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9日,咸阳市实验中学的学生在进行社团活动(资料照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陕西以改革破题,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创新集团化办学方式、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开展劳动育人……一幅教育发展新画卷在三秦大地徐徐展开。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从城市到乡村,孩子们幸福的笑脸、老百姓满意的赞许,是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考察时强调,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饱含着对孩子们的深情厚爱。
为了让大山里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老县镇中心小学把校园校舍等“硬环境”与精神文明等“软环境”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教书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打造“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温馨校园示范校。
明亮的教学楼、温馨的餐厅宿舍、标准化的运动场、多功能部室、郁郁葱葱的绿植……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里里外外变了样。学校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培养精神文明、体魄强健的时代新人”为办学使命,系统擘画发展新蓝图。
不仅需要“文明其精神”,还需要“野蛮其体魄”。参与体育活动,是青少年强健体魄、砥砺品格的重要方式。
西安市鄠邑区渭丰中心学校不断创新体育运动方式,合理利用空间,让孩子随时随地都能开展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学校为校园足球搭建平台,提供足球训练所需要的一切后勤物资保障,让足球文化浸润校园。以球健体、以球促智、以球育人,足球让农村孩子的校园生活更加精彩,让学生们变得更加阳光、更加自信。
如果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那么入学公平则是教育起点上的公平。
202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的汉中市滨江实验小学,是汉中市委、市政府2021年“四个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目前有260多名一年级学生在读。学校秉承“最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办学理念,致力于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相互赋能、独立生长的教育生态,正快速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汉中市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出发点,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充教育资源容量、补齐学位短板,全力满足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
二〇二二年三月十日,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在开展爱绿护绿实践活动。 老县镇中心小学供图
■ 立德树人 育人育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健全人格、有崇高精神,青少年成长才有正确的价值导航,未来的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延安中学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学生走好新长征路,参观革命旧址、祭扫烈士陵园、唱响红色歌曲、讲述红色故事,用延安精神育人。固本培元、凝心铸魂、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在学生心中。
咸阳市实验中学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文体活动、公益项目、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和科学探索,开设“心灵成长”“生命教育”“生涯规划”等课程,让学生在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成长。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韩城市象山中学始终秉持“德育无小事”原则,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了“五育并举”培育工作体系。学校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切入点,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和校园红色教育资源,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德育方式,全面构建学校课程的思政大格局,形成了各学科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机制。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九日,咸阳市实验中学的机器人社团正在开展活动(资料照片)。
■ 落实“双减” 提质增效
教室里,学生们聚精会神、书声琅琅;操场上,他们奔跑跳跃、生机勃勃;实验室里,师生们科学探究、巩固知识;课后服务时,特色课程让学生们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教育蓬勃发展,学生快乐成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陕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城乡间、区域间基础教育发展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绥德实验中学,与师生们亲切交流。一年多来,绥德实验中学紧扣“厚德、启智、强体”办学思路,全力提升第一课堂,实现教学提质增效;全面推进第二课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全新拓展第三课堂,实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新征程上,绥德实验中学将继续传承红色精神,贯彻“双减”政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宝鸡高新第十小学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老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在落实“双减”、师生帮扶、家校共建等方面不断探索新举措,全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和学习环境,扎实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教育。“童心学本课堂+X多样化课后服务课程”给孩子创造更广阔的成长天地,让孩子有更多机会去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真正做到轻松学习、快乐成长。
大荔县洛滨初级中学立足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不断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整合学校、家庭等方面资源,坚持“五育”并举,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提升创新核心素养,让每位家长放心,对每个学生负责,让学生在校园里健康快乐成长。
2022年12月,杨陵高级中学机器人社团的学生在学校创客室进行模拟训练。 杨陵高级中学供图
■ 砥砺奋进 追赶超越
如今的陕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公平和质量为主题,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类教育改革,砥砺奋进,全面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在追赶超越中迈向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省有各级各类学校15296所、在校学生847.11万人、教职员工70.47万人,教育人口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
陕西通过建公办、扶民办,优化城乡办园结构,实施“学位建设年”,不断加大学位供给,解决入园难问题。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幼儿园8226所,比2012年增加2442所、增长42.22%。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7.1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高考录取率稳定在85%左右。
陕西实施义务教育学段学生就近入学,公办和民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招生、同步录取,推行“名校+”、集团化办学,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努力实现优质均衡。全省107个县(区)全部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提前一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验收。
普通高中骨干体系进一步形成,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400所、省级示范高中102所,占比分别达到88.30%、22.51%;全省107个县(区)实现省级标准化高中全覆盖,63个县(区)创建有省级示范高中。
一项项教育数据,一个个教育亮点,描绘出陕西教育事业新篇章,书写陕西用心用情托起孩子幸福美好未来的新答卷。(记者 郭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