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典型!宝鸡2个案例!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03-04 21:58

据宝鸡市农业农村局消息

千阳县果业发展中心

《创新矮砧栽培千阳模式

引领苹果产业转型升级》

凤翔区果业技术推广中心

《坚持一稳二改三减四提升

推动苹果产业全面提质增效》

2个典型案例成功入选

陕西省苹果全产业链建设典型案例



近年来

我市按照“突出特色、打造高端、绿色融合、全链增效”的思路,突出老园改造、龙头培育、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引领、产销对接等关键环节,全力推动果业全链开发、转型升级,做亮产业特色,提升产业效益。2022年,全市水果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9%,在农产品中的占比逐年增加。


(资料图)

接下来

跟小宝一起看看

典型案例的具体做法吧

千阳县

摘要

千阳县探索形成的“政策支持引导、新型主体推进、矮砧技术支撑、田间大学培训、标准品牌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的矮砧苹果发展模式,在引领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中彰显出新魅力,全县矮砧苹果苗木、技术、管理等方面达到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

创新矮砧栽培千阳模式引领苹果产业转型升级

一、基本情况

千阳县地处关中西部,属渭北旱塬苹果优生区,是陕西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和转型升级示范县。近年来,千阳县把苹果作为强县兴村富民的首位产业,抢抓全产业链建设新机遇,坚持“品种引领、模式支撑、稳存提质、融合发展”思路,引进果业龙头企业12家,探索形成了以“政策支持引导、新型主体推进、矮砧技术支撑、田间大学培训、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的“千阳模式”,全县发展矮砧苹果13万亩、苗木繁育基地3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生产基地和苗木繁育基地,走出了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苹果发展加速度,先后获得“国家矮砧苹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全国果园机械化示范基地”“中国苹果苗木之乡”“中国苹果产业五十强县”等荣誉,被誉为“中国矮砧苹果之乡”。

二、主要做法

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推进矮砧苹果发展,突出政策支持引领、经营主体依托、矮砧技术支撑、人才培育保障、品牌打造增值、融合发展提质,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聚力打造全国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基地。


(一)政策支持引导,夯实服务保障。先后出台“1+3”产业标准化发展文件——1个引领(加快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意见),3个配套(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办法、现代农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发展现代化苹果产业培育职业农民扶持政策),通过以奖代补流转土地5.8万亩、购置农机具400多台,创建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2个,引导苹果产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统筹粮食安全与特色果业发展,出台《建设全国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基地的意见》和《千阳县苹果产业全产业链提升工作方案》,制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12条,锚定目标、明确路径、强化支持。

(二)新型主体推进,筑牢产业基础。聚力解决“大产业、小果园,大市场、小农户”发展矛盾,坚持“企业+合作社+农户”三位一体联动发展,引进海升、华圣、木美土里等龙头企业12家,通过农户技术共享、设施共用、信息互通,带动建成万亩大镇4个、标准化示范园26个,培育苹果专业合作组织79个、家庭农场42家、种植大户265户,实现矮砧苹果生产机械化、作务标准化、管理精细化、营销专业化。

(三)矮砧技术支撑,推进品质提升。坚持对标一流,率先引进国际优质苗木和作务技术,探索形成以“矮砧大苗、格架密植、水肥一体、轻简作务”为核心的矮砧苹果发展技术规范,《千阳苹果自根砧苗木质量分级标准》全国团体标准颁布,《五项矮化苹果自根砧栽培技术规程》通过省上颁布,“四省一高一优”优势凸显(省水60%、省肥70%、省土地80%、省人工90%,高产、优果率90%),创造了“当年见花、次年挂果、三年丰产”的现代苹果生产新纪录。大力推广“果畜循环”农业,全面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控替代化学防治,构建苹果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系统,入选全国科技赋能类典型案例,整县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环评认证,承办全国苹果“减肥减药”及矮砧栽培生产技术现场会,国家矮砧苹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现场会在千阳观摩。


(四)田间大学培训,振兴乡村人才。确立“构建田间大学平台、引领现代果业发展、培育新型职业果农、打造现代果业品牌”的思路,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县校、校企合作,实施“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采取“一带十”培训模式,组建国内矮砧苹果“产学研”技术团队,设立果业教学点38个,坚持定向培养、科学评定、精准管理,推动果农转技工、技工变骨干、骨干成专家,培养认定苹果师傅221名、职业果农560人,赴全国各地开展技术服务1000多人次。全国稳岗就业现场会在千阳观摩,“田间大学”成为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基地。

(五)标准品牌创新,唱响千阳苹果。研究制定矮砧苹果质量标准、技术标准以及19个子标准,形成以“循环耕作、生物植保、品牌培育、质量追溯”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培育清谷田园、华圣等企业品牌,海升、华圣现代苹果示范园通过欧盟良好农业(GAP)认证,澳洲青苹等7个品种通过“绿色食品”认证,魔笛等品种亮相人民大会堂,米奇拉苹果作为“9.3”阅兵国礼赠品,“清谷田园”荣获“中国果品百强品牌”。连续举办中国好苹果大赛,入选年度受市场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成为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六)产业融合发展,绘就醉美乡村。坚持国外引种、本土繁育、出口海外,年产矮砧苹果苗木3000万株,占全国市场72%、全球市场20%,远销全国15个省50多个地区,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成亚洲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全自动苹果分选线和5万吨果品气调库,“清谷田园”果汁、果胶、果冻畅销国内外,千阳红苹果物流园加快建设。建成千湖林海休闲园、海升苹果示范园、妙耕农业生态园、宝丰苹果采摘园等四大园区,海升苹果主题公园和千湖林海·石鼓娃娃农场开园迎宾,南寨镇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省级苹果特色小镇。千阳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与典型案例全国推广,入选省级苹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荣获“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经验成效

矮砧苹果浓缩了千阳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探索,推动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了现代果业转型升级,达到了“一业带来百业兴、一花引来百花香”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一)更新理念是前提。为了实现苹果产业弯道超车,千阳以全球化眼光谋划定位苹果产业,以工业化理念推进现代果业实践探索,打造了矮砧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群众亲身体验感悟全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经营、全程机械化作务的农业发展新模式,许多群众动情感慨,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原来土地还可以这样种,从不看好、不信任到主动积极参与,全县流转土地6.8万亩,群众自主发展苹果5.8万亩。

(二)探索创新是关键。坚持创新是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千阳形成了符合本地实际的矮砧苹果发展新模式,填补了国内苹果早花早果、高产优质的技术空白,为全国果业转型升级创造了示范。引进国内外优质苹果品种110多个,买断“瑞香红、秦脆、福丽、福久红”生产经营权,实现矮砧苹果品种最全最优在千阳。引进龙头企业建设高质量示范园,设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开展果业研究,组建苹果“田间大学”推广技术,苹果师傅全国技术输出,为苹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探出了新路子。

(三)标准推动是路径。标准化是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千阳以国际标准高点定位,建立包括矮砧苹果苗木繁育、果树栽培、果园管理、轻简作务、鲜果采收与冷藏分选等标准体系,探索形成了以“矮砧大苗、格架密植、水肥一体、机械作务”为核心的标准化栽培模式,全县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达到1.4%,标准化生产塑造了千阳苹果形态均匀、酸甜可口、品质优良的卓越品质。

(四)产业富民是根本。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的发展,为千阳农民就近创业就业提供了平台,2680户群众拿租金、赚薪金、领股金,户均年增收1.5万元;苹果师傅通过技术输出人均年增收5万元。6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托苹果产业,收入全部突破5万元,宝丰村跻身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强。2022年苹果每斤均价由上年的1.8元增长到3.5元,带动1.2万户果农年均增收1.5万元,人均增收超过5000元,苹果成为致富果、希望果、幸福果和振兴果。

凤翔区

摘要

宝鸡市凤翔区苹果产业在全省发展较早,改造升级、提质增效任务较重。近年来,凤翔区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强化政策扶持,突出技术集成,注重机制创新,加强服务指导,探索形成“一稳二改三减四提升”模式,集中连片推进老旧果园改造,整体布局带动果品提质增效、果业转型升级、果农增收致富。

坚持一稳二改三减四提升推动苹果产业全面提质增效

一、基本情况

宝鸡市凤翔区以矮化苹果种植历史悠久、栽培技术先进而享誉全国。全区种植苹果22万亩,总产30万吨,产值超过15亿元,建成国家级苹果标准园2个,省级优质苹果示范园15个,先后被授予国家苹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全国现代苹果产业30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等荣誉称号。

经过多年持续发展,当前苹果产业面临的树体老化、品种老化、劳力老化“三老”问题日益凸显。凤翔区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以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新农人“五新”理念为统领,大力实施“一稳(稳规模)二改(改品种、改老园)三减(减农药、减化肥、减劳力)四提升(提管理、提质量、提品牌、提效益)”,强化行政推动、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和项目带动,大力推进老旧低效果园改造,促进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二、主要做法

(一)明晰思路抓发展。认真贯彻落实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按照“巩固北部优势区、优化中部适宜区、调整南部次适区”定位,研究确定了“一稳二改三减四提升”发展新思路,集中连片发展高效园,逐步压减低质低效园,着力稳定苹果种植面积。先后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凤翔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凤翔苹果提质增效“品种改接、肥力提升”项目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从产业升级、市场拓展、技术支撑等十个环节给予政策扶持,引导群众合理流转果园,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科技赋能促提升。编制印发《凤翔苹果优质栽培技术规范》《苹果主干低位嫁接技术标准》等操作规范,探索提出了以“矮化栽培、双矮引领、精作细管、精品生产”为核心的“凤翔模式”,提高全区果园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品种培优、化肥减量增效、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实施“品种改接”项目10个、“肥力提升”项目11个,推动果园提质升级2万多亩。转变栽培模式,突出宽行密植、格网立架、草膜相间、省力生态等模式,综合应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积极实施省级果业专项支持项目,集成应用无人机、弥雾机、作业平台、机械耕作等新装备500多台套,提升果园机械化水平。

(三)延链补链强基础。立足“稳前端、强中段、延后端”,坚持项目牵引,推进延链补链,依托中央冷链仓储、省级产业园金秋仓储物流园、省级苹果全产业链建设重点县采后处理等后整理项目,建设万吨冷链仓储中心1处,机械储藏冷库38处,贮藏能力达到7.5万吨,建设苹果产地采后处理中心4个、4.0智能分选线和2.0分选线6条,开展集中预冷、分选、收储等服务,推进产地标品化销售。引进建成果袋生产、果筐加工、包装材料、农资配送、有机肥生产等配套企业50余家,打造品种展示、花海旅游、观光采摘等新业态,开发礼品果、艺术果、功能果等元素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通创新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四)打造品牌树形象。建成“范家寨万亩示范基地”“南指挥现代果业种植基地”等产业园区3个、百亩以上优质产业基地50个,打造产销交易集散中心1个,建立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托管服务组织360多个,推动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定期举办电商节、百名采购商果区行、产销对接洽谈会等活动,培养营销经纪人1000余人,培育“凤飞翔”“雍翔红”等著名商标,与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iFresh亚果会开展合作,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登陆央视展播、入围品牌故事大赛、设立报纸专版、发布新闻报道等方式,持续加大“凤翔苹果香飘九州”宣传力度,凤翔苹果连续六年荣登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

三、经验成效

(一)政策发力,加大扶持。出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苹果产业发展使用办法》,整合资金2000万元扶持苹果产业发展,老果园改接新优品种每亩一次性补贴840元,对5亩以上挂果园施用有机肥连续5年每亩补贴600元。补贴资金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入股形式发放,品种改接果园6年产生收益之后,按照补贴资金在果园投入成本中的占比分红;施用有机肥果园按补贴资金投入占比从当年收益中分红。

(二)金融助力,促进发展。探索创新“银行+担保公司”信贷模式,与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陕西农担凤翔区办事处,同农行、邮储银行联合开发10-30万元、30-100万元、100-300万元等不同类别信贷产品,满足果农资金需求。2022年,通过陕农担办事处投放贷款150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果农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同时,探索政府补贴农业灾害保险模式,列支专项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购买苹果灾害保险,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服务合力,破解难题。针对果园用工难题,探索形成了“5+模式”(专家+技术员+特聘农技员+示范户+农户)和“4511”工作法(聘请40名农技员,采取5+模式,下乡服务100次,培训果农1万人),组建“小红帽”服务队,为全区果业生产提供全覆盖、全天候、全流程的“保姆式”技术支持。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资配送、技术托管等服务,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劳务专业合作社,农忙时节组织本村和附近劳动力,开展果园套袋、修剪、采收等技术服务,全区果园托管面积达到3.5万亩。

(四)模式推力,盘活经营。针对无力经营或经营不善的老旧低效园、撂荒园,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家庭农场+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流转模式,引导群众通过果园流转、承包租赁等方式,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引进陕果宝鸡集团入驻凤翔,通过并购方式,盘活果园经营权,推进老旧低效果园改造。2022年,全区流转果园5000亩,“大园区、小业主”经营模式把农户牢牢嵌入产业链,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构建了收益共享新机制。