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不是文友推荐提醒,此次宝鸡之行,我们很有可能与石鼓山擦肩而过,当然也就无从知道石鼓山下曾经湮埋着的那一桩桩苍凉曲折的往事了。
石鼓山位于宝鸡市区中部,为秦岭北坡的浅山余脉伸入市区渭河南岸的一块丘陵台地,海拔600余米,因曾出土春秋时期的文物石鼓而得名。
让我们穿越时空回溯到2900年前。周孝王时,曾有一个叫非子的人居住在犬丘(今甘肃省礼县永兴乡、永坪乡境内)。公元前897年,非子因善于为周孝王养马而受到赏赐,给了他一块封地(今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境内),非子在此建立附属国(非诸侯国)。
历史似乎总是给那些有着思想准备的人创造条件。当西周政权与春秋分野的时刻,周天子无力抵抗戎狄铁蹄的蹂躏,准备东迁洛阳。公元前771年,秦非子五世孙秦襄公便用自己早已养好的快马护送平王至洛阳。因护驾有功,襄公被封为诸侯。周平王指山卖磨,给他开了一张赐“岐山以西之地为域”(该区域为戎狄所占)的空头支票。当襄公拿着这张空头支票前去变现时,却遭到戎狄的殊死反抗。襄公率兵战戎狄,于第四年战死在陈仓(今宝鸡市陈仓区)。秦文公即位后,率兵“东猎”,将秦国国界推向今陕西省眉县附近。秦文公十六年(公元前750年),秦伐戎得胜,地界遂扩至宝鸡岐山一带。秦文公十九年(公元前747年)得石鼓10面,被喜好占卜的秦文公视为吉祥之物,奉为国宝。
石鼓,以石琢成,外形似鼓,故名石鼓。因其上刻有文字,故称石鼓文。石鼓亦称陈仓石鼓,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被称之为秦帝国的“东方红”,康有为誉之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形状各异,鼓文神秘,艰涩奇奥。石鼓上镌刻的石鼓文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被誉为“世界石刻之最,中华石刻之祖”。
10面石鼓分别为“千沔鼓”“车工鼓”“田车鼓”“銮车鼓”“酃雨鼓”“乍原鼓”“吾水鼓”“吴人鼓”“而师鼓”“马荐鼓”。每面石鼓高约1米,直径约57厘米,每面鼓上用大篆文字刻有四言诗一首,约400余字。10面石鼓上10首四言叙事诗,记述了先秦时期君王的渔猎、庆典、练兵等各种活动,其精湛的艺术笔墨丝毫不逊于《诗经》的写景叙事名篇。
时光在无声地流淌着。在公元前747年至公元627年长达1300余年流逝的时光里,10面石鼓身上曾发生过什么故事?又经历过怎样的离奇曲折?史书上未见记载,亦无留下过任何传说。直至公元627年的某一天,10面石鼓才破土而出,重见天日。
公元627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经历多年战乱的中国,进入“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也就在这一年,距国都长安350里的宝鸡石鼓山北坡一带,一个放羊老汉无意中发现了10块奇怪的石头。它们体态庞大,外形似鼓,圆而见方,上窄下宽,中间微凸。它们不知在荒郊野外沉寂了多少年,日晒雨淋,满目疮痍。令人称奇的是,当一块石鼓上的泥土被清除后,居然显露出大量的神秘文字,笔法奇异,竟无人能识。于是,流言四起,怪论迭出,更有乡民闻风而至,焚香跪拜,惊为天赐神物。尽管如此,石鼓被发现后并未受到官家重视,仍在荒野中静躺了100多年,忍受着风雨的侵蚀。直至“安史之乱”爆发后,正在雍城(今凤翔县)躲避战祸的唐肃宗听到石鼓的传闻,责令州府官员将10面怪石运往雍城城南。但仅仅过了几个月,石鼓便随着战乱的来临而蒙难。当叛军逼近凤翔时,满朝文武百官尽皆出逃,石鼓也被仓促移至荒野掩埋起来。
公元806年,地方官吏查访到石鼓的埋藏之处,有着“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大文学家韩愈上书朝廷,请求移石鼓到京城太学府内妥善保管。但朝堂上下,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大有人在。在他们眼中,这几块石头只不过是一些长满苔藓的破烂货,韩愈的请求根本得不到重视,奏折竟在朝堂上被挤压8年之久。为此,韩愈曾满怀悲愤写下长诗《石鼓歌》:“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表达了石鼓被朝廷废弃的强烈不满,同时对朝中重臣和“陋儒”们进行了无情嘲讽。公元813年,著名宰相、后改任凤翔府尹的郑余庆折中采纳韩愈建议,就近将石鼓移入凤翔孔庙存放并加以保护,总算让石鼓有了遮风避雨的安身之所。这时距石鼓被发现已近200年时间了,而10面石鼓也只剩下9面,其中名为“乍原”的石鼓已不知所踪。
然而,9面石鼓在凤翔孔庙中并未得到长久妥善的安置。90多年后,曾经盛极一时的李唐王朝在接连爆发的战乱中轰然倒塌。五代十国时期,凤翔孔庙在战火中被焚毁,庙内所藏9面石鼓被人盗运一空。备受蹂躏的陈仓石鼓,在战乱中重新遁迹于草莽江湖。直至北宋真宗时,凤翔知府司马池(司马光之父)才在民间找回9面失散多年的石鼓。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金石收藏家向传师通过遍访关中民间,终于找到散失数年的“乍原鼓”,但此鼓已被无知者凿去上半部,成了舂米的石臼。所幸鼓上仍有四行文字得以保留,从而使流失300年的石鼓全部找回。
北宋大观年间,宋徽宗下诏将石鼓全部运至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保存于保和殿,并用泥金填注石鼓文,禁止捶拓磨损。
石鼓的命运似乎一直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如影相随,一荣俱荣,一损皆损。1125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汴梁,石鼓与徽钦二帝一同被押往金中都(今北京),金兵将石鼓上填注的泥金挖取,而将石鼓弃之于荒野。
石鼓再一次被发现和保护,已经是元成宗、元仁宗时期了。时任国子助教的虞集在一淤泥草莽中发现石鼓,始将石鼓洗刷存放于大都(今北京)孔庙之中。其后,历经元、明、清乃至民国初期的600多年,10面石鼓一直在孔庙安放,受到历代帝王、官员及文人学子的瞻仰。
而这种平静在1933年又被再度打破。在日本侵华战争中,石鼓随故宫文物一同南迁。此后10余年间,石鼓赴上海、转南京、抵重庆,在历经南迁、西运、东返、北归之后,终于在1950年回归北京,在新家故宫博物院安然落户。至此,千百年来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状态中的宝鸡石鼓才有了稳定的归宿(现宝鸡石鼓山石鼓阁中展出的10面石鼓为仿品)。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千百年来宝鸡石鼓跌宕起伏的命运,也再次明证了这一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