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工巧匠看宝鸡60】老木匠的榫卯人生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2-11-04 17:41

老木匠的榫卯人生

——记宝鸡传统木工手艺人贾文杰

  他从小就喜欢木工,十几岁开始背上工具翻山越岭、走街串巷,为十里八乡做风箱、打家具,练就了一身精湛技艺。

  他就是宝鸡市风景园林学会根雕专委会原主任、宝鸡市石文化协会秘书长贾文杰。

  “很难见到如此精湛的传统木工手艺,初次参观他的作品,好多同行都惊叹不已!”陕西省工艺美术学会根雕专委会主任吴民说,在2019年省上办的一个艺术品展览活动中,观众排队与贾文杰做的博古架合影,引起轰动。

情有独钟

年少学艺当木匠

  贾文杰今年68岁,是陈仓区坪头镇人,从小就对做木工活感兴趣,谁家请木工做活他就跑去看,琢磨其中诀窍。

  当时工具都是木工自己制作。对于刚学手的贾文杰来说,看着容易做起来难,为做一把能使用的刨子,做废了两架子车的木料。在老木工的指点下,他学着拉大锯、推刨子。初中毕业后,他做起了木工活,虽然年龄小,手里的功夫却不赖,为生产队做的木桶滴水不漏,大家称赞贾文杰是个木工好苗子。此后,就有人请他到家去做桌子、木板凳、农具等。

  慢慢地,贾文杰做木工活在周边有了名气,他多数时间背起工具走街串巷,做结婚用的“三八”柜、风箱,给学校做桌凳,给新建房做木架子。贾文杰接受采访时说,木工活技术性很强,比方做木犁,其尺寸、比例和角度相当讲究,掌握不好的话,要么犁刀嵌不进土里,要么牲口吃力,不好好拉犁,学问大着呢!

恪守传统

工艺不差分毫

  1976年,贾文杰考上了宝鸡铁路司机学校,毕业后当了一名火车司机,直到退休。在上班的几十年里,他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献给了传统木工手艺。

  “传统博古架、底座和花架能显示出一个木工的技艺水平,要做出艺术性来比较困难。”贾文杰说,近些年他一直研习传统木工手艺。首先要摸清核桃木、榆木、槐木等北方常见的木材,各有什么特点,适合做什么活。然后需要把选好的木材解成板子,自然存放三年左右才能使用,这样不易变形。下料前,思路要清晰,绘图、量尺寸不能差分毫,否则就组装不上,或者组装上不严密,易变形。还要会雕刻花草树木、人物等,装饰到成品上。

  “一个博古架有四五十个构件,需一两个月时间做好,一年顶多做两个,很费精力。”贾文杰说,偶尔碰到一件好材料,并不是想加工成啥形状就能加工成啥形状,要根据材料的自然形状设计成品,这些年共制作了30多件博古架,有葫芦形、花瓶形、圆形、九宫格形等,全部使用“大漆”,纯天然,对人无害。

培养新人

免费传承“老绝活”

  在贾文杰位于市区的工作室,记者看到房间里到处堆放着木板、成品和半成品博古架、花架等。墙上挂着几十把锯子,再加上摆放的墨斗、凿子、刨子、拐尺等工具。贾文杰说,这些工具多数是他亲手做的,用着顺手。想干这行要能吃苦,有韧性,踏踏实实传承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

  “别人说我写字画画好,可我为我的传统木工手艺感到骄傲!1990年在炎帝园第一次展览我做的博古架时,受到大家一致好评。”贾文杰记忆犹新,那次展览的作品是他用四个月时间做成的复古纯手工博古架和花盆座,全榫卯结构,不用一个钉子,不用一滴胶水。其漂亮的造型、工艺、所用材料等,都令观众惊叹不已,纷纷拍照留念。

“在这么多种行当里面,木工不易学,能学会其他行当不一定能学会木工。”贾文杰说,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了,但是不能把祖宗留下的老手艺丢掉,要传承下去,他盼望喜欢的人来找他学习,直到教会为止,并且不收一分钱的学费。

宝鸡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庆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