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史称陇州,为陕甘宁三省通衢和边贸重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素有“秦都汉关”之称,是先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在省、市教育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贯彻中、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在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布局的同时,聚焦“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深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有效推动教育事业均衡、科学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县先后荣获“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省级‘双高双普’达标县”、“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等荣誉称号,中高考成绩连续三年稳居全市前列,各类赛事硕果摇枝条,教育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现将我县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2009年以来,我县乘宝鸡市“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之东风,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深化内涵、整体推进”的思路,以促进内涵发展为宗旨,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采取“行政推、培训引、教研导、典型促”等措施,坚持 “巩固、树优、培训、纠偏、提质”不放松,在全县中小学稳步推进“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经过近几年的扎实实践,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内涵和品位显著改善,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目前,全县所有中小学全部参与教改实验,实现了所有学校、所有年级、所有学科三个全覆盖。成功创建市级五星级实验校3所,四星级实验校2所,三星级实验校12所;涌现出市县“课改标兵”60余人,我县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主要做法
(一)高点定位长规划,行政助推强保障。
一是高点定位、长远规划。2009年10月,“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一经引入,我县就确定了“以校为主,试点先行,层级联动,分步实施,行政助推,教研跟进”的“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推广工作总体思路,确立了“三步走”推进策略,明确了各阶段工作任务。每年坚持高规格、大规模召开“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推进会,安排总结课改推进工作,确保了实验顺利推进。
二是强化督导、行政助推。课改实施以来,我们严格落实“双线管理”工作机制,在以局长为组长的实验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的带领下,不断强化以教研员为主体的教改实验推广工作指导小组和县局相关股室为主体的教改实验推广督查工作小组职能,每年制定下发年度“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推进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和方法措施,并将“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推广成效纳入316督导评估、“双高双普达标县”、“义务教育均衡合格县”创建工作;建立健全了一把手负责制,实行领导分片包抓和股室镇校包抓机制,明确任务和职责,有效夯实了实验的实施、指导、服务、管理工作以及检查、督导、评估、考核环节,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教改实验推进工作的良好运行格局。
三是目标考核、任务驱动。县局将课改工作纳入每年中小学常规检查、双线目标考核、学校发展水平316评估、专项财务督查等教育督导检查、评估,并把评估考核结果作为学校、校长、教师年度绩效考核、评优评模、职务晋升的重要内容,确保了课改经费投入和工作的全面推进。四是重奖激励、政策引导。2012年起,县委、县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陇县教育品牌奖励基金,设立名生(培养)奖、名师(校长)奖和课改名牌学校奖,奖励各类学校(幼儿园)教学名师(名校长、园长)和课改名牌学校,加大了对教师的教研成果,专业成长,课改星级校等的奖励幅度,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课堂改革,投身教改实验的积极性。五是关注节点、精准发力。在实验研究推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我县及时组织召开推进会、现场会、观摩会、研讨会,不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实验信心,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了实验推广工作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取得实效。实验开展以来,共计召开实验专题会16场次,召开表彰奖励会8次,表彰奖励实验先进学校24所,实验优秀教师146名。
(二)强化培训转观念,规范操作抓改变。
一是强化学习转观念。近年来,我们先后累计组织全县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及教研员,参加省市各类“高效课堂”主题报告会、培训会、观摩研讨会、课改星级校校长论坛等活动110余次,选派学校管理人员及骨干教师300人次赴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教育发达地区和横水一中、宝鸡高新一小等课改先进学校聆听专家辅导报告,学习考察课改经验。
二是持续研讨厘认识。我县坚持每年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开展“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通过每年持续一月的集中学习、讨论和实践活动,有效解决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如何备写导学案,如何落实结构化预习,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等问题,帮助教师有效解决了实验中的困惑问题,廓清了思路、厘清了认识。
三是集中培训促提高。我县多年来始终坚持开展对家长、教师、学生实施全面、全员、全程培训,向社会各界宣传“高效课堂”,让人人了解课改、支持课改。我们始终坚持“先培训后实验,不培训不实验”的原则,在强化教师全员通识培训的基础上,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开展了系列“高效课堂”大讲堂、“高效课堂”体验式培训、课改问诊会、课改沙龙等专题培训。连续8年组织开展全县教师“高效课堂”知识测试,促进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视野,提升技能。对于学生家长,我们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开放周等形式,让家长全方位了解实验、感受教改实验前后子女的变化,打消思想顾虑,支持实验。同时,我们坚持通过营造课改氛围、培训学习小组、建设课改文化、落实德育“三自”管理模式等方式,促使学生的参与意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是加大宣传浓氛围。我县充分利用“托起明天的太阳”电视栏目、陇县教育网、教研动态、陇县教育、教研微信群等途径向全社会大力宣传实施“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可喜变化,浓郁实验氛围,使课改工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认可。实验开展8年来,我县共编印《陇县“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推广资料》16辑,印发“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文章500多篇,开展“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知识测试8次,举办“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竞赛8次。
(三)优化教研作保障,示范引领促提高。
如何深化改革,我们的基本理念是,改变教育靠课堂,改变课堂靠教师,改变教师靠引领。一是修德强能,打造优质教研队伍。作为课堂教学改革指导的指挥部和主力军,为了做好引领工作,县教研室先后建立、完善了以学科“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教研员负责、典型培植包抓一体化制度。每学年认真组织开展教研员教研工作计划展评及调研案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竞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持续历练业务硬功,教研员积极研读专著,扎实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员论坛。8年来,教研员人均每年上示范课、研究课10节,多人次获省市县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称号,示范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为全县“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稳步推进奠定了基础。二是落实包抓、坚持示范带动。我县建立教研员带动学科推进机制,实行一个教研员带动一批实验教师,一批实验教师带动一个学科,一个学科带动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带动一所学校,一个学校带动一个学段,在推进中,我县充分落实教研员实验推进负责制、包抓制,定期开展教研员“八个一”活动,即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学科专题论坛、做一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辅导报告,到每所学校主持参与一次教研活动,撰写一篇高质量的“高效课堂”教改实验论文,上一节“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精品课,听评100节“高效课堂”教改实验课,记10000字的“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学习笔记,培养打造10名“高效课堂”教改实验骨干教师。通过开展“八个一”活动,充分发挥了教研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全县“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深入开展。三是深入一线,指导活动开展。各学科教研员转变传统教研方式,落实“3+2”工作机制,灵活开展“案例分析”、“问题探究”、“课堂观察”、“同课异构”和校本研修工作专项督查指导等活动,坚持每年开展“课改名师”送教下校,课堂教学示范活动。通过集体研备导学案、观课、磨课等活动,积极宣讲教学模式,共同探讨和解决实验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规范了实验操作,提高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组建骨干团队,引领实验。我县组建了“高效课堂”教改实验骨干教师三级团队,省市级教学能手组成县级团队,县级教学能手组成镇级团队,校级骨干教师组成校级团队,作为引领“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开展的骨干力量,先后组织开展各类示范观摩、送教下校、教学研讨、学术沙龙等活动200余场次,引领了全县“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深入推进。
(四)、丰富活动搭载体,关注细节谋深化。
我县把实验研究活动作为深化“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有效载体,坚持经常开展,有力助推“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不断深化。一是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围绕实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县经常性的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结构化预习”、特色化推进等专题研讨活动。通过专题研讨,解决了学校和教师在实验中的困惑性问题,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二是积极举办高规格课改教学观摩研讨培训活动。我们先后举办了“关山之夏”、“陇州之春”全国名师课改观摩报告会、“陇州教育大讲堂”等活动,邀请汪兴益、刘德武、薛法根、王红顺、王吾堂等省内外教育知名专家亲临我县,亲临讲学,帮助全县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视野。三是借力课改专家,主动纠偏、提质。先后邀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科研引领和促进教育质量提升》课题组专家张延华,西北课改共同体秘书长宋永成博士、陕西师范大学龙宝兴教授等专家莅临指导,与专家名师面对面,与名校零距离,召开课改问诊会,邀请专家问诊实验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了实验中出现的偏差和困惑问题。四是深入开展“三课”活动。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2017年,县局及时制定下发《陇县中小学教师“三课”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扎实开展了“三课”(即“节节都是规范课,人人都上示范课,课课都有精品课”)活动,各教研组、年级学科组按照活动流程,认真组织全体教师落实备、上、磨、展、评、集等六环节,各镇、校(园)每周开展一次规范课汇报,每月开展一次示范课观摩,每学期开展一次精品课展示,县局每年开展一次“三课”成果展评活动,“三课”活动的扎实开展有效促进了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深入推进和县域优质课程资源的形成。
(五)重视队伍抓建设,扎实研修添后劲。
改变教育靠课堂,改变课堂靠教师,改变教师靠研修。近年来,我们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打造一支有教育信仰,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高效课堂核心技术,脚踏实地工作的教师队伍。一是夯实常规教研。2017年,为了充分发挥基层教研组在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研修中的作用,我们制定下发了《陇县中小学(幼儿园)教研工作条例》,从机构设置、活动形式、活动内容、考核管理等方面对教研组工作进行了规范,确保人人参加一个教研组,每周参与一次教研活动,解决一个课改问题,真正发挥了教研工作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二是搭建落实平台。先后组建“三级教改联盟”、“课改发展共同体”、“大学区教研制”,借力“教育脱贫攻坚”,“对口支教”,实施“星级带动战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开展错时教研, 进一步加强了校、镇、学区之间的联系与信息交流,确保了各类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累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各层面高效课堂研讨活动125场(次),专题辅导报告48场,有效研究解决了课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三是实施课题带动。近年来,我县围绕课堂教学改革,主动申报创建为全国校本科研实验区,先后立项、研究的国家级课题11个、省级课题36个,市级小课题105个,县级课题876个,校本课题2326个,初步构建起了五级课题研究、管理体系,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个个做研究”的学术氛围,构建起了课题促课改、教研推课改的良好局面。四是落实“名师工作室”制度。县局制定了“陇州名师”培养和评选奖励计划,建立“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坊”制度,依托省内外集中培训、实践研修等方式,有计划地安排名师、骨干教师参加带教、支教工作,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取得成绩
1、课堂教学面貌得到了较大改观。“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开展以来,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学生围绕问题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堂成了学生学习与展示的舞台,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兄弟县区学校不断前来观摩学习,我县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赢得了社会家长的赞誉,我县课改工作先进在《宝鸡日报》、《陕西西日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的报道。
2、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开展以来,教师基本实现了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以学定教、生进师退、把讲台还给学生、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变讲堂为学堂等新课程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得到了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喜欢合作,善于探究,乐于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养成。学生的交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明显提升。近年来,我县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体育赛事中获奖人数不断增加,获奖规格不断提高,特别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9项成果获国家级奖励,82项成果获得省级奖励,335项成果获得市级奖励。
3、教师专业水平有效提升。“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开展以来,教师的观念得到了转变,教法得到了更新,教师更加注重专业学习,教师钻研教材能力、驾驭课堂能力、科研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目前,全县中小学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81人,其中省级特级教师5人,省级教学能手16人,教学新秀3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3人,市级教学能手106人,骨干教师140人,教学新秀66人,县级能手标兵520人,骨干队伍迅速壮大。共有3000余篇(件)优秀课堂实录、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论文在各级各类教研成果征集活动中获奖或发表。
4、学校内涵发展不断升级。“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开展以来,学校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管理措施更加细致,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学校注重了内涵发展,关注了学生、教师的终身发展,人本管理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学校文化建设更富有特色,在全县初步形成了以“高效课堂”改革为突破口、以精细化管理为依托、以素质教育为归宿的内涵发展模式。学校管理工作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5、教学质量大幅提升。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改革,我县教学质量大幅提升,中高考成绩连年攀升,一本上线人数大幅增加,名优学生群体不断壮大,二本上线人数连年大幅提高,稳居全市前列;中考高分段比率和宝中正取学生为九县之首。
“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既是我们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也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推动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相信,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我们将会在求实效上下功夫,在创特色上做文章,持续给力推进教改,注重内涵提升质量,全力推进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