较2010年增长2.9倍;移动电话用户2884.07万户,占全省总量的68.3%,较2010年增长66.9%

 

  二、关中地区经济发展亮点

 

  (一)高效特色农业助力“夯基垒台”

 

  关中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是全省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关中地区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粮食产量稳占全省的“半壁江山”。2017年关中地区粮食产量731.82万吨,占全省总量的60.2%。在抓好粮食增产的同时,关中地区突出渭北苹果、秦岭北麓猕猴桃、西咸新区都市农业等板块特色发展,2017年水果产量1287.5万吨,占全省的71.5%,比2010年增加296.3万吨,增长29.9%。其中苹果产量858.22万吨,占全省的74.4%,增加162.97万吨,增长23.4%

 

  (二)雄厚科技资源打造“发展引擎”

 

  关中地区高校云集,聚集了全省80%的科技资源,是全省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地。2017年,陕西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419亿元,投入强度达2.19%,其中大部分经费投入都在关中地区。关中地区的中心城市西安,位于西部的咽喉,拥有全国仅次于上海、北京、武汉的科技教育实力。关中地区创新资源富集,拥有两院院士64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15个,科技活动人员、有R&D活动的单位数、拥有发明专利数等重要指标均占到全省85%以上,建立3D打印、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8家。2017年,关中地区建立了一批科技研发平台,搭建了一批孵化平台,组建了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力促进了创新供给能力。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安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咸新区“双创”示范基地等相继获批,为全面创新驱动提供了活力和动力。

 

  (三)经济外向度提升重塑“陕西名片”

 

  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发展积淀,关中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相对于陕北、陕南等两大经济区域具有“一览众山小”的优势。“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机遇多重叠加,为陕西外贸发展带来新契机。2011年西安综合保税区设立,2013年“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启动,2017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逐步将关中地区对外贸易驶入快车道,推向新高度。2017年关中地区全年招商引资790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8.9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6.9%17.6%。进出口总额2665.95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98%,较上年增长37.4%;其中出口总额1623.38亿元,占全省97.8%,增长58.8%2017年,关中地区实际利用外资57.45亿元,占全省总量的97.5%。高规格旅游接待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17年底关中地区拥有星级饭店205个,占全省总量的58.6%

 

  (四)市场主体日益壮大引来“源头活水”

 

  基本单位是构成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单元,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蓄水池”。2017年,关中地区法人单位数量突破46万,占全省总量的63%,较2010年增长1.2倍。从关中地区各市(区)情况看,法人单位存量及增速参差不齐。截至2017年底,存量最大的是西安15.2万,占全省总量的33.1%;数量最少的是杨凌示范区,不足全省总量的0.6%。增速最快的是宝鸡,增长1.3倍;其次是西安,增长1.2倍;增速最慢的是渭南,增长68.5%。随着商事制度改革,营商环境改善,关中地区新设市场主体“井喷式”涌现。以西安为代表领跑全省市场主体增长,2017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6.64万户,同比增幅92.60%。关中的其他地方市场主体增速平稳,其中杨凌示范区3215户,增长24.81%;宝鸡市3.54万户,增长21.32%;咸阳市3.34万户,增长19.13%;渭南市3.85万户、增长16.91%;铜川市7436户、增长14.08%

 

 

  三、关中地区经济发展困境

 

  (一)城市“抱团”发展基础弱

 

  关中地区下辖“五市一区”,提升个体间的凝聚力是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存在诸多困难,地区整体优势难以形成。一是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关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西安,2017年生产总值7469.85亿元,相当于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郑州的83%,相当于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重庆、成都的38.3%53.8%。二是城市经济梯度大。根据区域经济理论,测算关中地区经济规模第1位的西安与其他市(区)的“首位度”,得出咸阳为3.3,铜川为21.4,宝鸡为3.4,渭南为4.5,均高于首位度为2的合理数据。表明区域内城市分化较为明显,西安与关中其他市(区)经济规模差距较大,西安的经济外溢带动效力较低。三是产业关联不紧密。从关中地区各城市看,西安和咸阳支柱产业趋同比较明显,不利于合理充分的产业链条形成;西安与其他城市经济落差大,很难形成平稳衔接的产业链;区内大中小企业普遍延续传统的经营模式,缺乏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

 

  (二)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大

 

  关中地区下辖32个县(市),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前20名”中占据9席,县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将201732个县(市)在“县域经济考核体系”中的三个数量指标“地区生产总值、总税收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聚类,按照聚类结果将以上县(市)分成四类,第一类包含1个对象:韩城市。第二类包含7个对象:乾县、岐山县、兴平市、三原县、凤县、凤翔县、彬县。第三类包含15个对象:泾阳县、华阴市、蒲城县、礼泉县、周至县、眉县、武功县、蓝田县、扶风县、大荔县、旬邑县、富平县、长武县、麟游县、澄城县。第四类包含9个对象:宜君县、陇县、合阳县、永寿县、淳化县、太白县、潼关县、千阳县、白水县。经测算以上四类对象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中的平均位置分别为:1位、11位、40位、56位;地区生产总值均值分别为:213.62亿元、206.76万元、125.18万元、62亿元;总税收收入均值分别为:41.13万元、9.98亿元、5.29亿元、1.81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值分别为:24425元、21848元、17208元、15815元。由此来看:关中地区下辖32个县(市)在综合实力、经济总量、三大主体收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5:关中32个县市的谱系聚类图

 

  (三)可持续发展环境约束多

 

  近年来,关中地区在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压力加大,地区经济发展受水资源、能源、环境等约束,客观上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利用资源、提高规模效益,谋求可持续发展。一是水资源短缺。关中地区水资源短缺,水资源量仅占全省19%,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4%。水体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彻底根除,渭河干流仍有两个省控断面以及新河、皂河等支流入渭断面水质为劣Ⅴ类。二是能源利用率不高。关中地区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个别市区能源消耗强度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空气质量堪忧。关中地区主要城市春冬季空气质量经常处于全国空气质量较差行列,中重度雾霾天气频繁出现。2017年,咸阳、西安、渭南等三个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有所减少,其中西安减少12天,重度污染天气增加3天。

 

  四、关中地区经济发展契机

 

  (一)“一带一路”搭建新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进互利互赢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倡议使陕西由对外开放的大后方转变为最前沿,有利于关中地区发挥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历史文化和科教资源等综合优势,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沿线地区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实现国际产能合作和国内产业对接,拓展开放合作广度和深度,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倡议有助于关中地区依托航线联通、铁路贯通、公路畅通的综合交通网络,构建立体开放通道;有助于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建设人文交流高地;有助于推进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中亚国家联合建设旱作农业技术研发中心、深化经济交流合作。

 

  (二)“两个规划”擎绘新蓝图

 

  近期,与关中地区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两个规划相继出台,一是我省于十三五之初制定的《“十三五”关中协同创新发展规划》,二是2018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发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十三五”关中协同创新发展规划》制定目标是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关中地区统筹优化发展要素配置,推动关中地区发展迈向更高层次,真正承担起引领全省、辐射西北的重任。《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是国家立足西北,着眼全国的宏大规划,以创新求跨越,以文化塑标识,旨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规划中还特别提出要建成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加强西咸新区、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建设,强化面向西北地区的综合服务和对外交往门户功能。

 

  (三)“三个经济”开启新模式

 

  201711月,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提出“加快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对全省经济发展标出了新的锚点。“枢纽经济”有利于关中地区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提升辐射效应,增强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创新产业发展内涵,通过吸引聚集“五大要素”衍生新的产业类型,为关中地区现代产业体系重构和创新注入新内涵。“门户经济”能够为关中地区统筹内外优势、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重要抓手;“流动经济”更加注重要素流动带来的经济价值,有利于加速营商环境的提升,有利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速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五、关中地区经济发展路径

 

  (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抢抓发展机遇

 

  “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是近期国家发布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全面规划了横跨39座地级市,延续未来近20年的“一揽子”发展规划,明确了从空间格局、产业体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开放合作、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重点任务,为关中城市平原群的跨越式发展吹响了号角。其中“西安正式入列中国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层面提出并升级西咸一体化,首次明文提出调整优化行政区划,推动彬县、三原蒲城等撤县设市”等一系列部署,更是为我省关中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要深度融入规划,加快关中城市协同发展,壮大发展根基,提升对西北地区发展的核心引领和向西开放战略支撑作用,强化西安面向西北地区的综合服务和对外交往门户功能。

 

  (二)围绕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根基

 

  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电网、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支撑保障发展能力。一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推进建设“米字型”高铁网,畅通加密关中城际铁路网,推进大西安地铁网建设。二是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树立柔性治水理念,坚持内部挖潜与外部调入并举,水源涵养、水系连通、水量调蓄。三是提高能源保障水平。完善能源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生产生活能源保障水平。建设满足主力电源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跨区域调度。四是建设信息智慧关中。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三)围绕引导产业互补互促,加速经济发展,

 

  突出市场主体地位,依托交通干线网络,利用城市集聚功能,发挥产业比较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围绕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输变电、数控机床等优势领域,实施工业强基战略。改造提升有色冶金、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提高集中度,推广循环经济。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构建航空、卫星应用、集成电路、物联网等产业链,打造西安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制造和宝鸡新材料等国家产业基地。三是发展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抓好西咸新区都市农业等板块特色发展,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农业。

 

  (四)围绕凝聚科技转化势能,提升创新能力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促进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形成具有陕西特点和优势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一是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基础研究能力,围绕先进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领域,组织开展适用技术研究。加快基础制造、通用机械、数控装备整机及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研究,强化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超导及高性能特种稀有金属、石墨烯等新材料技术研发,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制造、高端存储芯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二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强化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评估、引进吸收、推广应用,有效提升就地转化率。以需求为导向,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网络平台。鼓励企业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真正发挥科技人才在创新中的核心要素作用。着眼“高精尖缺”,组织实施国际引智、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五)围绕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提升城市水平

 

  构建以大西安为核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中平原城市群。一是推进大西安建设。加快省市共建大西安步伐,统筹人口、产业、交通、资源等要素,推进西安、咸阳、西咸新区规划建设。增强重点板块高端产业、高端要素、高端人才聚集能力。二是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提升咸阳、西咸新区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三是加强中小城市建设。支持宝鸡、渭南增强聚焦辐射功能,建成百万人口大城市,继续支持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支持经济发展较快、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规模较大的县城拉大骨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培育成为新生小城市。继续加强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和特色小镇建设。四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城镇卫生计生、养老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就业创业和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

 

  (六)围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异

 

  坚持产业承载园区化、城镇建设特色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支持县域经济做大做强。一是支持县域园区建设。引导相关企业向园区聚集,重点发展资源深加工、食品轻工、大工业配套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商贸物流、特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和发展“一县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加快推进创新型市县(区)试点。结合区域资源和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引导创新要素进入县域经济,强化特色农产品的品种研发、精深加工、电子商务等技术创新与应用。三是强化资金支持。加快研究设立省市县各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支持创业创新基地市县、县域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及平台建设。鼓励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托管县域工业集中区,发挥其对人才、项目、企业、服务和资本等聚集效应,支撑中小企业快速孵化、集聚发展。

 

  (七)围绕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共建美好家园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共治、共保、共建,全面提升关中地区生态功能,建设美丽关中。一是实施环境联防联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建立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推动城镇燃煤减量替代,进一步提升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二是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强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强化水资源节约和利用,严格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三是优化绿色发展环境。加快恢复修复渭河及泾河流域湖泊、湿地水生态环境,推进渭河两岸植被绿化,着力构建以秦岭北麓、渭北台塬、渭河和泾河沿岸生态廊道为主体的关中地区生态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