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蹚出农机社会化服务“别样”路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09-08 17:40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鲁峰 鲁伟)宝鸡市陈仓区利民秸秆机械化加工利用专业合作社,位于三秦大地最西端渭北旱塬的慕仪镇洞坡村。成立于2008年9月,现拥有社员176人,资产总额1500万元。合作社开创的“合作社+村委会+农机手+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模式,以“丰产丰收+劳动力解放+增加收益”为目标,以粮食生产“一站式”服务为举措,以“量质并举+科技支撑”为保障,实现了合作社、农户、农机手、村集体四方互利共赢。目前,合作社农机社会化面积达2.17万亩,年小麦秸秆捡拾打捆1万多吨,玉米青饲料收获2万余吨;耕、种、收等环节农机化规模作业20多万亩,服务农户1.6万余户,为陈仓区粮食机械化生产,发挥了样板带动作用。

一、优质服务全程化,规范管理铸品牌。

农民信服,政府放心,是保证农机社会化服务突破发展的根本。合作社细化农机生产托管服务的每一个流程、明确每一个细节。以高效农业机械保托管面积、以精心操作提作业质量,以周全供给保农事需求,有效开展农业生产“一站式”服务。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各类机械全覆盖的基础上,成立了专业的农机作业队、农资服务队和后勤保障队,制订了农机化生产托管服务流程和规范,并以统一的质量要求实施标准化服务,以集中采购优化提升农资种类标准,有效保证了农机化服务的质优价廉,农资供应的物超所值,促成了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的不断扩大。合作社托管的2.17万亩土地,为农户减少机械作业支出108.5万元,其中全程托管的0.42万亩,为农户减少支出29.4万元。机手每亩机械效率提高50%以上,燃油费用节约15%左右,农机手收益提高30%,让利农户20%,托管农户户均增收1410元。

二、拓展生产新模式,靶向服务乐农户。

开创了“合作社+村委会+农机手+农户”社会化服务新模式。由合作社负责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分配任务,统一作业标准;村委会负责统一组织农户、统一协调对接、统一签订合同;农机手负责标准化作业,农户积极踊跃参与社会化服务。合作社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满足群众“点单式”要求,实现“靶向”服务。一是土地全流转模式。由村集体负责流转土地,农民与合作社签订流转合同,村集体监督合同实施,满足全家长期在外农民需求,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二是“保姆式”式全托模式。村委会组织协调,小组签订托管协议,农户确认托管环节、面积及费用。将农户分散的土地统一集中种植、管理,满足主要劳力长期外出打工、没有精力种地家庭需求;三是“菜单式”环节托管模式。合作社与农民签订协议,群众点选单项或多项作业环节实施托管服务,满足家中无强壮劳力、妇女老人留守的家庭或机手机械不全、作业环节缺失的需求。2022年托管小麦亩产达535千克,亩均增产50千克。实施小麦“优良品种、免耕播种、配方施肥、病虫草防控”集成技术和玉米增密度高效技术试验800亩,小麦亩均增产43千克,玉米亩均增产37千克;实施小麦订单生产,推广西农20、陕农33等优质品种6000多亩,小麦每斤售价比普通小麦高出0.1元。

三、推广农业新科技,提质增效促增产。

一是不断改善机械装备,提升农机服务能力。合作社购置德国大型青贮饲料机、美国秸秆打捆机、凯斯2304拖拉机、小麦宽幅沟播机、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灭茬深松多层施肥精播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多旋翼遥控植保飞机等各类先进机械146台,深松、深翻及植保、收获等智能监测终端20台,开启了“互联网+农机”模式,随时了解机械作业动态,实时掌控作业质量和面积。2021年,合作社被评为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2022年,成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组织;二是大胆采用农业新技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合作社采用小麦“一优二改两控”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玉米“一增三改一防”密植高效技术、小麦“3335”、玉米“5335”播种先进技术。在农机社会化服务过程中,主动邀请农机专家对机械作业环节进行现场指导,对接农技专家实施配方施肥、植物保护、高产稳产新品种选择。合作社新型、复式、环保农机具实现了生产过程多道工序一次完成,全面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和质量。深松、深耕、收获、植保作业机械安装了智能测监系统,提高了调度监控效率,保证了作业质量。

通过开展集农业生产指导、全程机械作业、农资统购、智能配肥、收贮加工、经营销售、金融保险、产业联盟、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科普宣传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一条龙”综合农事服务,形成产业融合新格局。推动了智慧农业发展。实施农业农机数字化改造,引领农业种植向精准化、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高效化发展。正确把握服务市场和特点,升级农机装备、培养人才队伍、规范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机制,增加市场开拓力、形象扩张力、发展内蓄力,提升服务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