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5月间,我西北野战军发动了西府战役,意在跳出陕北,闪击胡宗南的后方,进而调动敌军,创造歼敌之机会。
然而,此战却出乎敌我双方的预料,战局一变再变。战争双方的指挥者彭德怀、胡宗南,晚年都说这场仗没有打好。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围魏救赵的战略妙笔
1947年3月胡宗南占领延安后,我西北野战军在陕北与敌展开蘑菇战,以二万余兵力拖住胡宗南25万人。虽然连连取胜,取得三战三捷之胜利,但陕甘宁边区人口极少,生产力低下,全区仅有人口150余万,无力支持大军长期作战。
西野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因此决定,打到外线去。具体的战役目标,定在了宝鸡、凤翔、咸阳一带(此地古称西府)。
这一战略考虑出乎西野高级指挥员的意料。西府极其危险,西边是马家军占据的陇东,东边是胡宗南的大本营西安,虽说西府处在胡、马结合部,是个两不管地带,但一旦胡马联手来援西府,我军处境将极为不利。
彭德怀坚持了自己的想法,理由有四:
第一,陕北民力已竭,必须跳出去打。
第二,宝鸡是敌后勤补给中心,击之可获大量补给,解决我军粮弹两缺之问题。
第三,我奇袭西府,敌将远途赴援,可创造运动歼敌之机会。
第四,敌诸部兵力来援,陕北敌军必然南调,则可收围魏救赵、克复延安之效。
野司遂定下作战决心,1948年4月16日,彭德怀率西野主力,分兵三路向西府开进,战役目标的核心,就是攻打宝鸡城。彭德怀作为眼盯整个西北的战略指挥员,充分考虑到了胡、马两军主力来援宝鸡的可能,留东路的四纵防备东面胡宗南主力,以西路六纵教导旅阻击马家军的援军。
胡宗南完全没有料到彭德怀会走出这一步石破天惊的战略妙手,要知道,从陕北突入关中腹地,西野这是无后方无依托作战,而且是以寡击众,这太令人难以理解。
但胡宗南又不得不救宝鸡。一旦宝鸡被攻陷,西北国军将失去最大的补给基地,几十万国军衣食弹药匮乏,后果不堪设想。胡宗南立即调6个整编师从四面八方扑向宝鸡。这其中,包括占领延安的部队整编17师。
也就是说,彭德怀还没真正开打,敌人已经被迫放弃延安了。这一招围魏救赵,的确妙的很。
由于西野战斗发起的非常快,西府国军兵力较少,难以抵挡彭德怀无比凌厉的攻势。4月26日,西野拿下宝鸡,据守宝鸡的整编76师中将师长徐保被我军炮弹击中,被俘后不久即不治身亡。
至此,西府战役第一阶段,我军大获全胜。陕北延安、洛川两城重新回到人民怀抱,在宝鸡缴获之弹药物资,亦足够西野两年使用。
然而,大胜之后,阴云也逐渐围拢上来,西野遭遇了建军以来最大的危机。
二、搅局者马家军
蒋介石震怒于宝鸡失守、徐保阵亡。严令胡、马两部兵力,迅速向宝鸡攻击前进,将西野主力围歼于宝鸡。
胡宗南是西北军事长官,丢宝鸡后西安危急,他倾尽主力来攻宝鸡,倒也在意料之中。但令人意外的是,青马(青海马步芳)居然使出了全力来帮助胡宗南。
按照以往的经验,青、宁二马只对防守老巢青甘宁三省比较感兴趣。1947年3月胡宗南进攻延安,青宁二马虽然都派兵助战,但基本上不怎么打头阵,典型的出工不出力。故而彭德怀安排西路阻击力量只派了六纵,六纵的主要阻援力量,则安排给了教导旅。
一个主力旅抵挡马家军,表面上看足够了。直到与马家军主力交上了火,西野上自彭德怀,下至教导旅战士,无不大吃一惊。
此战宁马没有出兵,青马马步芳则派其儿子马继援,亲率主力整编82师三个步骑混杂的团,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向宝鸡一线发起了凶残进攻,不惜付出大量伤亡,突破了六纵教导旅设在长武、亭口的阵地。彭德怀处变不惊,决心以教导旅吸引马家军82师,以一、二、六纵主力围攻马家军,打残敌之一路,胡马东西合围的计划将告破产。
然而这一计划显然不够周全。5月5日,教导旅依令在镇原屯子镇固守,与马家军激战,却因为该地人口稀少无法筹粮,迅速陷入粮荒。马家军打得又十分凶悍,针对该地地势平坦、区域狭窄(方圆只有几里)、无险可守的特点,马家军以大炮向教导旅阵地猛轰,造成很大伤亡。
眼见再打下去可能会弄巧成拙,把教导旅打光,彭德怀不得不下令教导旅迅速突围。同时,急令各部迅速向屯子镇靠拢,实行围歼计划。
新四旅、独一旅和教导旅一个团赶到屯子镇,对马家军实施了反包围。82师是青马精锐主力,极其凶悍,且骑兵比例高,机动速度快,马继援见势不妙,下令将所有俘虏枪杀,迅速组织了突围。我围歼各部追不上,只好望洋兴叹。
与此同时,胡宗南的部队也在东面一带突破了四纵的防御阵地,前来会战的部队达到11个旅,加上青马82师,兵力几乎达10余万,而我军仅6、7万人,已处于明显劣势。
彭总不得不放弃宝鸡,率部向东北方向转移。
岂料马家军得胜猫儿欢似虎,再次充当急先锋,尾追进攻西野主力。5月6日,马继援与胡宗南部队积极配合,在屯子镇、西峰镇、泾川之间,将西野主力包围。马继援临行前在西安得到蒋介石的鼓励,斗志炽盛。击败西野阻援部队后,胡宗南还组织了一个中外记者团到战场参观,大力吹捧马继援是英雄出少年,给足了马继援面子,搞得这位青马“太子”忘乎所以。因此,马继援进攻极为猖獗。
但我西野岂是好惹的,彭总又岂是易与之辈。
西野趁马家军轻敌噪进之时,在马头坡遭遇战中狠狠反击,马继援被击伤几乎毙命,其乘坐的战马被击毙——据传这匹大青马,是马步芳在马继援赴宝鸡作战前赠送给他的,首领受伤,马家军攻势顿缓。
三、四纵失误导致盘面逆转
战争要靠战略、战役与战术各个层面的动作紧密配合,才能转化为胜利。
彭总的外线出击、围魏救赵战略,从总体上看是非常正确的,无论后来战况如何,延安、洛川两城之收复,敌后方补给中心宝鸡被摧毁,从西北战局看是极大的胜利。
但具体到战役层面,西野的实际战斗力没能为这一战略设计提供足够的力量支撑。
马家军的超常发挥,固然在西线制造了极大麻烦,不过单凭马家军一个师,绝对打不过西野全副主力。
然而东线我军的阻击也发生了严重失误,这是导致局势逆转的关键。
西纵本来在岐山一线阻击胡宗南主力,这个侧翼的重要性,更甚于西线。只要四纵能扛得住胡宗南主力的进攻——以一到两个纵队死扛敌之援军,这在东北、华东等战场是常有之事——为主力赢得时间,西野将足以将马家军驱赶出西府一带,甚至歼其一两个团,也是有可能的。
如此,则西野能够在陇东、关中西侧建立根据地,与胡宗南主力展开新一轮蘑菇战。陕北方面收复延安、洛川与黄龙根据地连成一片后,亦将构成对关中北部的严重威胁。
只可惜,四纵在抵抗胡宗南主力进攻时,兵力部署极为分散,在主要阵地无法阻挡敌军突击。一线阵地失守后,四纵又犯了游击习气,迅速让开了阻击线,并且没有向野司报告,也没有通知一、二纵,导致胡宗南主力迅速涌向宝鸡一线,西野主力部队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突然与敌搅成一团。这直接导致彭总的计划全部被打乱。
我军两面受敌,而且濒临大河,已经丧失了运动中歼敌的机会,彭总不得不全军北撤,彻底放弃西府地区。
经过数天苦战,5月12日,西野主力转移至老解放军马栏、转角、高王镇地区,西府战役遂告结束。此役,我军歼敌2.1万余人,但自身伤亡亦有1.5万人。彭总视西府战役为最大一次失利,专门召开总结会议,对这场战役进行了检讨总结。
四、胡宗南哀叹:彭德怀是我的克星
西府战役,我军既定战略目标达成了一大半,既收复延安,但运动中歼敌主力的目的落空,可以说,没有打胜。彭总后来屡屡提到这次失利,无不悔之再三。
反观国军方面,胡宗南也没有打好。体现在几个方面:
其一,战略计划过于被动。
彭德怀走出石破天惊一招之后,胡宗南的震惊远远大于冷静,军队调动完全着眼于解宝鸡之围,其他战略要点基本上弃之不顾。特别是洛川城,守备兵力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弃城南下。这是一个极大的失着。西野主力之前组织围攻洛川,缺乏重武器,迟迟不能攻下,这才调兵南下进攻西府。胡宗南兵力即使留下一个师固守洛川,其余兵力也足以解宝鸡之围。可以想见胡弃洛川之举,完全是乱了方寸,丢了不该丢的一座城。
其二,不善于扩大胜势。
西府两路夹击,造成西野主力损失后,国军理当继续扩大胜势。西野在高王镇地区立足甚为困难,如果胡宗南继续向北攻击前进,大概率将西野主力逐出关中一带,使其返回陕北地区,这就重新恢复了西野战前的对峙态势,洛川城将重新被国军夺取。彭总西府战役取得的战果可能基本上全部付之东流,除了延安一座空城。
当然,胡宗南也不是完全没有实施追击行动,只不过诸部国军攻击力实在太过稀松平常,处处担心彭德怀布口袋阵,速度既不快,攻势也不够凌厉,使得西野大军能够在敌前从容撤退。
其三,知己知彼做得太差。
西府战役胡宗南能够击退西野,X因素在于马继援的超常发挥。而这一因素也是彭德怀事先未曾料到。胡宗南却只满足于马家军将西野击退,没想让其继续参与追击,导致这一重要棋子只发挥了一半作用。事实上如果能持续啖之以利,以青甘诸省的高官相诱,马军家只要能继续深入关中配合作战,发挥其疾如暴风的速度优势,必将对西野造成极大压力。而胡宗南却与马氏心有隔阂,认为马家军不会离开陇东为蒋介石卖命,这是其不知己。
不知彼方面,西府战役一系列战斗打下来,西野诸纵队的战斗力已经有了高下之分。
西野诸纵队,以最早组建的一纵、二纵较强,特别是二纵王震部,能攻坚能野战,战斗力最为强悍。而四纵、六纵皆系稍后组建之部队,补充了大批解放战士(即国民党俘虏兵后转入我军者),未经充分整训,军纪不够严明。
四纵在与胡宗南主力接战后,游击习气浓重、不善打硬仗的特点暴露无遗,部队失利后,甚至有近6000解放战士溃逃(后来有2500余人归建)。
以胡宗南而论,应当效法解放军先歼弱敌的做法,抓住四纵猛打,当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而胡氏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战场感知,仍以主力和西野一、二纵猛磕,这从相当程度避免了西野较弱部队的伤亡。
胡宗南过了很久才回过味来,非常后悔没有把西府战役打成关中决战。胡宗南逃到台湾 后,多次表示西府战役是扭转西北局面最好的一次机会,打得好的话,甚至可以将西野主力击溃。然而世人哪有卖悔药的。胡宗南晚年哀叹:我生平有两大克星。周恩来是我的政治克星,而彭德怀则是我军事上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